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老道外區的商民雖然始終處於沙俄中東鐵路附屬地和西方文化包圍之中,但是卻不卑不亢、獨立自主,甚至在主動吸納西方建築等先進科學文化的同時,仍然不忘堅守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從而創作了若干中國特色的世俗社會的歷史畫卷。

首先是特色建築。老道外以正陽街及其兩側街道為中心的中華巴洛克式的建築遍佈全區。所謂中華巴洛克建築風格,就是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築樣式,但是不以尖塔、穹頂、立柱、城堡等樣式的歐式建築風格為主,而以歐式建築中的新藝術運動風格、折中主義風格、特別是以追求繁瑣裝飾為特點的巴洛克風格為主要模仿樣式的建築,同時在立面裝飾上附加大量中國藝術元素,多以青磚灰瓦為材料,裝飾考究,對女兒牆、簷口、門窗、陽臺等部位重點處理,雕刻象徵福祿壽的精美圖案;特別是對內部院落,則完全採用中國民族樣式的一進或兩進的四合院,並且全部是外廊,極具親和力。走廊的簷眉、廊柱、欄杆和樓梯,及其色彩,完全是中國民族風格。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應該說,屬於中華巴洛克式的建築不只是老道外有,也不只是哈爾濱有,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但是,任何地方的中華巴洛克建築都沒有老道外這個地方建築數量如此之多、建築歷史如此久遠、建築遺存如此完整,幾乎被整個坊區甚至整個街區地儲存下來!(這還真得益於老城區拆遷成本高而改造步伐慢。福兮何所依?!)

老道外的民族資本家建設中華巴洛克建築,一方面反映了他們學習西方的進取精神,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們面向實際的務實精神:華麗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的門面是做生意用的,而後院是要招租住戶的。四合院和外走廊,便於鄰里交往、濃厚生活氣息、增強凝聚力、延續淳樸民風,無論從節約住房面積還是方便人際交流,都是最佳選擇,這也是根深蒂固永不改變的中華和諧文化傳統在中華巴洛克建築中的體現。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二是特色街巷。老道外的路網是典型的中國傳統方格狀路網,與俄國附屬地的南崗和道里截然不同,充滿著中國智慧。這個路網正好是個邊長2000米的正方形,六橫(東西方向的正陽大街、北新街、太古街、承德街、南馬路、南極街)六縱(南北方向的景陽街、正陽五道街、正陽七道街、正陽十四道街、正陽十六道街、正陽二十道街),將全區編成二十五個方格區,路路相連路路通,區內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北去松花江、南去南崗區、西去道里區、東去太平區的捷徑,道路四通八達,十分便利。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老道外的街道另一特色是親民便民:每條街道長度適宜不足百米,有的甚至只有五、六十米。區內還有近20條衚衕小巷,例如正陽頭道街的仁義巷、新市巷、染坊衚衕,正陽二道街的魚市衚衕、張包衚衕,正陽三道街的信託衚衕(現稱松光影院衚衕)等等,這些衚衕小巷把相鄰的兩條繁華街市從中間溝通,行走更加方便。

老道外區的中心街道——正陽大街兩側有二十條輔道,這些輔道的功能除五道街、七道街、十四道街、十六道街、二十道街是行走車輛的交通性質的道路和北三道街是市場而外,其它15條輔道全部為生活性質的步行街。非中心街道都是步行街。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這種特色街道只存在於老道外區,其它各區沒有如此方便的路網。老道外的特色街巷均始於百年前自然形成的,沒有規劃,怎麼方便就怎麼做,可能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以便民為原則沒有錯,這也是現在所說的以人為本和民生為本,那時就有。

三是特色院落。商住合用是老道外院落的最大特色。在老道外的中心街道——正陽大街及其20條輔道,只有同記、大羅新、新世界等極少數大型商場和酒店是專門商用建築,此外沒有完全的商用建築,不管是多麼豪華的建築大都是商住兩用:前店後廠或者上住下店,即便是交通銀行它的後院也是住宅,只不過不是民宅而是員工住宅而已,而在非中心街道的樓房也都是商住混合,所以,老道外區的樓房院落大都是四合院和外走廊。老道外區的平房院落也多是四合院,而且因為它的臨街門市房也多是小商店小店鋪小作坊,所以也是商住混合的院落。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由於商住混合的院落特色,使得商業與居民完全混合在一起,不只是方便生活,而且使生產、銷售和消費緊密相連零距離:消費者需要什麼,商家就進什麼,廠家就生產什麼;消費者需要多少,商家就進多少,廠家就生產多少;商品賣不動了商家和廠家立即調價轉產,靈活得很。

