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為什麼王安石在宋史中的評價如此之低?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學家,兩度任相,主持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雖然沒有徹底扭轉北宋王朝的頹勢,但卻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北宋的朝廷收入,提高了軍隊戰鬥力。

北宋滅亡後,南宋的群臣開始反思為何會被金兵長驅直入,很多人都認為責任出在王安石身上。名臣朱熹就認為:

而安石汲汲以財利兵革為先務,引用奸邪,排擯忠直,躁迫強戾,使天下之人,囂然喪其樂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於崇寧、宣和之際,而禍亂極矣

同樣在宋史中,對王安石這樣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評價卻非常低,甚至認為北宋的滅亡與王安石脫不開干係,這又是為什麼呢?

作為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為什麼王安石在宋史中的評價如此之低?

首先我們要知道修史書的都是下一個朝代。修宋史的就是元朝,而元朝的統治者是蒙古人,這就導致了他們並不精通漢族文化

——甚至都出現過主修官不懂漢字的情況。為了儘快修好,所以他們大量採用了宋人的筆記與宋朝歷代皇帝的實錄。而記載王安石事蹟最多的,就是《宋神宗實錄》了。

而問題也就出在這個《宋神宗實錄》上,因為這本號稱是

“實錄”的記載,居然前後修訂過五次!

第一次就是最原始的版本是在宋神宗駕崩後就開始修訂的,可問題是主持修訂的人是司馬光。司馬光是王安石的最大政敵,強烈反對新法,所以這次實錄雖然沒有過分貶低王安石,但把新法全部貶損。

作為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為什麼王安石在宋史中的評價如此之低?

不久之後,司馬光去世了。司馬光死後,接替他在中央執政的是新黨裡的章惇。章惇是王安石的支持者,他上臺後表示司馬光修的實錄詆譭變法,必須重修,於是組織一批人按照王安石自己的《日錄》重新修了一次,極致讚美新法,這是第二次修訂。

作為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為什麼王安石在宋史中的評價如此之低?

可章惇這次重修也有很大問題,因為新法弊病頗多,王安石確實把不支援變法的人趕出朝廷,完全不是他修訂的實錄裡誇

那麼好。所以群臣紛紛表示實錄太過離譜,與實際不符。因此宋徽宗登基後,三修實錄調和前兩版本的矛盾。可三修還沒有完成,金兵南下,靖康之恥,徽欽二帝就被金人北擄了。

作為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為什麼王安石在宋史中的評價如此之低?

等到南宋穩定下來,逃過一劫的群臣們開始思索為什麼北宋會轟然崩塌,被一群看不起的蠻族打的找不到北,最後總結認為都是王安石禍國殃民,是一切的罪魁禍首。於是,宋高宗趙構時第四次修訂《宋神宗實錄》,又把矛頭指向王安石。用一句話就能概括第四版實錄的態度:

又極言王安石變法度之非。

後來中興名臣張浚為相,作為親身經歷過王安石變法、靖康之變的人,

張浚

表示這實錄改了多少次,結果是根據修訂的人親疏不同,褒貶愛憎太過分明,完全不是

“實錄”了。修實錄應該就是有什麼錄什麼,褒貶自有後人評價。於是,在張浚的組織下,開始第五次修訂實錄。不過五修還沒結束,張浚被罷相,主持第四次修訂的趙鼎重新任相。這趙鼎是蔡京兄弟、秦檜的死敵,於是五修半途而廢,現今流傳的實錄就是趙鼎主持修訂的第四版,這版本里對王安石的評價極低。

作為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為什麼王安石在宋史中的評價如此之低?

元朝修宋史的時候全盤接受了這些

“原始文獻”,因為原始文獻裡對王安石評價這麼低,所以宋史裡的王安石評價就非常低了。再考慮到元朝的官方推崇的是南宋留下的

程朱理學

,而程硃理學的兩位建立者,程顥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被排擠,朱熹對王安石的評價上文已經提過了,自然不可能再為王安石翻案。實際上,在宋史中,凡是涉及到變法的人物評價都是極低,王安石本人沒有進《奸臣傳》已經是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