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方藝術的發展歷程,希臘藝術文明的興起與湮滅

希臘的史詩、悲劇、音樂、建築、繪畫、雕塑等藝術到了公元前五世紀前後在雅典進入它的黃金時代。也就是在這個時代,希臘文化由傳統思想統治轉變到自由批判,由文藝時代轉變到哲學時代。

古代西方藝術的發展歷程,希臘藝術文明的興起與湮滅

一、古希臘繪畫、雕塑實踐的發展

1、以人為主體的藝術表現

希臘雕像很多因羅馬複製品而儲存下來,而希臘繪畫卻大部分蕩然無存,但瓶畫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關於希臘繪畫的發展情況,即

從抽象的裝飾性描繪轉向了再現人物的動作和行動

隨著雕刻探索出愈益精確的解剖學知識,以及對人體結構的進一步瞭解,雕刻家已發現人體結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每一個部分都處於相互聯絡之中。這一發現改變了前期板狀的人體結構,人的胸部和背部應該明顯地高出,如果人體某個部位發生變化,也必然會引起其他部位的變化。

約公元前530 左右的《安納維索斯的男青年像》充滿了生機,明顯比埃及雕刻自然、真實得多。隨著時間的推移,脊椎線改變後,胸部、背部、脖子肌肉處理更加精確,男子軀體變得圓潤豐滿。

但藝術家依舊採用早期男子立像裝飾化的圓珠似的、呆板的頭髮,與整體顯得極其的不協調。整體風格的不協調引起了藝術家們的興趣,如何改變頭髮,使得人物看上去更加的逼真、自然。

雕刻家不僅準確把握了人體結構,而且對雕像的胸肌、腹肌等部位進行磨光處理,這也是公元前六世紀雕塑藝術的一個進步。同樣,在著衣女子的刻劃中,雕刻家也取得了驚人的進步。

公元前六世紀繪畫、雕塑實踐中以人為主體的藝術表現形式,在自然主義方向上不斷地探索如何真實地再現人體。

到這個世紀末期時,希臘藝術家已獲得了模仿自然表象的能力,他們不再滿足於塑造靜止、呆板、圖案式的人體姿勢,如何使人物看上去更加的真實、自然,如何使人物具有生命活力,如何使雕像顯示出內心活動和精神品質,如何再現出個性化的人物特徵等等,成為公元前五世紀及以後的藝術家探索的目標。

古代西方藝術的發展歷程,希臘藝術文明的興起與湮滅

2、對人的外在形式和內在情感再現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探索,希臘藝術家在自然主義表現手法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不但掌握了人體結構的全部知識,而且能將人體較為真實的形象表現出來。下一步就是去粗取精,在姿勢、動作、衣飾、構圖最後到人物的情感、精神方面,去用新知識和新技法解決新問題。

公元前五世紀初期,繪畫藝術首先邁出了征服自然的第一步,黑像瓶畫技術已被紅像瓶畫技術所取代,為自由地表現不受拘束的人體提供了條件。瓶畫匠師們已經開始運用多樣化的、生動轉折與透視短縮,來塑造人體的立體感,取代了黑像瓶畫中人物的平面性。

淺紅色的陶土也更接近於人體曬黑了的肌膚,在此背景上黑色線條比原來在黑漆上刻劃出來的線條,更加細緻地勾勒出人的肌肉和細節,這種新的自然主義手法,使這個時代的作品越來越逼肖真實的人體。

在雅典工作的葉弗隆尼斯、圖利斯與布利格是當時著名的瓶畫匠師。尤其是布利格不僅把表現人的動作節奏與器皿的造型完美地結合起來,克服了上個世紀人物平面性的描繪,再現出逼肖自然的人體;而且將各種神話題材貫穿著從生活中汲取的新的理解。

作為瓶畫家的美術家們受到拘謹的古風時期傳統的影響較少,他們與手工藝有直接聯絡。這一種情況導致了,在瓶畫上較之紀念性雕塑上更早、同時也更廣泛地描繪日常生活事件,甚至可以這樣設想:紀念性雕塑的匠師們曾經利用了先進的瓶畫匠師們的經驗。

瓶畫藝術在刻畫人體動作上給了雕刻家啟發,時代也向雕刻家提出新的任務,早期那種靜止的、莊嚴的和注重裝飾效果的人像雕刻,已不符合時代的新要求,希臘雕塑逐漸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只有當整個藝術世界觀經歷了深刻的變化以後——突出人體運動,也就是到了古典時期盛期,美術家們才能成功地解決對動作自然的、有機而完整的刻劃這一主題,賦予人物以鮮活生命力。

繪畫、雕塑藝術在模仿自然的基礎上,從塑造靜止的、僵硬的人物姿勢,到征服自然,成功地再現出充滿生命活力的逼肖自然的人物形象,甚至發展到以假亂真的高度,藝術實踐的發展為哲學家的理論反思做好了準備。

但在同一時期,為何只有希臘這個民族在藝術上,給我們留下逼肖自然的人物形象,這不是偶然的,希臘藝術為何注重人體的逼真再現?

