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

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佔火前名。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吟起,禪師晝臥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閒思異果平。

松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 唐·齊已《詠茶十二韻》

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

漢代,一行人從東方最大的城市長安出發,穿過沙漠與戈壁,打通了一條舉世聞名的道路——絲綢之路,東西方的貿易正式走入了正軌。而茶具,也被商人們裝上了駱駝,成為中華文明的標誌,開啟了一場神奇的旅程。

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

東漢末至三國 青瓷印紋四系茶字罍

高 34。2釐米 口徑14。3釐米

現藏於湖州市博物館

漢代的茶器形式多樣,其器形多為碗、杯、壺、盞等。不過在漢代,食具與茶器之間並沒有形成具體的隔閡。既然是日常用品,自然也就沒有光鮮亮麗的瓷釉,但大有返璞歸真之感。直到後來,湖州出土了一件東漢晚期的青瓷罍,其外表簡單,但內層上釉,被作為中國古代的第一件茶具。

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

唐 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通高9。4釐米 口徑21。8釐米 腹深7釐米

現藏於法門寺博物館

後至唐代,盛世出現,唐皇李世民威加海內外,四方來朝,茶器再一次迎來了自己的人生高峰。唐代茶器以青瓷為主要代表,一來是因為唐代青瓷燒製技術已經成熟,二來是因為青瓷明亮鮮豔,能夠更好地襯托出茶色的清麗。但唐代宮廷茶器多為侈麗,從陝西法門寺地宮出土唐時金銀、秘色瓷、琉璃茶器上便可見一斑。

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

宋 龍泉窯青釉暗刻花執壺

與唐代不同,宋時軍事積弱,但文化與經濟高度昌盛,達古中國巔峰。又加上宋代好歌舞風月,所以宋代茶器精美似工藝品,而瓷質茶器也正式佔領了民間市場,成為了絕對主流。在宋真宗時期,江西景德鎮燒製的一批青白瓷驚豔了當今陛下,自此,釉色也逐漸成為了考量茶器質地的重要準則,透過建窯器物表面自然的釉色肌理,來表達出一種設計上的美感,而碎青花也無疑是宋代瓷器最為重要的一個標誌。

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

元 紅釉雲龍紋梨壺

通高12。5釐米 口徑3。5釐米 足徑5。3釐米

現藏故宮博物院

元代,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茶器也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融會貫通。元代茶器以紅釉雲龍紋梨壺為代表,圓形蓋,頂有寶珠,有著兼收幷蓄,吐故納新的特點。這與當時的社會情況離不開關係,元朝遊牧民族當政,不習慣宋代遺留下的文雅之風,而漢人也不習慣遊牧民族的粗獷,所以茶器就在二者之間尋求均衡。但就在這種去繁從簡之中,青花瓷猛然大放異彩,成為了中國古代瓷器中一顆耀眼的明珠。直至現在,元青花的拍賣價格仍高居各類瓷器之首,成為了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

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

明 文徵明《惠山茶會圖》

到了明代,茶器再一次隨著時代的風氣而發生巨大改變,茶壺的出現,是中國茶文化的一大進步。明代的小茶壺以紫砂為尊,窮極精巧之樣式。紫砂茶壺圓潤飽滿,壺嘴短而小巧,壺蓋樣式會隨茶壺本身而改變。明代茶盞也發生了極大變化,以白瓷為佳,造型美觀,比例勻稱,料精式雅,潔白如玉,不用釉色的渲染,便能呈現出一種巧奪天工之感,實在難得。

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

清 豆青描金菊紋蓋碗

自明代之後,茶器便已基本定型,清代時,受到海外文化的影響,出現了洋銅茶吊、紅銅蕩錫等新式茶器。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時盛行的蓋碗的確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標誌,由蓋、碗、託三部分組成,多為陶瓷製品,釉色也更加多樣鮮明,開創了金彩、墨彩、琺琅彩等題寫工藝,將字畫融入於茶器之中。尤其是清朝青白瓷的出品,透過對於火候的精準掌控,便能燒製出不同的釉色,色澤豔麗,人物刻畫生動,栩栩如生。

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

宋 宋徽宗 十八學士圖(區域性)卷 | 絹本設色

縱28。2釐米 橫550。2釐米

現藏於 臺北故宮博物院

漢唐宋明清,五朝茶器的演變大致於此,千年以來,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造就了世界上最為燦爛,最為炫目的文明,茶器更像是中華文化的縮影,那就讓我們走進每一個時代,去好好看一看,在每一個時代裡,茶器究竟經歷了怎樣神奇的變化吧。

茶器的演變之六朝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