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如書、如歌:以抱缺守圓論修行

人性如書、如歌:以抱缺守圓論修行

一直在忙兼職,每天真的很忙,真怕今天沒有寫不出乾貨,這樣就對不起關注我們的小夥伴了。所以我們即便忙也要出最好的精品,不辜負小夥伴的期望。

人生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願我們互相勉勵,再難只要要挺下去,我們都可以守得撥雲見日時。

首先分享下我們最近的動態以及這篇文章的寫作靈感來自哪裡?或許經常讀我們文章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在兼職,我們認識了許多新同事。因為我們會心理學、社會關係學,兼職也成為我們用心理學、社會關係學察人的實戰機會,更讓我們從別人的說話中感悟做人的得失,從而用以格物致知、修身養性。這也就是佛祖所說的“

吃喝住行無不是修行

”,我們也得到了同事的高度肯定,那就是“你真的是一個非常心細的人”,亦或許這也是古人所說的“

有心者得見大道

”與“

有心,無處不大道。

人性如書、如歌:以抱缺守圓論修行

或許大夥認為我們修的是出世之法,其實我們依然修的是世間法。

因為或許有天,大夥看見我們的吃喝住行工作中無處不是大道的影子,那一日或許就是大道與我們渾然一體的樣子,但我想這肯定與傳統宗教修行有所不同

。因為我們不會拘泥於宗教修行的法門,只是吸納其長處而已,只要能夠修得此生的圓滿就好。這樣也是為了更好地遠離迷信。

之前我們提的都是正常修行,那就是

以修身溫養性格以好性格來成就命運

。但這種方法未必適合極端性格的人,

而且有時極端性格的我們也不願意放棄這種極端性格從而喪失自己的個性

。因為熟讀心理學的小夥也會知道:有時極端性格確實容易成事,他們就是國外所說的極客主義或深藍。但他們這類性格易生禍端,在國外研究中確實發現他們的自殺率、心理疾病的機率很大。

人性如書、如歌:以抱缺守圓論修行

若我們是這類人怎麼辦?我們也知道性格圓潤的好處,但是更怕性格改變之後,喪失很多原來性格帶來的優勢吧?我曾經就拒絕修行,因為我知道“

我是奇葩

”的好處是什麼。唯有思路奇特,我們才能思考出一般人思考不出的問題。因此我們某些年固執地讓家人想死,我們有目標地堅持著,哪怕是全世界都反對我們,我們也不想放棄。

但有時,這樣確實也痛苦,難道我們就只能這樣過完我們的一生嗎?

或許我們是天才,但不被人認可,我們可能就是一輩子的瘋子,不被世俗所理解,就如畢加索一樣。他的畫在生前真是一分錢不值得,死後畫上千萬,但是對於他有意義嗎?他最後還不是窮困潦倒地死去嗎?

人性如書、如歌:以抱缺守圓論修行

但讀書明理知道一個特殊修行的法門,那就是抱缺守圓。它非常適合我們這類人修行。那就是以缺或者是我執來激勵自己。這個也是八字裡所說的“有病方為貴”,它是如何激勵我們的呢?我們打個比方,大夥就明白了。那就是一個人體弱多病,它可以激發人體的免疫系統升級,因此這類人很不容易生病。

在修行中也如此,我們可以以自己的殘缺為修行自身的磨刀石,

事實上修行之人還真的多是有缺之人,都是因為缺求圓滿

。若我們要精進修行,不斷地修行下去,那麼這個殘缺的性格不能失去。其實大德高僧也有抱缺求圓之象,就如神光斷臂求法。

這個行為是不是很瘋狂?都開始自殘了,這也是他求佛法的決心

人性如書、如歌:以抱缺守圓論修行

因此我們要大修行也必須付出這種毅力,但我們必須合理釋放自己的慾望,切莫做出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事。因此即便奮鬥、“

缺”的過程中,也要學會情緒管理,注意方法論的學習,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我們一定要保證身體健康,除非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再發動背水一戰

。我們更要注意自身的說話與做人方式,內心可以激進,但是行為不可以激進,這或許就是

守圓

的法門與真諦。

但或許這種修行也算是一種心魔作祟,真正的完人之境應該是無欲則剛,這些我們也知道的。

若人類真的無慾知足,那麼修行也就是失去了意義,因為若人人內心都沒有追求了還修行做什麼?

難道修行為了來生不是一種追求嗎?

人性如書、如歌:以抱缺守圓論修行

關於修行,我們今天真的沒法選擇。因為我們有家人,有責任與擔當。若我們過於專心我們的工作或者“

修行

”,對於家人不聞不問難道不是一種不負責?若我們如此早晚會家破人亡。

難道修行為了來生不是一種追求嗎?

在俗世中早就或許註定了我們有一得必有一失,若要無慾或許註定了要失去一些,但是我們也會得到一些。

其實我們今天的選擇就是我們為了家的抱缺守圓,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我執,而我們捨棄的是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