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與林沖武松魯智深比,他差在哪裡?不如意只因犯了俗世大忌

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其中不乏名門之後,更不乏朝廷軍官,但若論二者兼而有之,且人生落寞,處處碰釘子的好漢,恐怕唯有一人,此人就是青面獸楊志。

人生處處“不如意”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楊志的人生處處都是“不如意”。

作為楊門後人,他本來有一份好工作——殿司制使,算是個中級武官。

但很不幸,在執行押運花石綱的任務時,風浪打翻了船,因而失陷了花石綱。

話說那花石綱可是宋徽宗從各地蒐集的奇花異石,你說丟就丟了,朝廷不管你什麼理由,吃官司那是肯定的,該賠錢還是該坐牢,絕不會饒了他。

為了逃責,他選擇了逃跑。

好不容易碰上了皇帝大赦天下,他也幸運一回,前塵往事一筆勾銷,人生有了從頭再來的機會。

楊志:與林沖武松魯智深比,他差在哪裡?不如意只因犯了俗世大忌

他挑了一擔金銀直奔京師,打算再把職位買回來,金銀花光任命文書也到手了,結果最後卻卡在了高俅這兒。

高俅把他大罵一通,最後將他趕走,而且不任用他的理由也挺充分,花石綱失陷,你不來自首,反倒逃了,就算赦宥了你的罪,像你這種人也不能用。

“既是你等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倒又在逃,許多時捉拿不著。今日再要勾當,雖經赦宥所犯罪名,難以委用。”把文書一筆都批倒了,將楊志趕出殿司府來。

楊志的錢都花光了,怎麼辦?只能把家傳寶刀賣了。賣刀就賣刀吧,還偏偏碰上了一個刺頭兒牛二,人人皆知他惡,知他是個潑皮無賴,楊志還真把他當“上帝”了。

對牛二所提的三個要求,楊志居然盡數滿足,當然隨著第三個要求的實現,牛二也見了閻王。

於是,楊志不幸又成為了殺人犯。

楊志:與林沖武松魯智深比,他差在哪裡?不如意只因犯了俗世大忌

儘管牛二尋釁滋事,但殺人償命,這是天道。本應是死罪,但本地百姓念及楊志為民除害,上下為他打點一番,最後判了鬥毆之罪,發配充軍,一下發配到了大名府。

在大名府遇上了梁中書,因受他賞識,楊志被提拔為管軍提轄使,不久就又接了一份官差,就是押送生辰綱。

他原本也不想接,知道其中利害,搞不好人頭落地,但奈何推脫不得,只好接了。

但不幸又來找他了,晁蓋、吳用等人早已佈下天羅地網,就等著他來,最後在吳用的計謀下,生辰綱也沒了。

怎麼辦,照舊是老辦法,逃唄!這一逃就成了賊寇,與魯智深一起奪了二龍山,做了山寨寨主。

楊志:與林沖武松魯智深比,他差在哪裡?不如意只因犯了俗世大忌

我們從楊志的過往經歷來看,似乎老天對他太薄情了,幹啥都不順,喝涼水都塞牙。

但是仔細琢磨他的人品,就會發現他的一大缺點,那就是此人太不厚道了。

在宋江當上梁山一把手時,他提出了“替天行道”的理念,這一理念跳出了國家法律的範疇,但是卻符合俗世的道德規範,這就是“天道”。

對於楊志而言,他身上所缺的就是“天道”。不信,可以拿他與林沖、魯智深,甚至武松,都可以來比一比。

楊志:與林沖武松魯智深比,他差在哪裡?不如意只因犯了俗世大忌

與魯智深林沖武松相比,楊志差在哪裡?

魯智深、林沖、武松,此三人都是小說的重點描寫物件,他們三人身上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為了維護正義,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與法律對抗。

魯智深打死鎮關西,為金翠蓮父女背了鍋;林沖誤入白虎堂,起因則是老婆被高衙內看上;而武松鬥殺西門慶、潘金蓮,則是為哥哥伸張正義。

雖然從法律角度看,他們三人都是罪人,都符合殺人償命的基本原則。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前提,那就是他們三人之所以犯罪,那是因為在法道走不通的情況下才進行的,也就是說,這是一種自衛行為。

所以,他們三人的行為也跳出了法律的範疇,實現了俗世認可的“天道”。

楊志:與林沖武松魯智深比,他差在哪裡?不如意只因犯了俗世大忌

但楊志就不一樣了,在他第一次失陷花石綱之後,他並沒有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而是選擇了逃避責任,像他這種行為儒道都容不下,更不用說天道了。

所以,高俅不給他審批文書,也是看到楊志沒有德行,不配再當軍官。儘管高俅自己得位也不正,也是走得人情路,但是高俅很懂叢林法則。

他就算要陷害林沖,也是以事實為依據的,你林沖的確是帶刀入了白虎堂。對於楊志也是一樣,你的確是逃匿了責任。

在生辰綱被劫之後,也證明了高俅的眼光不假,楊志的確不適合被委以重任,因為他這個人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更沒有處理事情的應變能力。

就拿生辰綱被劫這事兒來說,他所憂慮的是生辰綱被盜賊搶劫。為此,他選擇避開官道,而是走了小道,儘管人員不多,但挑夫們成群結隊而行,走在小道上,目標也不小,所以,楊志的方法也不是最優法。

但是,他至少有進步了,一路小心謹慎,催著工人趕路。但催就催嘛,他還上手,動不動就打罵工人,要求又高,恨不得他們都長雙翅膀飛起來。

楊志:與林沖武松魯智深比,他差在哪裡?不如意只因犯了俗世大忌

有人會說,楊志這種行為與性格有關,這種說法也不排除,但重點在於,他沒有人道主義精神。

但凡他對工人好一點,關心他們一點,其實黃泥岡,他們咬咬牙也是可以堅持過去的。在天時、地利都不佔的情況下,他還失了人心,怎麼可能過得了黃泥岡呢?

孟子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話說得就是楊志。逃避責任,失了天道;對人刻薄,失了人道;他的行為準則與儒道更是格格不入。

但為什麼這種人也能上梁山,還成為了好漢呢?因為在他身上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在鬥殺潑皮牛二這件事上,就是為民除害。

儘管楊志殺了人,但牛二在鎮上口碑很差,老百姓也受他欺凌,只是拿他沒辦法。如今有位大俠一刀結果了這樣的一個無賴,簡直是幹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所以,在楊志被關押後,百姓上上下下為他打點,最終他也只是充了軍。像這樣的俠義,就是梁山精神。楊志有,但是不多。

楊志:與林沖武松魯智深比,他差在哪裡?不如意只因犯了俗世大忌

正因如此,他一直是一個獨行俠,身邊連個朋友都沒有。不像林沖,有魯智深這個朋友;也不像武松,為民除害,有全縣百姓支援他;更不能與魯智深相比,作者給了他一道特殊的光環。

楊志的一生是落寞的,孤寂的,揹著名門後代的光環,想盡辦法向上爬,為的就是得到朝廷認可,博個封妻廕子。

然而現實卻是,他越想要東西,離他總是很遠,而且越來越遠,直到最後,他也沒有得到。

綜上所述,與林沖武松魯智深相比,楊志在道義方面有所欠缺,但這也不能怪他,天生名門之後,骨子裡總有那麼一點貴族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