這等院落的居民受市場經濟的薰陶,會貨比三家,會趨利避害,會減少環節,甚至會尋找商機偶爾做一把買賣人。而商家和廠家在如此精明的消費者進逼和同行們的激烈競爭之下,生意也會越做越精。可以毫不誇張地講,老道外的商民流傳至今所具有的“有困難找市場而不找市長”的市場經濟意識,與百年來商住混合的特色院落“基因”不無關係。

四是特色商業。老道外區的商業不同於道里區和南崗區的商業,後者主要是洋人經商辦企業,實力強,規模大,服務物件也主要是洋人,而老道外是民族工商業,實力相對比較薄弱,規模也相對比較小,但是商場商店數量多,商品種類多,服務範圍廣,涉及的行業多,參與經商辦企業的人數也多,而且因為服務物件主要是國人,商品與服務的民族特色強。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據當年對老道外23個行業的統計,全區共計有5089家工、商、文、衛、服務等企事業單位部門:其中綢緞布匹雜貨209家,金融49家,糧業制粉油坊49家,五金磁蓆顏料66家,代理店107家,金銀鐘錶眼鏡30家,織染工業239家,米麵雜貨菸酒枼麻山貨784家,醫藥業211家,木商木器燃料246家,印刷書籍文具紙張業76家,鮮貨茶食茶莊115家,轉運28家,租賃13家,雜工業945家(醬園、鏡莊、製革、製衣、洋服、成衣、估衣、鞋帽、靰鞡、箱包、裱糊、製糖、照相、車鋪、牌匾、粘毯、麻袋、紙盒、洗衣等等)、娛樂場6家、三棵樹商工業74家。行業之多、分工之細,商家分佈之密集,可見一斑。這些大中小商家遍佈全區各個角落和各個行業。

在競爭中湧現了相當一批名店、老店、老字號,流傳至今的有:老鼎豐的月餅和蛋糕、正陽樓的醬肉、張包鋪的排骨包、狗不理的包子、範記永的水餃、世一堂的中草藥、三盛爐的刀剪、亨得利的鐘表眼鏡、同記的百貨、陳氏接骨、王麻子膏藥等等,生活在老字號之鄉的百姓,可以享用到各方面最優良的商品和服務。

五是特色坊間。在老道外區,走出中心大街——正陽大街、景陽大街和幾條重要輔道,便進入坊間小道,這裡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小攤、小鋪、小店、小館、小床子、小作坊一家挨一家。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吃的有:漿汁館(漿汁果子豆腐腦)、牛奶館、餃子館、混沌館、包子鋪、燒餅鋪(燒餅麻花)、饅頭鋪(饅頭花捲)、切面鋪、煎餅鋪、大餅子鋪(苞米麵黃餅子高粱面紅餅子)、點心鋪(糕點)、列巴店(麵包)、雜貨鋪、水館(燒白開水)、茶館、酒館(燒酒黃酒啤酒)、冷飲店(冰糕冰棒)、茶莊。走街串巷的有賣菜的、賣魚的、吹糖人的、賣糖葫蘆的、崩爆米花的。街上擺小攤的有賣水果的、賣瓜子的、賣糖球的、賣冰棒的、賣菸捲的。