為何能取得成功?這與希臘整個民族特定的文化有著很大的關係。

古代西方藝術的發展歷程,希臘藝術文明的興起與湮滅

二、古希臘繪畫、雕塑實踐發展的溯源

1、古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制度的確立

古希臘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從模仿自然的基礎上征服自然,成功地再現人物逼肖自然的動作和因人而異的面貌、性格、心理特徵。這首先得益於古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的確立,民主政治制度明確了人的地位,賦予人自由的權利,為文化藝術的繁榮提供廣闊的社會空間。

隨著自由民階層的逐漸擴大,海上貿易的發展增強他們的經濟實力,在與氏族貴族鬥爭中逐漸取得勝利,舊有的制度漸漸被城邦國家所取代。大概公元前八世紀至公元前六世紀,希臘半島上陸續建立了200 多個城邦,其中最重要就是雅典和斯巴達。

雅典城邦因其實行奴隸制民主政治制度,成為當時 200 多個城邦的重要代表,也是古希臘文化藝術繁榮的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爆發,雅典奴隸制民主制度內部也開始出現矛盾,連綿不斷的戰爭加重了經濟、政治危機的嚴重性,動盪不安的社會生活使得藝術逐漸從理想化的人物刻畫,轉向了對現實生活真實的人物情感、情緒的表達,這一轉向也使得希臘以人為主體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加具有自然主義風格。

但無論古希臘社會環境怎麼改變,他們對神的信仰始終沒有太大的變化,古希臘多神崇拜中形成的“神人同形同性”觀對繪畫、雕塑實踐發展也有直接的影響。

2、古希臘神話“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

古希臘宗教並不是傳教士、統治者或聖人等創造的,而是由詩人、藝術家用神話為內容發展起來神靈觀念的信仰體系,這種宗教體系決定其為多神崇拜的形式,與其他民族宗教中的一神崇拜截然不同。

古希臘人認為世間每一種東西,每一種力量,甚至每一種人類的品質都是不同的神靈,由此產生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在古希臘神話“

神人同形同性”

特點的影響下,藝術家對神的讚美,實則是對人自身的讚揚,是肯定人的力量與智慧,因為在他們心裡,神只是人的全部美質的集中。

希臘人對神的崇拜並不會忽視人的現實世界,出現在繪畫、雕塑中的神和人,均與現實生活中的人有著密切關係,這一觀點隨著奴隸制民主政治的發展而日益明顯。

古代西方藝術的發展歷程,希臘藝術文明的興起與湮滅

三、古希臘繪畫、雕塑與模仿理論形成

1、赫拉克利特的模仿觀

赫拉克利特認為,藝術也是模仿自然物質世界中由對立和鬥爭造成的和諧,繪畫、音樂、書法、建築等都是模仿自然的結果,藝術也是這樣做的,顯然是模仿自然。繪畫在畫面上混合著白色和黑色、黃色和紅色的成分,造成酷肖原物的形象。

2、蘇格拉底模仿理論

公元前五世紀中期,由於奴隸制民主政治的發展,藝術技法的不斷改善等等各方面的影響,古希臘繪畫、雕塑實踐在模仿自然的基礎上,逐漸征服了自然,甚至達到以假亂真的高度。

他在談到藝術創造中的重大問題時,基本上侷限於繪畫和雕塑這種模仿藝術,他不僅看到逼著模仿與理想化模仿的區別,還將模仿物件從客觀現實轉向主觀的精神、氣質和性格等方面的表達,從而對模仿藝術持肯定的態度。

蘇格拉底認為藝術模仿自然,首先應該逼真地模仿出自然的外表,這也是模仿藝術最基本的形式。

藝術家透過線條、色彩的組合以及各種技巧的運用模仿出事物外在形式特徵,如高與低、明與暗、硬與軟、粗糙與光滑、新鮮與古老等形式,如此而來的作品才顯得逼真、惟妙惟肖。

古代西方藝術的發展歷程,希臘藝術文明的興起與湮滅

結語:

古希臘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成功地征服自然塑造逼肖自然的人體,除了與奴隸制民主政治制度、神人同形同性的宗教觀、競技活動的興盛、各種技法和媒介的運用直接相關

外,還和自然條件,如地理、氣候等環境潛移默化地在希臘人骨子裡形成的有關和諧、均衡的審美觀念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美學》

《希臘羅馬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