玉文化在道德層面上的體現:君子比德於玉

玉產生的一個基礎原因,就是由物質上獲得了滿足,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我們都知道,精神是一種思想,一種感受和追求,而道德是一種行為規範,一種自我約束,古人知道用玉來彰顯精神,自然也會用玉來自我約束,大家看取玉和治玉的過程是極其艱難的,需要很堅韌的精神才能完成,而治玉又需要根據玉料的天然紋理去打造。比如“道理”這個詞中,理字就是指玉石的自然紋理,用來表達自然天成的事物,道字則表示自然變化的規律,那麼連“道理”這麼重要的詞都跟玉有關,玉文化一定還有另一個層面的體現,沒錯,就是在道德層面上。

玉文化在道德層面上的體現:君子比德於玉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玉,石之美者,有五德:仁、義、智、勇、潔。”我們從“玉”字本身講起。甲骨文中的“玉”字跟今天的玉字有點區別,甲骨文沒有那個點,我們來看小篆,三橫等距的時候念“玉”;上面兩橫捱得近,下面這橫離得遠念“王”。漢代以後,“玉”字才加了一點,最早的“玉”和“王”,都不點點。所以,我們將“玉”作為偏旁部首的時候,也不點這個點,叫“斜玉旁”。但是,“玉”字作為用在字的下面的偏旁部首時要加點,比如“璧”、“璽”等。

玉文化在道德層面上的體現:君子比德於玉

凡是用斜玉旁的字,大部分都跟玉有關。我們看一些詩詞: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瓊瑤兩個字都是斜玉旁,指美玉。“木桃”是一種果子的名字,即楂子,個頭比木瓜小,“瓊瑤”是一種美玉。其中所表達的深意是,你拿果子送給我,我拿美玉回贈你,不是為了答謝,而是為了表示,我珍重彼此的情意,兩者肯定是等價的。

再比如“珅”字,大貪官和珅的“珅”,就是一種美玉的名字。有人說那“球”呢,足球、籃球、乒乓球,也跟玉有關嗎?問到點上了,來,坐,請坐,請上坐。我們古代的“球”字,實際上寫成“毬”。最早的球不是充氣的,裡面塞的是毛團,蹴鞠與打毬,是古代的兩項運動。兩者均為球類活動,蹴鞠與打毬有點區別。首先是看這個動詞“蹴”字,蹴是用腳踢,鞠是被踢的器具,所以鞠是填充毛物的皮球,供踢。蹴鞠之戲,當初是為了訓練軍士體能而設。到了唐代,打毬代替了蹴鞠。毬,是中空充氣的皮球,用杖來擊的,因此,打毬又稱擊毬,擊毬運動者是騎在馬上,揮杖而打的。

玉文化在道德層面上的體現:君子比德於玉

我們再講一個字:“瑞”,“瑞”的本意是玉製的信物。從秦朝起,一直到清朝,國家的信譽是用玉來表示的,叫玉璽,國家的最高權力一定用玉璽來體現,而不用黃金或其他材質的璽,所以你看“瑞”這個字,它一定有玉。那麼國家用玉璽表現最高誠信,個人是不是也用玉來表示呢?中國人過去是認章不認簽名的,印章是什麼做的?其實西方人是認簽名的,他們沒有章,我們中國人用章,玉章,最近大家也看到了,西方人根本不守信用對吧,因為他們不懂玉嘛。

玉文化在道德層面上的體現:君子比德於玉

我們再看看儒家是怎麼對待玉的。“君子比德於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等等一系列豐富的儒家文化思想,使玉器除了繼續承載著祭祀天地的功能外,又成為一種具有社會道德含義的重要物質載體。這就像現代人賦予鑽石的永恆,而儒家賦予了玉的品德。當玉被賦予德行的時候,它作為宮廷中或者社會上流非常重要的禮器時,它就體現了它一個巨大的精神力量。孔子將玉人格化,賦予了道德的內容,把玉納入一種道德規範。於是它從早期的神玉文化、禮玉文化,發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德玉文化。玉開始逐漸走入民間,首先普及到上層社會。我們都知道,封建社會的主要社會約束力量是道德,而不是法律,把玉納入一種道德規範,使得我們的社會在很漫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用道德對社會的人進行約束,而不用強調法律。

玉文化在道德層面上的體現:君子比德於玉

玉石的自然特徵恰恰與人們追求的社會人文道德絲絲相映,與中國的青銅文化和瓷文化相比,玉文化的歷史更加悠久,可以和石文化、陶文化、骨文化相媲美。文人苦心孤詣,工匠窮極工巧,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和手藝都運用到了極致來治玉,使玉這樣一個物質的東西擺脫了物質的屬性,演變為一種精神力量,而這種精神力量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