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滅國,繼絕世——探析陳勝、項羽失敗的原因

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無論是劉邦入主咸陽,還是項羽殺了子嬰,都可說秦朝亡在了楚國人的手裡,“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應驗了。

回看當時的歷史不難發現,秦朝被東方六國的舊貴族在短短2年的時間擊敗並不是“偶然”兩個字就能概括的,從秦末動亂到秦朝滅亡一切的發展似乎有著一個微妙的過程。

這個過程被人稱之為“興滅繼絕”,縱覽我國曆史上諸多的起義、立國等事件都可從中看到“興滅繼絕”這四個字的影子,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此四個字是如何擊潰大秦帝國的。

興滅國,繼絕世——探析陳勝、項羽失敗的原因

一、何為“興滅國”

“興滅繼絕”看似是統一的四個字,但 “興滅”和“繼絕”卻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亦或者說是起義過程中兩個不同的的階段,這四個字又可以稱之為“興滅國”、“繼絕世”。

秦二世元年七月,也就是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二人帶著一眾徭役前去漁陽戍邊,但是因為路上遇到了大雨導致延誤了既定的期限,按照秦朝時期的法律延誤期限是要被處死的。

因此,陳勝、吳廣二人便率領900多徭役揭竿而起、斬木為兵,掀起了歷史上轟轟烈烈的大澤鄉起義。

起義軍的勢力雖然不但,可在“天下苦秦久矣”的背景下進度卻很快,義軍攻佔陳城並受到了“三老和豪傑”的擁護。

正所謂“得民心者的天下”,陳勝率領900名士卒拉開了反秦起義的帷幕,不久便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張楚”,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就是“興滅國”的開始。

“乃立為王,號為張楚”

興滅國,繼絕世——探析陳勝、項羽失敗的原因

隨著局勢的發展反秦起義的大軍越來越多,所波及的範圍也越來越大,根據歷史的記載武臣、張耳、陳餘、鄧宗徇和周市等皆成為了反秦起義的一員。

“令陳人武臣、張耳、陳餘徇趙地,令汝陰人鄧宗徇九江郡”、“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

不久之後,趙國舊地、魏國舊地盡皆被起義軍所佔領,武臣更是先一步自立為趙王。何為“興滅國”,陳勝、武臣的行為就是“興滅國”,也可以理解為以新建立的政權取代舊政權。

在武臣自立為王的大背景下,燕國的韓廣、齊國的田儋皆紛紛效仿建立屬於自己的政權,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是被動的“興滅國”,魏王咎是陳勝在打下魏國的舊地後所立的。

簡單來說,秦末“興滅國”分兩種形式,一種就是武臣的自立行為,還有一種就是陳勝內心認可的政權,換句話說武臣自立是不得陳勝之心的。

興滅國,繼絕世——探析陳勝、項羽失敗的原因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武臣自立後陳勝那麼生氣,甚至想要抓了他的家人殺死,若非大局勢所需武臣家屬早已被殺,陳勝也被動承認了武臣的“趙”政權。

“陳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誅之”

當然,在大勢所趨的面前陳勝也不得不承認,秦朝雖然不得民心,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張楚政權再怎麼得民心,以其掌握的資源和力量根本就不能擊敗秦朝,何談穩定天下的秩序。

陳勝雖然第一個提出了反秦起義,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消滅秦國,亦或者說陳勝背後所代表的楚國力量不足以,唯有順應“興滅國”的大趨勢才能達到滅秦的目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興滅國”的大勢下其餘五國的舊勢力紛紛加入了反對秦朝起義的大軍中,無形中增加了反對秦朝的力量,加速了秦朝在地方上統治力的崩潰。

興滅國,繼絕世——探析陳勝、項羽失敗的原因

二、何為“繼絕世”

天下人以張楚政權為首浩浩蕩蕩逼近秦朝的函谷關,隨時都有滅亡秦朝的可能,但危急關頭秦二世赦免了酈山幾十萬的奴隸,而後組成了一支大軍抗衡張楚政權。

秦朝在章邯的帶領下與起義軍展開鬥爭,最終在極短的時間內擊潰了陳勝的大軍,先是吳廣被殺而後陳勝也死於逃亡中,至此張楚政權覆滅。

有意思的是,張楚政權雖然覆滅了,但六國舊貴族所建立的政權卻沒有覆滅,依然在聯合中抵抗秦朝的平叛大軍,談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另外一個概念了,那就是“繼絕世”。

陳勝建立張楚政權後曾請教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久長之圖”,此人回答“興滅繼絕”,“繼絕世”簡單來說可以理解為立有影響力的人王。

