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航車陂號”首戰告捷 車陂隧道工程建設正式步入“快車道”

2021年8月31日晚9點,隨著重達3萬噸的首節沉管E4管節橫跨珠江水面,浮運至天河端頭,沉放穩定並與暗埋段對接完成,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工程(黃埔大道至新港東路)專案(以下簡稱“車陂隧道專案”)沉管安裝“首戰”告捷,車陂隧道工程建設正式步入“快車道”。

“四航車陂號”首戰告捷 車陂隧道工程建設正式步入“快車道”

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沉管E4管節安裝現場

車陂隧道是中交四航局繼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完成後的再次突破創新,是國內內河首座全斷面澆築沉管隧道,建成後將成為廣州城市交通的新名片。隧道設計全長約2。07公里,為廣州城市主幹道,含過江隧道一座,共計4節沉管。專案負責人劉軒源說:“本次E4管節安裝是中交四航局繼廣州洲頭咀隧道後時隔7年再次組織內河沉管安裝,也標誌著車陂隧道工程突破內河超大體積沉管水下安裝的技術難點,工程建設正大踏步向前邁進。”據悉,E4管節沉放對接完成後,專案部將馬不停蹄的啟動沉管E3管節的浮運安裝準備工作,併力爭於年內完成4節沉管的全部安裝工作。

國內沉管隧道工程建設領域的“引領者”

成立於1951年的中交四航局,懷揣著“讓世界更暢通、讓城市更宜居、讓生活更美好”的美好願景,七十載從早期投身黃埔港到參建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是行業內運營質量領先、相關多元化發展的標杆。

穿江過海修隧道,步履不停幹工程。從1988年在全國首次採用沉管工法修建黃沙至芳村珠江水下隧道,到2007年創新採用“軸線乾塢法”工藝,修建了國內第一座大型“變截面”沉管隧道(洲頭咀隧道),再到2011年修建國內第一條採用圍堰明挖法的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海底專用隧道,2018年創造的深海沉管滴水不漏的工程奇蹟——約5。6公里長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及在建的超大型叢集工程、全球最寬的海底沉管隧道(深中通道)、北方寒冷地區第一座海底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四航建設者們攻克了一道道工程難關,一次次書寫沉管隧道施工領域的“最”字傳奇,成為國內沉管隧道工程建設領域的“引領者”。

今天,在廣州這座美麗城市建設中,四航建設者們重整行裝再出發,承建國內內河首座全斷面澆築沉管隧道,以“務實、創新”的態度繼續為城市創造更便捷、更宜居、更美好的生活環境,共創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生態圈互聯共通,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四航車陂號”首戰告捷 車陂隧道工程建設正式步入“快車道”

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沉管E4管節安裝班前會

國內內河首座全斷面澆築沉管隧道的“拓荒者”

車陂隧道專案是廣州市首個採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實施的過江隧道專案,也是廣州市重點建設工程專案,具有社會關注度高、應急要求高、環保要求高、涉鐵涉水安全風險高等多項重難點,施工作業猶如針尖上跳舞。專案總工歐偉山感慨:“面對高品質追求、高技術要求、高風險管理,我們從參建伊始就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懈怠,以問題為導向,以技術為支撐,以科研為保障,堅持以‘三全’質量管理法為抓手,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管理,群策群力,解決了眾多的技術難題。今天首節沉管順利完成安裝作業,也代表著我們通過了這次‘大考’。”

沉管浮運安裝作業要求測量監控系統能實時快速準確反饋管節位置、姿態等測量資料,能否精準測量直接關乎著管節浮運、沉放、對接作業能否順利完成。為解決這一重點工作,專案部日夜堅守,採用DGPS定位法,設定RTK-GPS(實時動態雙頻RTK)基準站,使測量精度可達釐米級,這相當於在象群中可以清楚觀察到一直牛虻的細微移動。專案技術部長湯健說:“為了本次作業,我們在前期就進行了足夠充分的準備,專案透過開展測量風險管理和標準化管理,不斷最佳化水下定位及測量技術,運用BIM技術多次進行作業模擬,確保了本次作業的順利完成。”

施工水域處於地鐵保護區範圍內,水上作業空間受限。劉軒源說:“一旦出現問題,造成情況將十分惡劣,影響嚴重,這就對我們施工安全管理就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設計階段,專案部始終保持與地保辦溝通,不斷最佳化設計方案多達十餘次,最終方案對地鐵主體結構無任何影響,確保了專案建設的本質安全,避免任何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現。

“四航車陂號”首戰告捷 車陂隧道工程建設正式步入“快車道”

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沉管E4管節安裝現場

智造現代化城市的“主引擎”,推動數字經濟化中心建設

據悉,車陂隧道預計於2022年底建成通車,通車後大大縮減了市民出行時間的同時,“以線帶面”聯動區域內資源,加強各區域間聯絡。其通車有利於完善廣州中心城區交通幹道樞紐網路,推動周邊城區加快完成基礎交通設施,提升地區交通承載力和廣州市環城快速交通線的效率,是實現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珠江後航道片區等重點發展片區交通發展一體化的重要線路,有利於深度融合珠江南岸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產業創新集聚區和珠江北岸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產業融合發展區,透過點、線、面相結合,以交通為紐帶,以產業促發展,加快實現“一江兩岸三片區”的城市新格局。(編輯:陳小麗 責編:盧正義 通訊員:方釗佳 劉聖景 鄭漫悅 郝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