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成也道教,敗也道教,壞事做盡,終究孤獨終老

明憲宗成化十六年(1480),江西一個小村落裡,嚴淮夫人晏氏生下了第三個孩子嚴嵩,這個孩子剛出生那會可不簡單,傳言說晏氏生產之時有奇光異彩升騰,引得眾人都來圍觀,村民們口口相傳此人命運以後必然不簡單。

嚴嵩:成也道教,敗也道教,壞事做盡,終究孤獨終老

此時的嚴家家境十分清貧,父親嚴淮自然就對嚴嵩給予了厚望,希望他長大後能光耀門楣,於是從小便悉心栽培,加之嚴嵩十分聰穎,自然也就不負期望,他十歲通過了縣試,十九歲中了舉人,二十五歲時中進士,被選為了庶吉士。但是嚴嵩在此時卻突然得了重病,被迫退官回籍整整十年。也不知道是否是運氣,他離開朝廷的時候正是權擅天下的太監劉瑾風頭正盛之際。

正德九年(1514),嚴嵩受邀任《正德袁州府志》總纂,不久北上覆官。此時,他雖在朝廷,但幾乎不起眼,嚴嵩自然不甘心,很快他就攀附上了作為同鄉的吏科都給事中夏言。

嚴嵩:成也道教,敗也道教,壞事做盡,終究孤獨終老

那為何會是夏言呢?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突發奇想,想把天、地分開祭祀,但是朝中老臣認為有違禮制,大多反對。作為吏科都給事中的夏言得到明世宗授意,上書附和,由此受到了明世宗的青眼。第二年,明世宗就讓他接替了李時擔任禮部尚書。夏言從諫官到六卿之一的尚書用了不到一年時間,這樣的飛昇速度怎不讓嚴嵩眼紅,嚴嵩希望打著老鄉的親情牌借力平步青雲。

但是嚴嵩與夏言的骨子裡終歸不是同路人。夏言心中有正氣,為人耿直做事豪邁。反觀嚴嵩做事圓滑,有小人佞臣之相,兩人終究只會分道揚鑣。人與類聚,物以群分,嚴嵩很快就與太師郭勳成了一隊,站在了夏言的對立面。

嚴嵩:成也道教,敗也道教,壞事做盡,終究孤獨終老

嘉靖十八年(1539)夏言擢升為內閣首輔。他做了一系列正清朝廷風氣的事務,完備內閣,抑制宦官,整頓吏治,鞏固邊防。但是明世宗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長生之術的狀態已經愈演愈烈,而夏言覺得此事甚為不妥,因此直言進諫,想要力勸明世宗重回正道做個明君,特立獨行的明世宗因此對夏言頗不耐煩,逐對其失去信任。而嚴嵩趁此機會,各種討好、附和明世宗,明世宗也因此十分受用,愈加喜嚴嵩而嫌棄夏言。

明世宗雖討厭夏言過度正直,但也知國家社稷不可缺少這樣的忠臣良士。於是三次罷官斥責夏言,最終都召回啟用,但皇帝內心的信任已經不復當初了。反觀嚴嵩,他用諂言媚語以及各種手段迎逢明世宗,同時聯合同黨大臣中傷、誣衊夏言,妄圖取而代之。

嚴嵩:成也道教,敗也道教,壞事做盡,終究孤獨終老

嘉靖二十一年(1542),嚴嵩趁明世宗不滿夏言之際,嚮明世宗哭訴夏言凌辱自己,並說夏言有僭制、勾結內侍等一系列罪過。此時又逢日食,明世宗崇通道教認為這是上天預示朝中有下級欺瞞上級行為的徵兆,於是將夏言革職並貶到了“邊地”。同年八月,嚴嵩取代夏言入內閣,併兼掌禮部。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到了嘉靖二十四年(1545),明世宗又覺得嚴嵩過度貪婪、放縱,就又召了夏言回朝,恢復了他全部官職,想要他們兩者制衡。但顧及嚴嵩深得帝心,於是又加封嚴嵩為少師,讓兩人平起平坐。然而夏言重回內閣之後,或許是有了上次事件的後遺症,開始排除異己,不僅僅有嚴嵩一黨,一些反對他的聲音也被他一併處理,因此朝中言官亦有不滿,明史記載:“龍故與嵩善,暐事牽世蕃,其他所譴逐不盡當,朝士仄目。”

