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貢嘎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冰川研究中取得進展

轉載:

四川貢嘎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海洋型冰川冰緣邊坡失穩以及冰川表磧厚度反演研究中取得進展

(1)典型海洋型冰川退縮減薄與冰緣邊坡失穩

海螺溝冰川是一條典型表磧覆蓋型山谷冰川,長約13km,面積約25km2。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貢嘎山東坡,擁有冰瀑布、冰川弧拱、冰崖、冰裂隙、冰面植被等,冰緣邊坡失穩地貌發育。自小冰期以來,海螺溝冰川退縮超過2km,冰舌部分減薄率更是達到0。88m/a,冰川流速從平均0。32m/d(1982~1983年)降至0。11m/d(2014~2018年)。冰川兩側能被觀察到的冰緣邊坡失穩非常明顯,邊坡失穩型別較多,失穩的速度也是遠高於同山系其它冰川。 劉巧研究員團隊研究發現,2020年海螺溝冰川冰緣邊坡失穩總面積為0。75±0。03 km2,共有三種失穩型別即A。巖崩,共有面積0。06±0。01 km2,佔總冰緣邊坡失穩面積的8%,B。冰磧坡滑落,共有面積0。37±0。01 km2,佔總冰緣邊坡失穩面積的49%,C。支溝溯源侵蝕,共有面積0。32±0。01 km2,佔總冰緣邊坡失穩面積的43%。研究成果發表在地學類主流期刊《Earth Surface Dynamcis》。

四川貢嘎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冰川研究中取得進展

圖1 1990-2020年間貢嘎山海螺溝冰川冰緣邊坡擴張過程

(2)基於冰面溫度能量平衡方法反演貢嘎山地區冰川表磧厚度

表磧覆蓋型冰川是中國西部較為常見的冰川型別。表磧層存在於大氣—冰川冰介面,強烈影響大氣圈與冰凍圈之間的熱交換。表磧厚度的空間異質性可極大地改變冰川的消融率和物質平衡過程,進而影響冰川徑流過程和下游水資源。基於Landsat資料,運用能量平衡方程反演了貢嘎山地區冰川表磧厚度,研究了貢嘎山地區冰川在1990—2019年間表磧覆蓋範圍及厚度變化情況,同時對比了東西坡差異。透過基於熱紅外遙感和冰面熱傳導物理過程的表磧能量平衡模型反演,分別得到了1990年7月8日和2019年8月25日貢嘎山地區冰川表磧厚度分佈的兩期結果,分別從表磧範圍和表磧厚度兩個方面分析貢嘎山典型冰川的表磧變化,並在此基礎上對比東西坡的差異性。研究成果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地理學報》。

四川貢嘎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冰川研究中取得進展

圖2 1990-2019年貢嘎山地區冰川表磧覆蓋範圍和表磧厚度變化

Zhong, Y。, Liu, Q。, Westoby, M。 et al。 Intensified paraglacial slope failures due to accelerating downwasting of a temperate glacier in Mt。 Gongga, Southeastern Tibet Plateau, Earth Surf。 Dynam。 2022, 10, 1-22。 https://doi。org/10。5194/esurf-10-1-2022

廖海軍,劉巧*,鍾妍,魯旭陽。 1990-2019年貢嘎山地區典型冰川表磧覆蓋變化及其空間差異研究。 地理學報。 76(11): 2647-2659, doi: 10。11821/dlxb202111004。

轉載來源:中國科技資源共享網-

國家生態科學資料中心

轉載連結地址: https://www。escience。org。cn/news/activity-detail?id=ed031867a960dc740c24901512f5bfbf&code=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