穿的有:服裝店、成衣鋪(裁剪製做)、估衣鋪(裁剪製作中式便服)、帽子鋪、便鞋店、皮鞋店、布匹店、襪子店、綢緞莊、針織店。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用的有:洋鐵鋪(製做水桶、水壺、水舀子、圍的羅)、木匠鋪(製做桌子、椅子、板凳、木璇、兼賣方子板子膠合板)、鏡子店、玻璃鋪、小百貨店、小五金電料店、麻袋鋪(賣麻袋縫補麻袋)、棺材鋪(解放前只有土葬)、租書鋪、小人書(連環畫)鋪、文具店、剃頭棚(理髮館)、畫像館、照相館。站街的有木工、瓦工、油工、賣老搏地的(力工)、刷石灰水的(刷牆)、修理腳踏車的、修理鋼筆手錶的、配眼鏡的、擦皮鞋的、代寫書信的(多數在郵局外邊擺個小桌)。走街串巷的有賣蕎麥皮的(吆呼聲是“喬—麥皮!)、彈棉花的(吆呼聲是“彈—棉花!”)、磨刀磨剪子的(吆呼聲是:“磨剪子嘍—熗菜刀!”)、賣針頭線腦掏耳勺的、推車送煤送絆子送黃土(做煤球)的、蹬三輪拉腳的、收破爛(收廢品)的(吆呼聲是:“破爛換錢!”)。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民間市場更是熱鬧非凡。北三道街副食品市場,經營魚、肉、蛋、禽、煙、酒、糖、茶、山珍、海味、蔬菜、水果、食雜、糕點、醬菜、調味等高中低檔副食和保健品,品種齊全,價格合理。北十二至十四道街舊物市場,主要經營舊傢俱、舊服裝、舊鞋帽、舊五金、舊輪胎、舊書刊、舊皮貨、舊麻袋、舊首飾、舊瓷器、就金屬、舊古董等。進場交易的可以是固定業戶,也可以是居民為了互通有無或者等著用錢,把家裡的舊物拿到這裡擺地攤。也有不少是來尋購文物古蹟舊書舊字舊畫之類舊物的,也確能發現一些稀世珍寶。最熱鬧的要數北五至北七道街江邊的北市場了。晚飯以後到這裡遛彎看熱鬧的是人擠人,必須手拉手或者盯緊一點,不然一轉眼就走散了找不著人,特別是領著孩子去北市場的就怕走丟了、擠傷了。都有什麼熱鬧這麼吸引人?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先說這擺地攤的就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有拉洋片的、變戲法(魔術)的、打把勢(武打賣藝)的、耍猴的、演雜技的、演皮影戲的、說相聲的、唱大鼓的、說評書的、拉京胡的、唱京戲的、吊嗓子的、摔跤的、舞棒的、打拳的、下象棋的、擺棋式的、支色子(賭博)的、押寶(賭博)的、相面的、算卦的、抽籤的(有人抽的也有鳥抽的,算卦先生吆喝“抽靈籤算靈卦!)、看手相的、批八字的、點痦子的、照快像的、畫像的、賣大力丸的、賣狗皮膏藥的、賣假藥的、賣西瓜的、賣冰棒的、賣茶雞蛋的、賣大碗茶的、賣菸捲的、賣花的、賣鳥的、賣金魚的、賣舊書的、賣字畫的、賣古玩的、扎堆的(仨人一夥十人一圈說天道地談古論今)等等。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拉洋片的老人小孩看得多,一個二平米建方的長箱子,底下有四個腿支著,箱子外側有四個小眼,觀眾就從這小眼往裡面看拉洋片,拉洋片的一面敲鑼鼓,一面唱戲文講解片中內容,一張片大約戲說一兩分鐘,然後再拉出第二張洋片……看完一場總共十張洋片大約十多分鐘。看變戲法的人最多,裡三層外三層,有個”快手於”名叫於世文,變戲法手疾眼快,空手變碗、變魚、變撲克牌,把一個球從這個扣碗裡變到另一個扣碗裡,把手絹打成結再吹口氣又把結重新開啟,百看不漏。變個十分二十分鐘算一個小場,然後開始收錢。他先把話撂給觀眾:白看不要緊,但是不能扭頭走人,留下的都是捧我的場,走的是看不起我。經他這麼一說,多數觀眾不交錢也不好意思走人了。不過他不收小孩的錢。每場演出結束前,他都要鼓動觀眾去他的駐地學習變戲法,學一招多少錢,學兩招多少錢,都有價碼。聽相聲的觀眾也非常之多,最有名的是馮瞎子馮振生和他的兒子馮大全,倆人說起相聲來就不是爺倆了,互相取笑和打鬧,逗得觀眾哈哈大笑。有的段子還是很健康的。打把式的就有人願看有人不願看了,因為有些打把式的把長釘子插到鼻孔裡,或者把鐵球吞到肚子裡,然後拿著銅鑼向觀眾收錢,讓人不忍心看下去。演二人轉的頗有觀眾,男女二人身著紅綠彩裝,手搖彩扇,無論唱腔還是舞蹈都十分誇張火爆,這是純東北的地方特色。王二姐思夫和藍橋會、大西廂片斷,是觀眾百看不厭的傳統劇目。觀眾最多的還有說評書的和唱大鼓的。著名評書演員袁闊成和孫闊英都曾在北市場說過評書。唱大鼓的有東北大鼓和西河大鼓,這兩種大鼓,說唱各半,通俗易懂。街頭京劇清唱的和聽唱的人都不少,而且每一夥唱和聽的人都比較固定,相互都已經很熟悉。唱的一字一板,聽得津津有味。文武小生、花旦武旦、老生老旦,角色齊全,京胡演奏水平也相當之高。這些票友如果化妝登臺演出也一點不差。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除了擺地攤的以外,北市場的飯館、酒館一家挨一家,說書館、小戲場也比比皆是。在書館裡說書是成本的,如三國、西遊、水滸、聊齋、濟公、七俠五義。小戲院裡京劇評劇地方戲,規模並不大,少則三、四十個座位,多也不超過五、六十個座位。觀眾一邊聽書一邊喝茶,夏天還有遞手巾板的,自在逍遙。說書的是章回,唱戲的是全本,所以來這裡聽書看戲的闊卓人一坐就是一天。晌午在旁邊小飯館吃飯飲酒十分方便。走在北市場會不停的聞到酒肉的飄香,聽到書館和戲院傳出的拍“驚堂木”的聲、唱戲的鑼鼓聲、唱大鼓的弦子聲。在五道街和錢塘街口,有個馬戲大棚,白天和晚上演好幾場馬戲,場內傳出陣陣的叫好聲和鼓樂的伴奏聲,撩得場外人心急火燎的,沒錢買票的自然進不去,有錢的也得等剎場之後方可入場。

