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十五為“大祭”,是“蠶神三祭”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場

孵蠶婦在提前一年年末選定,通常由身強體壯、有過生育史的女性擔當,且以生男孩者優先。孵育時蠶婦要沐浴更衣,獨居蠶室,將蠶種揣於懷中或掏空的棉褲腰內慢慢孵化。在這段時間內,她們要著力避免和他人說話,不得接觸油辣葷腥,尤其是禁止說類似“死”“病”之類的不吉利言辭。

農曆三月十五為“大祭”,是“蠶神三祭”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場

蠶房內,修剪桑葉的剪刀一定要專用,切不可拿接觸過蔥蒜的刀具;那些坐月子、穿喪服、患病的人,更不允許在此時踏入蠶房半步。蠶房在該階段轉化為極其神聖的場所。農曆三月十五為“大祭”,是“蠶神三祭”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場。這一天為遠安嫘祖的生日,有關蠶母娘娘的祭祀活動在嫘祖故鄉嫘祖鎮苟家埡村展開。嫘祖廟會內容多姿多彩,儀式隆重莊嚴,搭配與蠶桑文化相關的民間文藝與物資交流活動。其主祭為蠶婦,亞祭為童子,充分體現了遠安民眾對祖先嫘祖、母親嫘祖以及英雄嫘祖的敬仰與崇拜。

農曆三月十五為“大祭”,是“蠶神三祭”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場

祭祀時間通常為三天,在清代鼎盛時期也有過一週至半月的記載。祭祀時,蠶婦們頭上扎著綠色或紅色的帛染頭巾,先在自家的桑園中為桑樹繫上鮮豔的紅綢,然後在家中德隆望尊女性的帶領下,提著豐厚的祭品,攜兒帶女前往苟家埡趕廟會。廟會在熱鬧的氛圍中開始,主祭蠶婦出場,八名侍女列於神案兩旁,侍女們將三牲供品擺在嫘祖神像面前的供桌上,在主祭蠶婦的引領下,對著先蠶嫘祖燒香祭拜。

農曆三月十五為“大祭”,是“蠶神三祭”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場

如今,在遠安嫘祖文化博物館展廳中,陳列著嫘祖廟會祭祀儀式角色位置及祭祀流程。廟會會場的空間分佈以嫘祖神像為中心,向外呈半圓狀成列。祭臺上,嫘祖神位的周圍擺放著三個供案,四位侍女手持木托盤獻供果、供絲、桑枝、祭酒於供案兩旁。

農曆三月十五為“大祭”,是“蠶神三祭”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場

祭臺的中間,主祭蠶婦和亞祭童子拿著祭鉤祭文立於臺上。祭臺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高舉嫘文大旗的6位旗手,捶打帶架立鼓的6位鼓手,鳴嗚音長短號的6位號手,以及敲擊立架銅鑼的2位樂手。

農曆三月十五為“大祭”,是“蠶神三祭”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場

在人群的外圍,禮炮手和鞭炮手待命在側,隨時聽從廟會主祭人下令安排。廟場四周是前來頂禮膜拜的普通訊眾,她們心懷美好的希冀跪拜於嫘祖娘娘的腳下,希望蠶母護佑自家的桑蠶來年豐收。大祭於三月十五至十七日大鬧三天,流程大致為:鳴金三次→擂鼓三通→雅樂三疊→鞭炮齊鳴→主祭蠶婦供絲→敬香三揖八拜→二女托盤獻果→案前奠酒三杯→鉤桑枝供於案→禮生選讀祈文→蠶婦三揖而退→沿街巡遊一週。

農曆三月十五為“大祭”,是“蠶神三祭”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場

該角色位置圖和祭祀流程保留了遠古嫘祖廟會的傳統模式,這樣的流程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末祭通常在蠶農自家舉行,主要的功能在於還願。民眾在春天到來之際向諸神求拜,於秋天豐收之時答謝神功。

農曆三月十五為“大祭”,是“蠶神三祭”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場

這樣做的原因,既符合春祈秋報的祭祀習俗,又與民眾日常的精神需求密切相關,是農耕因素折射在民間信仰之上的生動反映。蠶桑作為傳統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百姓生活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蠶農在每年的蠶桑生產之初面朝嫘祖神像虔誠祭拜,到閤家慶祝蠶桑豐收之時不忘畢恭畢敬地將蠶母娘娘送回天宮。

農曆三月十五為“大祭”,是“蠶神三祭”當中最為隆重的一場

經過一整年的辛勤操勞,此時的蠶桑事務已接近圓滿,蠶婦將用過的蠶具清潔收藏,蠶種仔細儲存,為來年新一輪的蠶桑耕耘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