回看“興滅國”階段的現象,齊王田儋為舊齊國的後人,他在齊國故地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所以“興滅國”階段短時間內就建立起了往日的齊國政權。

興滅國,繼絕世——探析陳勝、項羽失敗的原因

其實山東六國在復國的過程中,都在利用舊貴族的影響力從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陳勝雖然是第一個反秦之人,但是他的個人影響力太過於弱小,以至於興滅國可以但繼絕世卻很難。

陳勝要殺武臣的時候就代表著他不願承認“繼絕世”,可一旦“興滅國”成為了一種大趨勢,想要阻擋下一階段的來臨無疑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為何陳勝第一個會消亡的緣由。

“不立楚後而自立”

對於這一點周市看得很透徹,魏國的舊地是他打下來的,然而當陳勝想要立其為魏王時周市卻說“其義必立魏王后乃可”,如此魏王咎才得以成為新魏王。

總的來說,陳勝在建立張楚後內心對“繼絕世”有著極大的反感,也因為這種反感使得諸多政權慢慢脫離了他,迅速衰弱的張楚政權最後被章邯擊潰。

為何會形成“繼絕世”這樣一種觀念呢?這與古人的一種思想習慣有著重大的關係,“名正則言順”,唯有六國貴族才流淌著君王的血液,他們才能夠稱王稱霸亦或者說才有這樣的資格。

興滅國,繼絕世——探析陳勝、項羽失敗的原因

從周朝到春秋戰國,幾百年來的分封制理念非秦朝短短15年可以消除的,不僅底層百姓會有這樣的思想,就連一些貴族也是如此,比如另立魏王咎的周市。

由此觀之,陳勝反秦失敗的原因是建立張楚卻不立楚國的後人為王,民心所背自然會被民心所叛,張楚第一個覆滅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三、楚懷王熊心與劉項之爭

張楚覆滅、楚國復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尋找楚國貴族的後裔,此時項梁為楚國大將項燕的兄弟,在這種力量的號召下短時間內他便聚集了一支隊伍,換而言之項梁深得人心。

“項梁立楚懷王,可以說是諸侯王室後人皆可興復的標誌”

另外,項梁建立政權後也在第一時間尋找楚國皇室後裔,此時楚懷王之孫熊心出現了。熊心不僅成為了楚國的王,甚至於名號都是楚懷王,因為“從民所望也”。

簡單來說,或許項梁也不想把手裡的軍事政權交出去,但它的身份根本就無法聚集楚國其它各地的政權,唯有立熊心才可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

興滅國,繼絕世——探析陳勝、項羽失敗的原因

實施也的確如此,楚懷王熊心被立為新楚王后,他的身份很快就起到了效果,楚國滅秦的勢力越來越大,甚至成為了六國的盟主國,可見“繼絕世”的影響力有多大。

公元前208年,楚懷王派劉邦和項羽兩路大軍進攻秦朝,還立下了楚懷王之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這無疑是在政治上給了劉邦、項羽一個身份。

這個身份可能只是一個虛名,但在“繼絕世”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劉邦、項羽爭奪天下時為何前者輿論上總能夠站住腳,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楚懷王之約,熊心給了劉邦一個貴族的身份一個王侯將相的身份。

項羽在鉅鹿擊潰了秦朝最後的力量,可是劉邦用自己的方法優先進入關中,心生不滿的項羽不僅背棄了楚懷王之約,甚至還害怕被熊心奪權殺了他。

或許在此刻項羽的結局就註定和陳勝一樣,不得民心者怎能得天下,名不正者怎能言順,事實也的確如此。多年後,楚漢爭霸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劉邦最終建立了西漢王朝。

興滅國,繼絕世——探析陳勝、項羽失敗的原因

總的來說,“興滅國”和“繼絕世”的現象歷史上屢見不鮮,明朝時期朱元璋接替郭子興的義軍之後,他並沒有自立為王而是奉小明王為主。

從某個角度來說,他可以藉助小明王的旗號、影響力為自己招攬力量、收買人心,小明王為了表示對朱元璋的認可,給予了他“吳王”的身份,也等於是承認了他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身份。

後期,朱元璋殺小明王時進行的偷偷摸摸,主要就是害怕自己失去的民心所向,害怕成為天下人的眾矢之的,害怕成為歷史上第二個項羽。

歷史證明了朱元璋把“繼絕世”玩的淋漓盡致,既藉助他的影響力壯大了自己,也因事情做的偷偷摸摸、無人知曉,不像項羽殺楚懷王那麼明目張膽,以至於沒有失去人心和輿論導向,最終在公元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