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這是楊絳先生在《我們仨》這本書中,對她的家庭生活的真實寫照。這個堪稱完美的書香之家,是中國幸福家庭中最完滿的樣子,強烈推薦大家讀讀《我們仨》,一定會給你太多的感觸和成長。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六十三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經歷。

92歲高齡的楊絳先生,用平實而細膩的語言、平靜而柔和的敘述,從容淡定地講述了一家三口那些跨越半個地球的求學、歷經戰火、政治風暴、文化大革命、疾病、生離死別的故事,講述他們相守相依、不離不棄的快樂與幸福,將家中生活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

楊絳先生以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為隱喻,含蓄敘述了一家人在古驛道上的相守相離,離愁中夾帶著溫馨,淡然中夾雜著天人永隔的無奈。用心靈向彼岸的親人無聲地傾訴著,深刻地表達出作者對親人的深深不捨,用悠悠的回憶,細細地紀念“我們仨”。

年輕新婚的小夫妻,遠赴英國留學。但是兩個書呆子加生活小白,連搞定一餐一飯都成了冒險。楊絳本來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嫁給錢鍾書之後,心甘情願承擔起照顧他衣食住行的責任,大小姐搖身一變,成了小家庭的總管家兼老媽子。

在牛津喜得愛女,楊絳住院期間,“痴呆”的錢先生“闖了很多禍”,楊絳都說“不要緊,我能行”,給丈夫以最大的溫暖和支撐。

錢鍾書一輩子分不清左右腳,60歲才學會擦火柴,何等的“痴氣”,這背後又有楊絳的多少心血。

他們夫妻,在志趣上門當戶對,都是難得的書痴,把讀書作為人生最大的樂趣和享受,讀書是他們的生活必需品,貫穿一生。艱難時期,書是他們靈魂的避難所;和平年代,書是安放他們靈魂的寓所。讀書成就了他們彼此。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在這個家,有時,錢鍾書是老師,楊絳母女是學生,有問題找錢鍾書就能解決。有時,錢鍾書又變成小孩,需要楊絳母女照顧生活。有時候楊絳和錢瑗是姐妹,相互照顧,相互陪伴。在錢家,最讓人羨慕的,是一家人的有趣,用童心給孩子開心的童年。他們這個家,每個人都有好幾種不同的身份,是彼此的依靠。

他們的家庭經歷,離不開中國的時代背景。經歷了“上海淪陷”“反右運動”“十年文化大革命”等,但是無論何時,無論多麼艱難,多麼困苦,甚至是受到人格侮辱,他們都相扶相攜、不離不棄,是彼此心中最溫暖的光和信仰。

如果每個家庭都像他們夫妻這樣,能夠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懂得相互尊重和體諒,懂得欣賞和讚美彼此,無論何種境遇,相依為命、不離不棄,成為彼此心中的光,照亮家庭這間房,共同成長,成就彼此,就能收穫溫暖美滿的理想婚姻。

如果每個父母都能像他們這樣有趣,那麼他們就是對孩子精神的“富養”,也是最好的教育。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楊絳先生一直是我的偶像,她那淡泊名利,寬厚仁慈,嗜書如命的精神,永遠地留在了這世間。讓我反思和自省,我對人生、對婚姻、對苦難、對讀書的態度。讀她的《我們仨》就是在讀我自己,回憶我的人生,做自己靈魂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