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名醫之一張仲景,拯救東漢末年時疫,留下中醫傳世之作

東漢末年距今已經有一千八百多年,

在那個時期,出現了古代歷史的四大名醫之二,一位是華佗,一位是張仲景

。華佗在後世的名氣很大,但其實張仲景的醫術與華佗是分不出高下的,只是華佗因為戲劇的原因,被宣傳得更多。

他們兩人,一個主外科,一個主內科,張仲景對內科的研究比較多。

張仲景作為一個神醫,在東漢末年時期是非常有名的。

東漢末年時期曾經爆發了一場,斷斷續續,但持續五十年的瘟疫

,讓國家人數銳減,死了幾千萬的人,

最後就是張仲景發明的醫藥方子才結束了這場疫病

。張仲景對中醫的貢獻非常大,

他留下的《傷寒雜病論》收集了很多醫方,還確立辨證論治法則。

古代四大名醫之一張仲景,拯救東漢末年時疫,留下中醫傳世之作

張仲景出生在東漢末年時期,

祖上曾經是做官的

,但是在他這一代已經沒落了。不過張仲景的家庭還是比較優渥,從小就能接觸各種書籍。

張仲景小時候看到扁鵲救人的故事,就對扁鵲非常敬佩

,自己也很想學習醫術,在十歲的時候就跟著一些醫術比較高的大夫學習醫術。

張仲景非常有天賦,經過多年的學習加實踐,讓他的醫術越來越好,名聲就逐漸大起來了。

東漢末年時期,統治階級內部出現矛盾,民間百姓又在鬧起義

,地方上的割據勢力擁兵自重。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家到處都在發生災禍,

只能稱為生靈塗炭,這個時候的醫生非常重要。

張仲景替那些病人治病就已經非常出名了,

但是最出名的還是他治療瘟疫

。自漢桓帝起,到漢獻帝為止,國家頻發瘟疫。

漢桓帝期間國家爆發了三次瘟疫,漢靈帝期間國家爆發了五次瘟疫

漢獻帝期間基本上就沒有停止過。

古代四大名醫之一張仲景,拯救東漢末年時疫,留下中醫傳世之作

而且東漢末年的國家內戰和外戰都十分嚴重,

每天都在上演戰爭,

一時間讓瘟疫更加流行。整個國家都在遭受病魔的侵害,每天因為疫病去世的人都有成千上萬人,

張仲景的家庭也受到威脅,死了很多人。

看到國家的瘟疫災難,張仲景心裡非常悲憤,於是就想辦法救治瘟疫。

張仲景就四處行走,觀察各個地方的流行疫病,一邊走,一邊想辦法防禦和破解,

經過多年的研究,張仲景終於發明瞭如何治療瘟疫的方法

。瘟疫與傷寒很類似,所以張仲景把瘟疫統一歸為了傷寒之中,

這本書就是《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的傷寒論不僅僅是他十餘年對疫病的研究,還彙集了秦漢時期前人留下來的方法,

所以這本書對傷寒以及一些其他的疾病都有記載

張仲景是一邊行走一邊治療當地的瘟疫,當他終於製作出能夠治療當下瘟疫的方子時,很快就傳播出去了,

東漢末年的瘟疫也得到了控制

。但是這場瘟疫來得太猛烈太持久,所以國家死了上千萬的人,留下了十室九空的現象。

古代四大名醫之一張仲景,拯救東漢末年時疫,留下中醫傳世之作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關於臨床治療學方面的著作

,是當時年代繼《黃帝內經》之後的擁有無上地位的書籍,這本書的作用太大了,

後來幾乎每個學醫的人都要學習這本書,足以看出張仲景的功勞有多大

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影響中國的醫學發展,

當這本書被傳播到國外的時候,也迅速地成為了其他國家的研究書籍。

直到當今,學習中醫的人依然要學習《傷寒論》這本書籍,這是中醫學校的必修課程之一。

張仲景的確是一個有著仁心仁義的好醫生,但是他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經常遊歷于山水之間,去替百姓看病。

張仲景還做過官,一邊做官,一邊研究醫術,張仲景實在是了不得。

張仲景本人是不喜歡做官的,但是他的祖上是做官的,漢朝時期透過地方“舉孝廉”的方式就可以入朝做官了。

張仲景就成為了二十萬戶人家中推薦出來的一個孝廉人士

,就這樣成為了一名官員,還是作為長沙的太守。

張仲景身在官場,但是心卻在醫學上

。這個時候的張仲景已經學習了好多年醫術了,醫學的成績也比較高,把他師傅教的東西都會用了,當官怎麼能困住張仲景。

古代四大名醫之一張仲景,拯救東漢末年時疫,留下中醫傳世之作

在封建時期,當官的人不能隨意地進入民宅,百姓看到官員也會害怕。

張仲景乾脆就把衙門當成是義堂,每逢初一和十五就不辦理政事,只在衙門接待來看病的百姓

。這個舉動前所未有,不過百姓也非常高興能夠來義診,張仲景的醫術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提高。

張仲景除了醫術高明,還擁有一顆寬和之心,醫德高尚

。古代醫術就是一門手藝,很多醫生只把醫術傳給自己的後代,如果沒有後代可能就不傳下去了,對於藥方也是遮遮掩掩,害怕別人學了去。

張仲景與其他人不一樣,

只要有向他學習醫術的人,他都非常樂意教出去,

同時為了他的醫術更加精進,張仲景還向很多醫生學習,即使那些人的名氣都沒有他的大。張仲景是真的只想把醫學發揚光大。

現在冬至都要吃餃子,其實這個習俗是張仲景傳下來的。

曾經有一年天氣寒冷,在河邊上,張仲景看見了很多人衣不蔽體,連耳朵都被凍爛了,於是張仲景就研發了一個食療方子“祛寒嬌耳湯”。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材放在一起煮,煮好之後再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然後再煮熟

。他讓人搭建了一個大棚,專門煮嬌耳給給百姓吃。

這天正好是冬至,後來張仲景去世的那天也是冬至。

所以後人冬至就吃餃子,一是紀念他,二是寓意不受凍。

古代四大名醫之一張仲景,拯救東漢末年時疫,留下中醫傳世之作

張仲景作為古代的四大名醫之一,他的醫術可想而知,

造福一方為民解憂實在是偉大

,最主要的是他發明的《傷寒雜病論》,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太深遠了。

醫學是國家的根本,張仲景不僅傳下來了旁人難以企及的醫術,還給醫學生都做了一個榜樣,為醫者,

要有一顆博愛之心,張仲景值得流傳千史。

參考文獻

《張仲景》

《後漢書》

《張仲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