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遺產巡禮丨在京津冀段的民俗風情中

美民文化大運河文化遺產巡禮,今天繼續和大家漫步京津冀段,感受這裡的代表性國家級“非遺”的獨特魅力。

衡水老白乾酒

河北省衡水老白乾酒是中國老白乾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是中國北方地區優質大麴白酒的典範,具有醇香清雅、酒體諧調、醇厚甘洌、回味悠長的特點。

衡水老白乾酒採用優質東北高粱為原料,將本地優質小麥透過曲房自然接種、控制發酵培養製成中溫大麴後,用作糖化發酵劑,釀造時採用傳統的續茬配料、混蒸混燒老五甑手工技藝,地缸發酵,緩火蒸餾,分段掐酒,分級入庫,陶壇貯存,精心勾調,最終制成純正的老白乾。老白乾傳統釀造技藝以其獨特的工藝受到人們的喜愛,多次在國內和國際上獲獎。

大運河文化遺產巡禮丨在京津冀段的民俗風情中

衡水老白乾地缸發酵 圖自網路

千百年來,衡水老白乾酒釀造技藝以口傳心領、師徒授受的方式代代相承,並在此過程中不斷得到創新和發展,顯示出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 衡水內畫

衡水內畫是指河北省衡水市的一種鼻菸壺內壁繪畫技藝,主要分佈在衡水市及其周邊地區。其工藝精妙異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勢”,如同鬼斧神工,被外界認為不可思議。

大運河文化遺產巡禮丨在京津冀段的民俗風情中

河北衡水內畫藝人姜文春所制內畫《孔子講學》 圖/視覺中國

衡水內畫號稱冀派,與京派有著密切的聯絡,其創始人王習三是京派老藝人葉仲三之子葉曉峰、葉奉祺的第一位外姓弟子。20世紀50年代末,王習三熟練掌握了京城“葉派”的內畫技法後,將中國畫中的工筆“撕毛法”引入鼻菸壺內畫。他自創了冀派內畫的特殊工具金屬桿勾毛筆,即“習三彎勾筆”,筆桿直彎,可隨意改變方向。

衡水內畫把國畫的皴、擦、染、點、勾、撕等技法引入內畫。1981年,該畫派試用油彩作肖像內畫,經過摸索掌握了油彩內畫技法,打破了傳統水彩畫的侷限,完成“中西合璧”的創舉。衡水內畫立意深邃,構圖嚴謹,線描技法豐富,設色協調精潤,書畫並茂,雅俗共賞,深為世人所重。

大運河文化遺產巡禮丨在京津冀段的民俗風情中

姜文春所制內畫《百鳥朝鳳》在畫面寬1。1cm、高1。15cm的鼻菸壺內畫了167只活靈活現的鳥類 圖/視覺中國

衡水內畫是現代中國內畫的代表,行業內人才濟濟,各有專長的一流畫師就有十餘人,其作品豪爽奔放,富有詩情畫意,肖像著色清淡,層次分明,富有質感。

● 邢臺梅花拳

梅花拳流行於河北邢臺廣宗、平鄉和威縣一帶,以廣宗、平鄉兩縣為主。據《廣宗縣誌》和《平鄉縣誌》記載,梅花拳在明末清初傳入當地。它融周易八卦於拳理,化陰陽五行於招術,文武雙修,不斷髮揚光大,先後出現鄒宏、景廷賓等著名拳師。

大運河文化遺產巡禮丨在京津冀段的民俗風情中

河北邢臺,平鄉縣第一中學的學生在練習梅花拳 圖/視覺中國

梅花拳的組織形式分文場和武場兩部分,文場領導武場。文場領導層側重研究集“三教”學說精義的文理,負責管理拳內事務;武場弟子透過武功鍛鍊體悟拳理拳法。武功鍛鍊的層次和形式分為架子、成拳、擰拳、器械四部分。梅花拳的動作套路樸實大方、威武雄壯,既有表演觀賞價值,又有技擊制敵的實戰功能。梅花拳還以文養武、以武濟文,其指導思想和套路均遵循中國傳統文化“五行八卦九宮太極無極”原理,因此梅花拳又被譽為“文化拳”。

