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篇:茶道中的蓋碗

第13篇:茶道中的蓋碗

蓋碗又稱“三才碗”、“三才杯”,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漢族茶具。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在清朝雍正年間,盛行使用蓋碗,而蓋碗不僅可以按照材質分類,還可以按照器型分類。

茶盞蓋碗

敞口、斜身、深腹、圈足。據考古或文獻資料證明,瓷盞在東晉時已經有製作,南北朝時飲茶之風逐漸流行起來。唐及五代時期的茶盞開始配有盞託,明清以後的茶盞又配以盞蓋,最終形成了一盞、一蓋、一碟的三合一茶盞,也就是現在蓋碗的前身。

第13篇:茶道中的蓋碗

折沿蓋碗

盤口呈平折沿,邊緣起凸稜一週,淺腹,矮圈足,器型規整簡潔 。多見於古時蓋碗,現今對於折沿蓋碗的製作已經鳳毛麟角。碗淺沿寬不利於抓握,但矮圈足使得在出湯時易燙手。

撇口蓋碗

碗口略往外撇,滾圓圈足。這個形狀是蓋碗中最常用和最常見的。這種器型最大的優點便是外撇的碗口延伸了蓋碗的弧度,在使用過程中更不易燙手。

第13篇:茶道中的蓋碗

折腰蓋碗

碗口略往外撇,折腰、圈足。蓋為覆碗式,圓口,蓋面隆起,上置圈形抓紐。

《晉書·陶潛傳》中有記載: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州郡派督郵巡視至縣,縣吏勸陶淵明束帶迎見,陶淵明感嘆道“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與折腰杯相同,折腰蓋碗也主要有“有骨氣”的含義。從蓋碗的“腰部”折出另一個弧度,折腰蓋碗分段式的造型不利於注水時水流順暢的流動,因此對沖泡出來的茶湯品茶時口感滋味會有一定的影響。

第13篇:茶道中的蓋碗

方形蓋碗

方形的蓋碗並不能算是沖泡茶葉用的器具,頂多只能算是一個容器。從古至今沒有任何一個方形蓋碗用以沖泡茶品,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方形蓋碗沒有流暢的弧度,會影響水流流動,從而使得茶葉中內含的物質不易溶出。

圓融蓋碗

弧腹,獨自略外鼓,較利於對茶葉的悶泡。現今此類蓋碗較為常見。且因為這種蓋碗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會更好一點,綜合口感可以得到提升。

第13篇:茶道中的蓋碗

菊瓣蓋碗

菊瓣式蓋碗,呈菊瓣形,敞口,略外撇,弧腹,平底,矮圈足。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脫胎朱漆菊瓣式蓋碗,現在收藏與北京故宮博物院中。通體髹朱漆,蓋內及碗心髹黑漆,刀刻填金隸書乾隆御製詩《題朱漆菊花茶杯》:“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輕。啜茗合陶句,裛露掇其英。”末屬“乾隆丙申春御題”及“太璞”印章款。

稜玉蓋碗

碗口外撇,筒腹,腹外壁刻稜玉紋,圈足。蓋上置桌紐,蓋面刻覆稜玉紋。稜玉蓋碗以形似的植物命名,稜玉是指一種稜緣波狀彎曲,扁球形至圓球形的仙人掌類植物。

雞缸蓋碗

敞口,深腹,臥足。杯上以鬥彩繪畫雌、雄雞及雛雞,間以山石、蘭草、牡丹。雞缸紋飾以成化鬥彩繪製,成化時代,鬥彩器的顏色品種多,且能根據畫面內容需要自如配色。

第13篇:茶道中的蓋碗

高足蓋碗

因碗身之下有高足故而得此名。是清代流行的一種茶具,帶蓋的高足碗。清代康熙年間蓋碗造型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兩種,常見品種有青花、粉彩、琺琅彩及其他單色釉等。

臥足蓋碗

敞口,淺腹,臥足。是明清兩朝流行的一種杯式,因杯底無圈足,呈內凹的臥足而得名。臥足蓋碗最大的弊端在於無圈足,易燙手。

馬蹄蓋碗

流行於明清兩朝。敞口,斜削腹,內凹底小平底,因形狀倒置似馬蹄得名。清代雍正年間較為流行,多為鬥彩,以腹部飾四團花者最為常見,易燙手。

第13篇:茶道中的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