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由動態張力轉變為平和舒緩的視覺效果

鞢就是一般所稱的扳指,起初製作的目的是為了戴在拇指上用以勾弦張弓使用,現今考古所知,至遲在商代晚期已經開始使用玉鞢,但時至漢代,鞢形佩已無勾弦的使用功能,而是變形為具有創意的配飾。

西漢時期的玉器整體充滿了張力與動感,主因在於使用了多視角扭轉組合的創作技巧,由此會產生相應的視覺效果。

東漢玉器的動態感漸趨平緩,多視點扭轉的立體感也漸漸平板化,但這並不表示東漢的藝術成就遠遠不及西漢時期,東漢的創作者只是漸漸調整了繼承自西漢時期的技巧,最終選擇適合新藝術面貌的創作模式,而非藝術由高峰走向了沒落,因為東漢的藝術目標已有強調速度的動態效果轉變為追求時空靜謐綿長的和緩感受。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形體由清晰分明轉向朦朧隱沒

西漢神獸的形體清晰可辨,至於東漢鞢形佩的曲線趨於平緩,使得無法有效判斷雲氣和龍獸身軀之間的不同,也就是說,神獸已然隱沒在氤氳瑞氣之中,往往在哎不經意之中,朦朧隱晦的身影才會突然顯現,至於東漢的藝術目標為何會改變呢?這是因為道家神仙思想已經成為玉器創作的重要內涵。

為了要營造出神獸在雲霧中騰繞,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神仙境界,必須創造出混沌朦朧。似有若無的視覺場景,層疊的雲氣若以平緩的曲線描繪,自然就會禪城平穩舒緩的感受,整體雖為平板,卻也因此創造出雲深霧重的神秘仙境。唯有了解東漢玉器的文化背景,才能欣賞此時玉器的藝術美感。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神仙思想下玉料的特殊角色——羽化登仙的重要助力

漢代的主流思潮是黃老道家神仙思想,在這種社會氛圍之下人生的終極目標是羽化成仙,壽與天齊,但是長生不老是難以企求的天賜正果,除了內在的修煉之外,還必須憑藉外在的助力才能克竟全功,而玉料這種材質,對於漢代人而言,正具有這樣的神秘力量。

漢武帝是此種觀點的信仰者,他認為要挾先遨遊,抱月長終,必須服食修煉方可達致,而服食靈丹妙藥必須輔以瓊漿,於是不惜代價在長樂宮建造承露臺,並在臺上樹立手託金盤的 金桐人以承接仙露,以此仙露作為吞服不老仙丹之用,而這些費盡心血所彙集得到的瓊漿玉液必須以特殊容器裝盛,漢武帝最終選定以玉材製作的乘露杯來盛裝服飲。

由此可知,盛露杯的規格等級不同凡響,因為和人們對永生的追求有密切的關聯,設身處地地思考,若我們是漢代人,必然會以互相匹配的材質製作,而這種材質為何呢?當時的人們認為吸取了日月精華的玉器正足相配,可知玉器在漢代不凡的等級。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圓雕動物的特色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眾多圓雕神獸會在漢代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仔細觀察,可見神獸身側皆有向後延伸的羽翅,不論額頭正中有一長角的辟邪,還是形似犬豹的神獸,皆有陸地猛獸不具有的雙翅,以此暗示更上一層,一般猛獸難望項背的神力,再次強調不能以明至今 的觀點來看待此時期的神獸,就如同我們不能用現代的思維模式去評價先祖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一般。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玉器具有閻厭勝辟邪的力量

山川的精英——玉料,既然在漢代人心中有特殊的神力,不但會使用在修煉正道的法器上,也會銘刻咒語於其上,藉助其力以抵禦邪瘴。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玉器對亡逝人的幫助

基於特殊的神性,玉料除了幫助陽世之人修煉成仙或是驅邪避禍之外,尚有幫助去世的人保持精氣/甚至強化精氣的功效,自先秦以來,即有以玉器製作喪葬覆面的習俗,發展至漢代,逐漸為九竅玉所取代,最後並發展成包覆全身的金縷或銀縷玉衣,當時人們認為精氣皆是由人身上的孔竅散逸,因此若以玉器填塞,可以達到儲存精氣的效果,因此九竅玉是雙眼,雙耳,鼻孔,口部,肛門,以及生殖器所使用的玉器,由於是喪葬玉,因此玉質一般皆非上乘,顏色多呈青碧色,做工也較為簡單,其中放在口內的九竅玉,一般多為蟬形的唅禪,對於漢代人而言,破土成蛹,羽化成蟬的神秘過程如同成仙再生,因此希望過世的人可以藉此達到仙境,羽化登仙。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眼塞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鼻塞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耳塞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口唅

除了九竅玉之外,另外一種做工簡略,以俗稱“漢八刀”製程完成的握豬,則是置握在墓主人手中,象徵財富之用,“漢八刀”這種稱法,會予人暢快淋漓,大刀揮灑的感受,但其實這只是因為握豬為喪葬用器,所以不需要太多精巧的設計和製作,因而形成的藝術美感,但即使做工簡陋,卻是最高等級貴族才能使用,畢竟玉料這種特殊的材質在漢代是貴族獨享的貴重資源,絕非一般人所能使用。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漢代玉器不論在等級,藝術成就以及技巧等方面,皆在玉器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

玉器鑑賞(4)之漢代玉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