北市場建於1913年,此時老道外已有十餘萬人口,加上自從1908年從沙俄當局手裡收回了松花江航運主權後,中國的機動客貨運輸逐漸繁盛起來,位於北七道街江邊的航運站來往的旅客和搬運工人越來越多,無論是當地人或是來往流動的人,都能從北市場找到家的感覺,吃到家一樣的飯菜,看到家一樣的街巷、風俗、傳統、文化。北市場在沙俄“附屬地”中心地帶,從它建立開始就成為塞外中國人串親尋根之地!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六是特色文化。老道外區從未成為外國租界,但是這裡的工商業者始終與西方資本特別是與沙俄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絡,受西方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建築風格的影響都很深,中西合璧的文化和中外混合的都市生活處處可見。純正的歐式風格建築與中華巴洛克建築、傳統的中式大屋頂建築、廟宇建築及民間建築並存。中國飯店與西式餐廳和諧共處:老道外東傅家甸正陽十六道街以西式餐飲套房為主的的新世界大旅店,從舞廳傳出來的是西洋管絃樂聲,門外霓虹燈閃爍不停照得一條街通紅通紅,臺階下停滿送客接客的小轎車;西傅家甸正陽六道街以中式餐飲為主的的厚德福大酒店,從餐廳傳出來的是傳統鑼鼓笙笛聲,門外大紅燈籠高高掛喜迎,臺階下停滿接送食客的馬拉斗車或黃包車。出租汽車在中華民國時期就有了,30年代前開出租的全是白俄僑民,車型有兩種:雪福來和福特。西方的轎車與中國的馬拉斗車和人力黃包車在正陽大街上同時奔跑。傳統的白酒黃酒館和西方的啤酒咖啡館在大街小巷並存,年長者大都去小酒館細斟慢飲小燒或黃酒,以豆腐乾和花生豆為酒餚;年輕人多數去啤酒館開懷暢飲生冷扎啤,輔以切片紅腸或酸黃瓜。有的人去茶館喝茶,有的人去咖啡店喝咖啡或俄國飲料格瓦斯。中國點心與西式麵包各有專賣店,而更多的是二者同臺銷售,老道外百姓早在上個世紀初就有吃麵包(當時叫列巴)的經歷,開始是偶爾以後就變成習慣,很長時間以來則成為主食的一部分。俄國人習慣的吃甘藍、喝紅湯,早已經成為老道外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老道外的男性商人在同俄國人的交往中學會了著裝西服革履、腳穿長短皮靴,知識女性則學會了冬天肩披披方巾、腳蹬長筒襪,夏穿長短裙、布拉吉。列夫托爾斯泰、果戈理、契科夫、屠格涅夫、普希金等俄國大文豪,很多老道外人耳熟能祥。老道外做生意的人大都會說俄語,不是時尚而是做生意的需要,在普通百姓當中也有很多曾經在俄遠東地區海叄崴(俄國名字符拉迪沃斯託克)、伯力(哈巴羅夫斯克)、海蘭泡(布拉戈維申斯克)和廟街(尼古拉耶夫斯克)等地生活或工作過都會俄語,有的聽、說、讀、寫全能,有的能聽、說,多數能聽懂和說一些簡單的生活用語,至少對俄國人的生活習慣都已經熟悉,甚至許多俄國人的生活用語已經成為老道外商民平日的外來語。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在老道外的大眾文化和文藝生活當中,中西合璧尤為突出。電影是西方舶來品,1895年世界發明電影后,1899年電影就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來到了哈爾濱,比西太后70大壽第一次看到電影還要早兩年。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道外區就開始上映無聲電影,比當時的上海、南京、北平等大城市並不落後。從那時起道外陸續建設了8個電影院,比俄國人聚居的道里區還要多幾個。