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治政:儒法兼備德行天下

引言

諸葛亮是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他的治理之下,蜀漢無論是政治治理,還是經濟發展,都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們常常熟悉諸葛亮的軍事方面的天賦,但是卻較少地提及諸葛亮治理國家的天賦,這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太過深入人心。但是在品評歷史人物的時候,不能僅僅看一方面,需要全面地看待一個人的功績和過失,研究諸葛亮怎樣治理國家,對更好的理解諸葛亮的為人品格具有重要意義。

諸葛亮治政:儒法兼備德行天下

諸葛亮鞠躬盡瘁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華之一,千百年來滋養和影響了數萬人,對後世的政治、文人品格塑造、經濟、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作為蜀漢振興的開拓者,諸葛亮在政治、軍事、用人、經濟等方面多發其力,為三分天下奠定了重要基礎。諸葛亮在治理的同時,始終堅定恢復漢室的信念,由此可見,諸葛亮既是蜀漢輝煌的創立者,也是想要逆天改命的理想者。

諸葛亮治政:儒法兼備德行天下

一、儒法並施

在政治上,諸葛亮採取儒法並施的策略,其中以儒學為輔助,以法學為主要。諸葛亮這種治理方式,是一個正統國家應該擁有的策略,為蜀漢後來的壯大奠定了法制、人才基礎。諸葛亮治政特別重視人才,他認為凡是以人為第一要務,他選拔人才的標準不注重資歷閱歷,只注重德才兼備,所以在諸葛亮被三顧請出山之後,就不斷的尋求人才。例如益州太守張裔,先是被吳國人困住,後來吳蜀兩國修好,諸葛亮想要藉機要回心心念唸的張裔,吳王礙於吳蜀兩國交好,就將張裔放回了蜀國。張裔到了蜀漢之後,不出諸葛亮意外,果然是一位得力干將。諸葛亮重視人才的舉措,讓蜀漢漸漸成為人才匯聚之所,蔣琬、費禕等人才不斷的匯聚在蜀國,一時之間,蜀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諸葛亮治政:儒法兼備德行天下

諸葛亮治政有一個重要特點,特別重視法治的建設,完善法、遵循法,是諸葛亮一生追求的治理策略,不論是在軍營當中,還是在朝廷之中,諸葛亮治政從來離不開法制。眾所周知,諸葛亮有一名知己名叫馬謖,此人空有學問,其實難以實踐,在錯失街亭之後,在情理上,馬謖可以原諒,並且有很多官員為馬謖求情,但是在法理上,馬謖應該處斬,最後諸葛亮不得不揮按照法理處置馬謖。依法處理、儒學治政,使得蜀漢很快呈現出一派政通人和的新氣象。

諸葛亮治政:儒法兼備德行天下

二、經濟繁榮的蜀漢

在經濟治理方面,古代尤其以農業為著力點,蜀漢時期也不例外。蜀漢地理形勢特殊,高山峽谷眾多,所以怎樣處理地形和農業種植關係尤其重要。在治理方面,諸葛亮治政善於因地制宜。農業發展離不開灌溉,以都江堰為例,作為古代著名的灌溉技術,其實到了東漢末期,都江堰幾乎被人們所廢棄,諸葛亮治政之後,對都江堰進行了修繕,很快都江堰的重要灌溉作用又發揮了出來。除此之外,諸葛亮還特地派多名何工和士兵對都江堰進行監督管理。諸葛亮治理都江堰的做法大多被後世繼承,使得都江堰重新煥發新機。

諸葛亮治政:儒法兼備德行天下

在推廣農業方面,諸葛亮治政也極為關注,蜀漢靠近東南部,這裡有大量的少數民族,如何漢化當地的土著人稱為蜀漢治理的一個重要舉措,除了軍事佔領之外,更重要的是推廣農業技術,將漢人先進的農業技術傳播到少數民族地區,達到經濟治國的層次。由於治理得當,蜀漢的農業發展蒸蒸日上。

《蜀都賦》記載:溝洫脈散,疆裡綺錯,黍稷油油,梗稻莫莫。

巴蜀之地還生產井鹽,諸葛亮治政重視食鹽官賣政策,同時不斷增加鹽井數量,以及改進相應的生產技術。由此,鹽稅稱為蜀漢重要的收入。除了鹽,蜀漢的冶鐵技術在當時是位列前茅的,諸葛亮治政及其關注冶鐵技術的改進,並且重用相應的人才進行管理。除了鹽鐵之外,蜀漢地區還特產一種物品:蜀繡,由於質量和秀法上乘,所以蜀繡不見銷往魏吳兩國,還遠銷中亞等地區,也稱為蜀漢的重要收入來源。由此可見,諸葛亮治政多管齊下,充分發揮巴蜀之地的特長,使得蜀漢朝著軍事和經濟強國邁進。

諸葛亮治政:儒法兼備德行天下

結語

諸葛亮治政在政治、軍事和經濟方面多有建樹,政治方面是,使得蜀國立足於天下,贏得了很多臣民的信服。在軍事方面,諸葛亮治政尤其突出,調兵遣將、善用兵法、以少勝多等,都已經稱為諸葛亮治政的標配。在經濟方面,蜀漢以農業為主,發展鹽鐵經濟,提升農業附加值。在外交方面,積極與外域交流,重視經濟對外,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使得南邦真心歸降。

參考文獻:

《蜀都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