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吳廣起義以後,對儒生產生了什麼看法?

叔孫通薛人為待詔博士。陳勝吳廣起義以後二世召集博士、諸儒生詢問對此事的看法和應對方略。儒生三十餘人都說是造反應當立即發兵剿滅。只有叔孫通說是一幫鼠竊狗盜之徒罷了很快就可以將他們逮捕治罪不足為慮。二世聽了很是高興賞賜叔孫通帛二十匹衣一襲拜為博士將其他儒生罷免的罷免下獄的下獄。我們可以說叔孫通取容可是不取容又能如何非要一塊下獄,算得上不辱沒先師教誨嗎他回去以後連追隨他的儒生們也嫌他阿訣過甚了,叔孫通是清醒的,趕快帶著弟子們逃跑了。

陳勝吳廣起義以後,對儒生產生了什麼看法?

暴君如虎,那是要吃人的

在焚書坑儒之後,很多儒生就已經走上了與秦政決裂的道路。儒生們不與秦王朝合作,隱入民間,以待形勢變化。陳勝起兵,魯諸儒“持孔氏之禮器往歸陳王”,孔甲為陳涉博士,與陳涉俱死。陳涉不到半年就失敗了,儒生們竟然帶上禮器去委質為臣,箇中原由值得深思。司馬遷這樣評論“以秦焚其業,積怨而發憤於陳王也。”而此時,取容的叔孫通也逃走了,這標誌著儒生與秦政的最終決裂。儒生與秦政的決裂,是儒生對暴政的抗爭。

陳勝吳廣起義以後,對儒生產生了什麼看法?

天下一家,諸侯盡滅,法令一統,除了服從王權,再無其他路可走了。遊歷天下,講學著書的時代結束了,處士橫議的時代結束了,被前代士人津津樂道的良禽擇木而棲,到如今只剩下秦王朝這一支獨木了。何況,秦是一個一貫注重實用的王朝,看重的是法治的作用,是耕戰的利益,重用的是文法吏,儒生無用武之地。從史書中記載的幾次儒生與秦王朝的合作來看,不是不歡而散,就是代價慘痛,剩下的就是點綴太平、阿訣逢迎了。天下一統,儒生已逃無可逃以法為教,儒生已無話可說以吏為師,儒生己用無所用。

陳勝吳廣起義以後,對儒生產生了什麼看法?

儒學已是無用之學,儒生已是無用之人

他們除了可以在王權之下做些粉飾太平之事外,剩下的就是保持沉默,以待來者了。秦亡於暴政,但更是亡於國家初次統一之後彼此各方錯綜複雜的矛盾。秦人與六國之民同為新朝百姓,但卻有著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區別,秦王朝對新徵服地區有著或多或少的歧視與壓迫。廣大下層民眾應當是統一的積極擁護者,但也存在著對故國的眷戀之情,秦又將原有的法令制度推行到東方地區,以秦俗化天下,這中間便會產生許多不適應的地方。

陳勝吳廣起義以後,對儒生產生了什麼看法?

當年商鞍變法時,就這樣,宗室貴戚仍然多有怨望者,必欲置商鞍於死地而後快。從法令實施到取得成效,是需要時間的。秦法本就苛刻,六國之民不適應很正常。但是面對剛剛統一的新局面,這種不適應卻會使百姓產生更深的故國之情,不利於新王朝的安定。六國舊貴族對秦的仇恨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的。在秦蕩平天下的過程中,伴隨著的是六國貴族的破國亡家、地位喪失、宗族離散、父兄血仇。

陳勝吳廣起義以後,對儒生產生了什麼看法?

最後結語:

他們比一般民眾有著更多的亡國之恨和故國之思,他們時刻不忘的是裂土封疆和恢復故國。他們對秦的這種看法和感情很難改變。本來在立朝之初,天下人出於對戰爭的厭倦,對秦王朝還是寄予了很大希望的,“天下之士斐然向風”,“兵革不休,士民疲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這時候與民更始是有可能的。

陳勝吳廣起義以後,對儒生產生了什麼看法?

可是對政策的選擇,對武力的迷信,客觀形勢的嚴峻,都使得秦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無法實現長治久安。秦始皇在疲於奔命的巡視中死去,二世無始皇之能卻殘暴更甚,天下洶洶,大亂就在眼前了。儒生們在這樣的形勢下,有的阿訣奉承、粉飾太平有的隱入民間,等待形勢變化有的投奔起義軍,為推翻暴秦出謀劃策,心懷仇恨的貴族,受現實壓迫的民眾,映映不得志計程車人,他們一旦結合起來,世事將不可收拾。他們躍躍欲試,爭先恐後地埋葬秦王朝,創造著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