大運河文化遺產巡禮丨在京津冀段的民俗風情中

河北邢臺,梅花拳進校園 圖/視覺中國

邢臺梅花拳在廣宗、平鄉一帶流傳三百多年,以愛國愛民為拳規拳訓,師承關係清晰,現已傳至第七代,並有拳譜存世。梅花拳多以口傳身授形式授徒,廣宗、平鄉梅花拳及其傳播方式,被專家學者稱為是探析中國武術源流及功法、套路、格鬥的“活化石”。習練梅花拳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可以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振奮民族精神。

● 滄州落子

落子也叫“樂子”,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它起源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清末民初曾一度活躍,而以南皮縣和滄縣最為盛行。滄州落子演出時,一對對青年男女手執“彩扇”“竹板”“霸王鞭”等載歌載舞,十分熱鬧。發展初期,滄州落子只有4人執鞭表演,至清末民初出現了半農半藝的落子藝人,逐漸形成10人執鞭、6人執板、4人執扇的表演形式。落子有文武之分,以唱為主的稱“文落子”,以武術和戲曲筋斗穿插其中的稱“武落子”。

大運河文化遺產巡禮丨在京津冀段的民俗風情中

滄州落子的動作帶有明顯的武術特徵 圖/滄州市人民政府網站

滄州落子最初演出時只著生活服裝,後來為了美化,開始穿戴戲曲服飾。女角色扮相類似武旦或花旦,男角色扮相與戲曲舞臺上的黃天霸、楊香武相仿。落子的舞姿、動律、節奏及連線動作帶有鮮明的武術特徵,每個動作都搶佔兩拍,搶拍的後半拍“起法兒”,弱拍為動作的運動過程,到下一小節強拍的前半拍完成整個動作,後半拍開始下一動作的“起法兒”,如此連續反覆,直至結束。

大運河文化遺產巡禮丨在京津冀段的民俗風情中

滄州落子 圖/滄州市人民政府網站

滄州落子的傳統節目多表現愛情故事及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反映人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有《茉莉花》《放風箏》《嘆情郎》《繡手絹》《尼姑思凡》等一批代表性作品。《茉莉花》《放風箏》經過加工整理,更加優美動人,成為傳統舞蹈久演不衰的保留節目。

葛漁城重閣會

抬閣又稱“抬角”“抬歌”“高抬”“撓閣”“腦閣”“高裝”等,是傳統節慶活動中的一種民俗巡遊表演形式。抬閣起源於中原地區的迎神賽會活動,後逐漸傳到東南沿海及西北地區,在清代盛行一時,流傳過程中與各地具體情況相結合,形成不同的特色。

大運河文化遺產巡禮丨在京津冀段的民俗風情中

廊坊市安次區的葛漁城重閣會參演2018年新春戲曲晚會 圖/CCTV節目官網截圖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的葛漁城重閣會系在清代乾隆年間由山西傳入當地,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表演時由上下兩層演員組成戲曲人物造型,而以下一層演員為主,故下面的“底座”須選身強力壯、善於表演的男演員裝扮男角,上層的“二節人”則選形象好、善於表演的十歲左右兒童扮成女角。託舉兒童的道具稱為“芯子”,是一種鐵鑄的雙搭肩背架,中間伸出一根鐵桿。“底座”揹著“芯子”,上面的兒童下半身固定在鐵桿上,穿著成人戲服,雙臂舞動,風姿綽約。由於要穩住上面的“二節人”,“底座”的身體必須保持平衡,同時還要進行表演,所以其舞步和動作都很講究,技巧難度極高。兩人表演的“芯子”重六七十斤,三人或四人表演時“芯子”更加沉重,難度也相應增大,非大力士無法表演,所以演出時每架“芯子”都有兩三個替換演員。

大運河文化遺產巡禮丨在京津冀段的民俗風情中

葛漁城重閣會 圖/安次區人民政府網站

自復興以來,葛漁城重閣會很好地傳承和發展了傳統的抬閣巡遊技藝,深受當地群眾喜愛,所到之處人潮如湧,場面蔚為壯觀。現在重閣會共有14架鐵芯子,表演劇目有《鴻戀情》《穆柯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豬八戒高老莊》《畫皮》《桃樹枝》《打漁殺家》《花為媒》《唐知縣審誥命》《杜十娘》《秦香蓮》《呂洞賓戲牡丹》《白蛇傳》《天河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