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時如果有10萬士兵,是不是要帶10萬隻碗?

古時候打仗,隨軍廚子就是埋鍋造飯。軍隊到哪裡安營紮寨,爐灶就建到哪裡。糧官等安營紮寨完了就開始準備起火做飯,鐵鍋一支,一堆人摘菜,一堆人洗菜,一堆人做菜,一堆人在排隊領飯,很多情況應該是輪流吃飯。

古時候,最常吃的也就小米和麵,大米很少,可想而知作戰條件多麼艱苦。

古代打仗時如果有10萬士兵,是不是要帶10萬隻碗?

1、少數民族出兵打仗,他們基本是不帶什麼炊具的,因為他們的糧食很少,吃受傷、生病的戰馬,搶奪百姓的牛羊牲畜來吃;其中肚包羊肉這道菜就是一個例子,把羊肉塞進羊肚內,然後再把燒熱的石頭放進去,把羊肚封閉好,一會羊肉就熟了,吃不完還能拿走。

2、在民國、抗戰時期,軍隊士兵的頭盔都是鐵的,一樣可以當做碗來使用,同樣在古代也是可以的。

戰事緊張時,士兵們也只有帶著乾糧上前線。主食古代的中華民族是一個農耕民族,主要食物都是以植物類的種子為主,如小麥、小米之類的。這些乾糧大多都是做成餅之類的,又乾又硬,好在保質期長,就著水可以下嚥。

古代打仗時如果有10萬士兵,是不是要帶10萬隻碗?

漢朝時期中國才有燒餅,在民間也是偶爾食用。中國古代最出名的軍用乾糧叫作“鍋盔餅”。

軍隊出征一般更喜愛乾糧和熟食為口糧,到唐宋年間,燒餅大餅成為軍糧。燒餅到了明朝得到更新發展,將圓餅,以炭火烤炙,酥脆鹹香,中戳小孔,以繩串之。方便士兵攜帶食用,這就是明朝的壓縮餅乾。

輔食、配菜。這個就不好說了,一般的情況下在軍隊行軍的時候,會攜帶很多的醃菜罈子,裡面裝滿各種醃菜。

肉食這個就比較少了,一般情況下,軍隊也會攜帶一些醃肉乾和活豬、羊作為軍隊的肉食補充;另外一種情況是在發生戰鬥以後,將戰場上的死馬、傷馬帶回來收拾一下,吃馬肉;還有就是就地掠奪敵國的民眾的食物,這裡面自然就會包括豬牛羊等物。

根據《隋書·帝紀第四》記載,隋朝兵力“總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號二百萬,其餽運者倍之。”也就是說,其中的民夫人數,比起士兵的數目還要多一倍,由此可見,清朝以前,王朝打仗都是將民夫算進去了的,為何打仗打下手的人要這麼多呢?

其實宋代的學者沈括,就在《夢溪筆談》中做出過精確的計算,為我們回答了這個疑惑。

沈括寫到:“餘嘗計之,人負米六鬥,卒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鬥,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盡。若計復回,只可進九日。”

古代打仗時如果有10萬士兵,是不是要帶10萬隻碗?

也就是說,一個民夫,只能運送6斗的糧食,可以補給一個兵,來去18天,而士兵自己,也能夠帶五天的乾糧,兩個人一起吃,按照“人食日二升”來算,那麼也只能吃18天,如果加上民夫還要路途往返,實際上只能吃九天。

因此沈括認為:“若興師十萬。輜重三支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也就是說,如果打一個月的仗,那麼部隊至少要三個民夫才能供養一個士兵,而七萬人打仗,要用到30萬人來運輸糧食,這已經是承受的極限了。

在古時候,能吃上東西已經不錯,還奢求什麼好壞?更嚴重的是,有時候糧草耗盡,士兵不得不向平民百姓求助,惡劣點的,直接就搶了。不過遊牧民族倒是餐餐有肉有酒,也只是特例!就算到了抗戰時期,吃飽問題依舊很難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