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巾、襴衫是一種身份的標誌,只有秀才才能穿戴

現在學生都有校服,古代學子也要穿

“學生服”。在

封建社會

服裝是身份的象徵,

著裝有嚴格的等級之分,不同階層的人不能混搭。明清時,秀才按照規定

頭載方巾、身

穿藍衫。藍衫,也寫作襴衫。《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

“人家將來進了學,穿戴著簇新的方巾、藍衫,替我老叔子多磕幾個頭,就是了。”《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八回:狄希陳等人考中秀才後,“各家都差了人來省下打銀花,買紅,做藍衫,定儒巾靴絛,買南菜等物,各自樂匆忙。”“離家不足四五里之程,親朋都在文昌祠等候。狄希陳換了儒巾,穿了藍衫。薛教授與他簪上花,披了一匹紅羅,把了酒。親友中又有簪花披紅的。”

可見,儒巾(方巾)、襴衫是一種身份的標誌,只有秀才才能穿戴。

儒巾、襴衫是一種身份的標誌,只有秀才才能穿戴

唐宋時開始在學子中流行

穿著

襴衫。《宋史

·輿服志》記載:“襴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襴為裳,腰間有襞積,進士及國子生、州縣生服之。”明

朝廷規定

學子

穿

著襴衫。據《明史

·輿服志三》“儒士生員監生巾服”條,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定儒士、生員衣,自領至裳,去地一寸,袖長過手,復回不及肘三寸。”襴衫是一種長袍,上衣與下裳合而為一,由秦漢時的深衣

變化

而來。朱元璋親自參與審定,三易樣式,最後定下明朝生員所著襴衫款式:

“用玉色布絹為之,寬袖皂緣,皂絛軟巾垂帶。”

文中的

“儒巾”,明代通稱方巾

是一種方形軟帽,它是生員的服飾。古代巾帽大多以黑縐紗為表,漆藤絲或麻布為裡。明王圻《三才圖會

·衣服》述其來源謂:“方巾,此即古所謂‘角巾’,制同雲巾,特少雲文,相傳國初服此,取四方平定之意。”“儒巾,古者士衣逢掖之衣,冠章甫之冠,此今之士冠也,凡舉人未第者皆服之。”章甫是先秦時期的一種方冠。孔子於宋國,“冠章甫之冠”,後來儒生皆用這種儒者之冠,後演變為儒巾。明朝未及第舉人皆戴儒巾。

儒巾、襴衫是一種身份的標誌,只有秀才才能穿戴

生員即秀才戴方巾、穿襴衫,其他人員特別是下九流的人如果如此穿戴,那是要被送往官府治罪的。

儒林外史》

第二十二回

認祖孫玉圃聯宗

愛交遊雪齋留客

敘述:

兩個秀才一眼看見王義安,那穿繭綢的道:

“這不是我們這裡豐家巷婊子家掌櫃的烏龜王義安?”那穿元色的道:“怎麼不是他?他怎麼敢戴了方巾在這裡胡鬧!”不由分說,走上去,一把扯掉了他的方巾,劈臉就是一個大嘴巴,打的烏龜跪在地下磕頭如搗蒜,兩個秀才越發威風。牛玉圃走上去扯勸,被兩個秀才啐了一口,說道:“你一個衣冠中人,同這烏龜坐著一桌子吃飯!你不知道罷了,既知道,還要來替他勸鬧,連你也該死了!還不快走,在這裡討沒臉!”牛王圃見這事不好

悄悄拉了牛浦,走下樓來,會了賬,急急走回去了。這裡兩個秀才把烏龜打了個臭死。店裡人做好做歹,叫他認不是。兩個秀才總不肯住,要送他到官。落後打的烏龜急了,在腰間摸出三兩七錢碎銀子來,送與兩位相公做好看錢。才罷了,放他下去。

儒巾、襴衫是一種身份的標誌,只有秀才才能穿戴

秀才如果被黜革,穿著的服裝也要變換,只能穿青衣。

《清史稿

·選舉志一》記載:六等黜陟法,“五等,廩停作缺。原停廩者降增,增降附,附降青衣,青衣發社,原發社者黜為民。”大意是,按“六等黜陟法”,附生降為青衣,青衣則被降到社學繼續學習,發社則被革除秀才功名,成為一般平民。文中的青衣,是指受處分不許穿生員法定藍布長衫者,相當於留校察看;發社,即開除出官學(縣學、府學),降到社學(鄉村民眾所辦學校,供童生讀書的地方)肄業,即在社學繼續學習,

備將來重新考取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