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新技術落後的真正原因,基礎研究的落後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高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從最開始服務於國防事業的“兩彈一星”到後來的一系列的“長征火箭”、探月飛船及自己的國家空間站;從最開始的短短數百公里的外國造鐵路到現在遍佈全中國長達2。5萬公里的高速鐵路等等,中國在世界高科技領域確實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存在在諸多的差距。

中國高新技術落後的真正原因,基礎研究的落後

截止到目前,我們國家每年從國外進口的各種晶片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甚至超過了從國外進口石油的規模;生物醫藥方面,中國科研整體落後於歐美等國數代;發動機領域,目前中國雖然在發力追趕,但是核心的發動機還是依賴進口,包括航空發動起、車船發動機等等。其實,中國在很多的領域落後歐美等國家數十年,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差距。

中國高新技術落後的真正原因,基礎研究的落後

那麼為什麼經過了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時間,雖然我們國家在一些領域有所突破,但是在很多的領域還是跟西方國家存在巨大的差距呢,難道是我們國家對高科技發展的輕視?還是沒有在高科技領域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國家非常重視科技創新研發,陸續推出例如“863”等為代表的國家級、省級的科研支援專案,每年國家還有投入上千億人民幣巨資用於高科技領域的研發。核心的問題其實在於我們對基礎研究的不夠重視。

中國高新技術落後的真正原因,基礎研究的落後

高科技創新研發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建立了長期的、踏實的基礎研究領域之上發展而來的。中國2017年投入研發的總費用為1。7萬億人民幣,總量上佔全球第二,但是在基礎研究領域,中國近十年來的投入比只佔到最投入規模的5%左右,而全球霸主美國近50年來,每年投入到基礎研究領域的資金佔到總投入資金的17%左右,俄羅斯為15%左右,可以說中國的基礎研究領域非常的薄弱,而且長期得不到重視。

中國高新技術落後的真正原因,基礎研究的落後

2017年隨著消費電子及太陽能領域市場的發展,一種全新的用於玻璃、多晶矽切割的線材產生—金剛線,這種線材的關鍵材料是透過化學鍍或者電鍍的方式鍍在金屬細絲上的金剛石粉,由於其極纖細的切割效果,可以獲得更多的切割成品。一時間國內各大公司蜂擁而上,產品的毛利曾高達70%,淨利潤高達50%,但是在2017年底卻發生了普遍缺貨的尷尬情況。

中國高新技術落後的真正原因,基礎研究的落後

究其原因在於金剛石微粉無法及時到貨,因為品質較好的微粉都是從日本進口的,價格高、發貨週期長,訂單供不應求。而實際上要知道,日本的原材料都是從中國進口,然後在日本進行加工生產,轉手賣給國內企業就可以獲得數倍的利潤。這其中的關鍵就是中國在基礎物理、化學等方面能力不夠的表現。

中國高新技術落後的真正原因,基礎研究的落後

21世紀是個高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努力發展科學技術勢在必行,但是要想做好創新發展,必須重視基礎研究,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促進科學技術的健康發展。

原創作者:風行

圖文來自網路,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