嚴嵩:成也道教,敗也道教,壞事做盡,終究孤獨終老

嚴嵩此時十分氣憤,不過選擇了忍氣吞聲,但這樣的小人一定會挖個大坑等你。嘉靖二十三年(1544),借韃靼入侵河套之機,嚴嵩佈下大局。他買通皇帝近侍吹耳旁風,聯合邊將咸寧侯仇鸞等人上疏:誣稱陝西總督曾銑掩敗不報、貪墨軍餉,首輔夏言收受賄賂,並且在幾次貶官之時埋怨、咒罵明世宗。明世宗大怒,嘉靖二十七年(1548),曾銑以串通內閣官員的罪名被殺,妻兒流放。隨即夏言下獄,同年十月,夏言在西市被斬首,時年六十七歲,其妻子、親信被流放或被貶謫。嚴嵩在此次朝廷鬥爭中大獲全勝,重新出任內閣首輔,權傾朝野。

陷害完了忠臣良士,小人們的共同利益也就不復存在。嚴嵩馬上將刀劍對準了仇鸞。嘉靖三十一年(1552)嚴嵩趁仇鸞病情危急,聯合大學士徐階秘密上書,揭發仇鸞有通敵誤國之罪,世宗大驚,派人收回了仇鸞的印信,並讓陳檜取代了他,仇鸞在病中驚懼而死。

嚴嵩:成也道教,敗也道教,壞事做盡,終究孤獨終老

做完這一切的嚴嵩又擔心自己權勢過大引起明世宗的猜忌,於是他開始嚴密的監視大臣們的言論,但凡有一點反對他的聲音他都給予嚴厲的報復 。錦衣衛沈煉嫉惡如仇,被嚴嵩冠以私通白蓮教教徒閻浩意圖謀反的罪名殺害,其次子被活活打死。諫臣之首的楊繼盛因上《請誅賊臣疏》彈劾嚴嵩,而被下獄,三年之後被處決,屍體被拋棄在了市集。

有其父必有其子,嚴嵩的兒子嚴世蕃被提拔起來協助嚴嵩掌權以後,其行為有過之而無不及。父子兩人提拔親信同黨,欺壓良善,貪汙國庫。一時間朝廷陰雲密佈,不見天日。

古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嚴嵩因附和明世宗崇通道教而升官獲權,最終也倒在了道教的扶乩之下。嘉靖四十一年(1562),道士藍道行進宮扶乩,結果顯示“今日有奸臣奏事”,而嚴嵩剛好路過。或許是明世宗早就對嚴嵩一黨權傾皇室頗有不滿,只是以扶乩為藉口;或許是真的信奉道教,但都已不重要了。嚴嵩的權勢逐漸被收回、剝奪,嘉靖四十四年(1565),其子嚴世蕃被判斬首,明世宗念及舊情,只是削去嚴嵩所有官職,沒收家產,判其歸鄉。隆慶一年(1567),嚴嵩這個曾權勢滔天的首輔在飢餓、病痛、哀怨中永遠合上了雙眼,終年八十七歲。

嚴嵩:成也道教,敗也道教,壞事做盡,終究孤獨終老

嚴嵩一生,政事幾無建樹,只顧攬權斂財,禍亂朝綱,雖然其文學與書法的造詣頗高,但依舊只能遺臭萬年。

清朝名噪一時的鐵畫藝人湯鵬在《浮邱子》中書:“盜竊威福、黜陟由己者,嚴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