這8個電影院是:在承德街與景陽街交叉口的民眾電影院、在景陽街與正陽街交叉口的新聞電影院(開始時叫平安電影院,後來又叫水都電影院)、在昇平二道街的東北電影院、在北三道街與北四道街之間信託衚衕裡的松光電影院、在浴海街的亞洲電影院、在北大六道街的紅星電影院(開始時叫慈光電影院,後來又叫社協電影院)、在正陽十一道街的大同電影院、在正陽十六道街的靖宇電影院(開始時叫國泰電影院)。在三十年代前,中國沒有本國拍攝的電影,放映的全部是西方電影,之後開始放映反映十月革命的影片。老道外的觀眾透過電影認識了蘇聯、認識了西方、認識了世界。在老道外,與電影相比,戲迷還是比影迷更多一些,特別是中老年受傳統文化影響深,更喜愛中國戲劇。道外區分東西兩個傅家甸。東傅家甸有新樂、華樂、安樂三個戲院,都集中在南十六道街。西傅家甸也有三個戲院,豐潤六道街的中央大舞臺、北三道街的新舞臺、正陽頭道街的同樂舞臺。華樂戲院即是後來蜚聲全國的哈爾濱市評劇院,僅次於北京評劇院,她的著名演員劉小樓、喜彩齡、李子巍,與國家評劇院的筱白玉霜、馬泰齊名。新舞臺即是後來的省評劇院,有不少國家級的演員,如碧燕燕、吳素舫等。特別是中央大舞臺,即是後來的哈爾濱市京劇院,刀馬花旦張蓉華、文武老生梁一鳴和高亞樵、雲燕銘、韓慧梅、高世壽、孟廣新都是名揚全國的國家級著名京劇演員。值得驕傲的是全國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還有馬連良、裘盛戎、譚富英、周信芳、袁世海、李少春、張君秋、言慧珠、李和曾、金少山、李多奎、侯喜瑞、童芷苓等京劇國粹都曾在老道外中央大舞臺演出過,東三省的戲迷都專程來道外中央大舞臺觀看。相比之下,老道外的觀眾和戲迷們是幸運的。看戲有京、評兩大劇種,全市最好的京、評兩大劇院都在道外,全國最好的京評兩大劇種的演員都來道外演出,這是道外戲迷們洋洋自得的,也是外地戲迷們羨慕不已的。道外的戲迷口味比較高,聽就聽最好的角,別的不捨得,唯獨重金買票捨得。全國京劇國粹們那個角來道外演出都場場爆滿,演個十天八天的絕不帶冷場的。道外的戲迷欣賞水平也很高,叫好叫到精彩處,唱唸做打細思量,角們也都把道外的觀眾當作自己的知音,這也是全國所有的知名演員都來道外演出、甚至不只一次地來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當然,二、三流的演員也不敢來道外演出,知道這裡的觀眾挑剔,甚至不滿意的時候喝倒彩,一點面子也不給。老道外的戲迷基因一直流傳的解放後,1955年4月28日至5月26日,著名京劇藝術家、上海京劇院院長周信芳為紀念舞臺生涯50週年,率領上海京劇團在道外京劇院演出長達近一個月的時間,場場爆滿,足見道外觀眾的欣賞水平和對名角的高度熱情。周信芳先生主演的拿手好戲《徐策跑城》,表演尤為精湛,跑城時兩個帽翅只有一個不停的晃動,加上獨特的唱腔,博得全場掌聲叫好聲接連不斷。在道外觀眾的強烈要求下,周先生一再延長演出日期。那段日子戲迷們真是過足了戲癮。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哈爾濱往事:不變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的世俗社會

老道外的商民為什麼如此酷愛京劇?其實這只是一個重要問題的表象。老道外的商民來自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齊魯燕趙,特別是孔子的老家山東人居多,傳統文化的基因已經牢固地積澱在了世代後人的骨子裡,走到哪裡就能帶到那裡;而在他們當中不甘忍受家鄉的苦日子而闖關東來到東北、來到哈爾濱、來到老道外的人,在長期與各地同胞共同艱苦奮鬥和與各國人士長期交往當中,又鍛造出創業進取和和諧包容的精神!這,就是老道外的商民們能夠交融中西文化而又堅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