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後為何會發瘋?你知道他的官職多大後,可能比他還激動

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

好了

我中了

說著,往後一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

我中了

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裡,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范進中舉》是《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節,描寫范進參加鄉試中舉人一事,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描寫范進為科舉考試喜極發瘋的形象。

將鄰居鄉紳趨炎附勢的嘴臉刻畫得淋漓盡致,抨擊世態炎涼的社會風氣,對當時社會陰暗進行諷刺。

范進中舉後為何會發瘋?你知道他的官職多大後,可能比他還激動

范進窮困愚陋,酸氣十足,非常追求功名利祿,從范進身上可以看到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殘害。不過令人不解的是,范進中個舉人,至於高興得發瘋嗎?其實背後是有原因的。

范進中舉後為何會發瘋?你知道他的官職多大後,可能比他還激動

范進一生非常貧困,考了二十多次都沒什麼功名,

54

歲才勉強進學,能獲得功名實屬不易,他的身份也發生巨大改變。

從鄰居鄉紳對他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有送田產的

送店房的

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僕,圖蔭庇的。

”這也是對當時社會趨炎附勢的一種諷刺。

范進中舉後為何會發瘋?你知道他的官職多大後,可能比他還激動

范進中舉後為何會發瘋?你知道他的官職多大後,可能比他還激動

清朝科舉制度比較複雜,想參加正式科舉考試,首先要參加童試,過了才能成為儒生或者童生,錄取入學後成為

“生員”,清朝生員在學宮肄業就稱作“秀才”,這才是考取功名的真正起點。

正式科舉考試分成三級:鄉試、會試、殿試。鄉試三年一次,只有秀才能參加,鄉試考中後成為舉人。

有人不免好奇,這舉人也不過是第一場透過而已,至於這樣興奮?其實不要小看舉人,舉人和秀才有本質區別,中了舉人就有了做官資格,可以當縣官,當然並不是誰都能當。

范進中舉後為何會發瘋?你知道他的官職多大後,可能比他還激動

從古至今,仕途一直是人們畢生的追求,在封建時期,中舉說明已經有了進入官場的機會,而且還有很多優惠。

舉人見到縣官不需要下跪,還會免除一部分賦稅。范進中舉中說

“破落戶,兩口子投身為僕,圖蔭庇”,就是指如果普通百姓投入舉人門下,可以免除很多痛苦。

到兩三個月,范進家奴僕、丫環都有了,錢、米是不消說了

”,范進中舉不過兩三個月,就從一窮二白的秀才,成為被人巴結的富貴人家,這樣的貧富差距,怎麼能不讓范進發瘋。

范進中舉後為何會發瘋?你知道他的官職多大後,可能比他還激動

當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范進中舉後的官職,范進能從窮人到大官,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你可能比他還癲狂。

范進中舉後為何會發瘋?你知道他的官職多大後,可能比他還激動

范進中舉後,因丁母憂過了三年才進京會試

又中了進士,授職部屬,考選御史。數年後欽點山東學道。

學道在清朝被稱作學政,全名為提督學政,這個官職是掌管教育行業和各個學校的考試升降等事務。

學道屬於正三品地方高官,僅次於巡撫,類似於現代教育廳長。這樣的大官,難怪范進會發瘋,年邁的母親會激動到離開人世。

范進中舉後為何會發瘋?你知道他的官職多大後,可能比他還激動

科舉制度是為寒門人士提供一個成功機會,客觀來說,這是我國思想的一大進步,但同時也從形式和思想上禁錮了考生,他們的眼界創造力等都被四書五經所限制。

清朝科舉制度狹隘腐朽,耽誤人才,有人耗盡一生,就為能取得功名。科舉制度嚴重扭曲人性,束縛人們的思想,充滿侷限性。

隨著社會發展,科舉制度逐漸封閉化,人才漸漸埋沒浪費,考生成為與現實割裂的犧牲品。

范進中舉後為何會發瘋?你知道他的官職多大後,可能比他還激動

現在人們生活越來越開放,這種腐朽制度早已不存在,大多數人會透過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但這不是唯一方法,其實努力不放棄,人人都能獲得成功。

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