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暖情長,這裡有你想知道的紙的故事

想看新聞,開啟短影片平臺就能看到。

想看小說、雞湯勵志文等,在很多手機應用軟體上都可以讀到。

地鐵上,你看到有人讀書但很少有人讀紙質的書吧?

小時候玩的貼紙、郵票,現在還玩嗎?

你還保留在紙張上寫信的習慣嗎?

紙暖情長,這裡有你想知道的紙的故事

如今電子媒介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關於“紙是否會消失”的憂思一直存在。但是,紙張真的會消失嗎?紙張僅僅是書寫工具嗎?

在《紙神》作者大平一枝看來,“有多少種紙,就有多少種與紙相關的情感與信念,就有多少愛紙之人在這個乏味的時代的有趣生活”。

大平一枝是日本作家,她以現時代容易被遺忘的事、物等為主題發表了很多文章,並著有《東京廚房》、《信州奶奶的美味茶點》、《昭和式不起爭執會話貼》等多部作品。

紙暖情長,這裡有你想知道的紙的故事

在《紙神》這本書中,作者採訪了一些藝術家、畫家、設計師、出版人,還有普通店主等,展現了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所表達出的對紙張的喜愛、呵護以及深深的情感。文字通俗易懂,讀來就像一位老朋友向你講述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溫馨動人。作者試圖告訴我們人與紙的關係是真實而多樣的,是難捨難分的。

實際上,電子網路資訊再發達,最終也要回到人這個立足點,紙張不僅僅是書寫工具,它已經成為人類文化傳承的載體,紙張所能承載的情感與意義決定了紙張不會消失。

一、為什麼說紙張承載了人們的情感與信念?

1。真實存在感。

紙暖情長,這裡有你想知道的紙的故事

紙張表面或紋理明顯,讓你手感粗糙,或平坦柔順,讓你手感光滑。從觸覺到知覺,是我們認識事物的根本途徑,摸到它,感受它,它是存在的。

比如,你買了一本書,你就可以拿在手上隨時翻看,感受到紙書的觸感,不看的時候放到書架或書桌一角,它就安安靜靜待在那裡,下次你還可以隨時找到它,它是徹底屬於你的,就像一位忠誠的朋友永遠陪伴著你。

2。紙上的筆跡,墨汁暈染,甚至手印,淚痕等,讓時間和回憶疊加更有溫度。

紙暖情長,這裡有你想知道的紙的故事

比如,收到手寫信,看著親人朋友的筆跡和文字流露,你是不是更能感受到溫暖的情義?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紙短情長”,雖然是短短的一頁紙,因為上面能寫字,才有了情深意長。

比如,在看紙質書的時候,發現有精彩的段落或文字,你忍不住在旁邊做個批註,或用熒光筆標記一下。當下一次開啟這本書的時候,看著自己滿滿的記錄,是不是更有獲得感?

二、紙張到底承載了什麼樣的情感與信念呢?

1。 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用特種紙設計一張精美的名片,彰顯自己的個性品味;

用奢華的包裝紙打包一件禮品,為給心上人一個美好的回憶;

因為要記手賬,你囑咐自己一定要買一個特別好看的日記本;

還有,你看到沒,那些高檔裝幀的書籍,那些屬於節日的禮盒……

所有這些對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使你在紙張繁多精緻的設計中淪陷,是的,這就是紙張的魅力,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

紙暖情長,這裡有你想知道的紙的故事

2。 自我表達,執著於熱愛。

我的一個朋友,痴迷於各種賀卡、小禮品卡,除了熱衷於收集市面上大大小小不同主題的卡片外,她還買了一堆空白卡片,吊繩,甚至斥“巨資”定製了很多專屬印章,自己去製作卡片,並利用電商平臺銷售自己的手工小卡。獲得客戶的認可後,她越做越多,越做越好看。幾年了,她對卡片的熱愛從來不曾減少一分。她說,這一張張卡片就像一個個小的藝術品,她在這小小的藝術品上展現著自我,寄託著生活。

紙暖情長,這裡有你想知道的紙的故事

有人說,唯有熱愛,可奔赴山海。小小的卡紙承載了朋友的熱愛,使她能夠一直堅持自己的初心,在人生路上不斷奮進,不斷超越。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紙張搬運者”,因為對紙張的純粹熱愛,一直從事紙張的設計開發、引進、代理、銷售,他們對紙張的發展,紙張形式的創意轉化都起了關鍵的作用,他們與紙羈絆深刻,互相成全,直至與紙的命運融為一體,不可分割。

紙暖情長,這裡有你想知道的紙的故事

3。 企業理念宣傳

紙張還承載了什麼情感與信念呢?

在《紙神》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資生堂的點心包裝,從“華麗典雅的紅藍雙色唐草紋樣的方盒上繫著藍色絲帶”到“日本任何一個城鎮都能看到的藍色與金色組合在一起”的“華貴典雅的藍色紙袋”,這樣的包裝設計即復古又新潮,即符合商品內涵又保持了“精神上的奢華”,而“必須保持精神上的奢華”正是資生堂的理念,是他們所有廣告設計的核心。品牌用那樣的藍色包裝向全世界宣傳了自己的理念,使自己的品牌形象鮮明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眾所周知,企業宣傳,形象推廣離不開包裝,其中有產品本身的包裝,宣傳冊,畫報等,越是大品牌,大公司,就越會重視這部分的投資。

現在企業理念宣傳還可以被稱為企業文化傳播,而紙張正是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可以說,紙張承載了企業理念的宣傳。

紙張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仔細觀察,它是你收到的禮物盒,是你新買衣服的包裝袋,是你最近看中的一本好書,是遠方的朋友託人帶來的明信片,也可能是你上小學的孩子給你悄悄寫下的一封信……它並沒有消失,也不會消失。正如《紙神》作者大平一枝所說:“我們只要根據要傳達的內容選擇傳播媒介就可以了,有些內容更符合紙張的特性” ,所以“我在說,沒問題,紙不會消失的這句話時更有底氣,更能夠昂首挺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