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微撤離漢城:朝鮮人歷來溫馴,可直接掃射

“元旦那天上午,我驅車向北出了漢城,見到了一幅令人沮喪的景象。韓國士兵們乘坐的卡車回匯成了車流正滾滾向南,他們沒有秩序,沒有武器,沒有領導,全線潰敗。有些士兵是步行或者乘坐各種徵用來的車輛逃到這裡的。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逃得距離中國軍隊越遠越好。他們扔掉了自己的步槍和手槍,丟棄了所有的大炮、迫擊炮、機槍等重武器。”

——李奇微回憶錄《北緯三十八度線》

李奇微撤離漢城:朝鮮人歷來溫馴,可直接掃射

李奇微在描述自己剛剛踏入朝鮮領土前三個月時的情形時,背後大罵韓國軍人是膽小鬼,卻不得不在韓國軍隊面前誇讚他們訓練有素且勇敢。在他的眼裡,韓國軍隊就像一隻瞎了眼睛的貓咪,他希望能夠騙他們上樹,但是韓國人卻沒有瞎貓的膽量。

雖然滿嘴都在罵韓國人膽小鬼,李奇微卻閉口不提就在不久前,美軍還倉皇的從平壤撤退,無序的撤退中李奇微的前任沃克將軍還被自己人用吉普車撞死了。

人就是這樣,指責別人的時候頭頭是道,卻從來沒有勇氣正視自己。

美軍正在帶領他們的所謂“聯合國軍”退往三七線。

按照後來國內歷史著作和很多專家的說法,甚至我軍事家也判斷,此次李奇微帶領美軍撤退是一次引誘行為,美軍極有可能利用

李奇微撤離漢城:朝鮮人歷來溫馴,可直接掃射

海空優勢,再次在朝鮮北部沿海登陸,我軍後來果斷放棄漢城,避免了損失。

然而在李奇微自己的回憶錄當中提到,在我軍發動第三次戰役前,他多次下令韓國軍隊等盟友停止撤退,但是遭到了無視。另一方面李奇微希望組織有序撤退,卻遭到了李承晚的反對,李承晚堅決反對撤退。雖然他的韓國軍隊不聽他的,美軍更不聽他的。

很大程度上講,美軍在第三次戰役前放棄漢城,未必真的是有預謀的誘敵深入。但是我軍經歷第四次戰役後放棄漢城等地,則是沒有錯誤的。因為在後來的佔領實踐中,我軍物資匱乏,很多戰士因為缺乏水果蔬菜的補充患上了夜盲症,條件極其艱苦,反倒是美國方面開始發揮本國的軍工優勢,而且日本本土本身工業化程度也很高,在武器和後勤補給方面有壓倒性優勢。

綜合來看,美軍的撤退有可能是有計劃的計謀,也有可能是戰爭逼迫下無序撤退,但是強大的國力給他們的軍隊撐了起來。

有一件事,能夠很大程度上證明美軍逃跑時的混亂:

1951年1月1日下午三點,美軍管制了韓國的橋樑和道路,李奇微下令如果韓國難民(戰爭時所有平民都可以被這麼稱呼)使用公路和橋樑,美軍可以對他們掃射。

李奇微撤離漢城:朝鮮人歷來溫馴,可直接掃射

前面的章節我曾經提過,李奇微的前任沃克曾經威脅平壤等北朝鮮平民跟隨他們撤離,那時候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削弱北朝軍隊的群眾基礎、兵源等。

但是現在,平民又 成為了美軍的負擔和擋箭牌,為了爭奪橋樑,可以隨意掃射。在美國軍隊的眼中,戰爭就是這樣的。李奇微將軍剛剛踏入朝鮮不到一個周,就暴露了他殺人機器的本色。

不過李奇微在描寫這段往事的時候,除了提到他這段軍令,還描寫了那千千萬萬背井離鄉的朝鮮人——“這群經歷磨難的人拋棄了一切,只為擺脫對戰爭的恐懼,堅持自己新中對自由的渴望。”

毫無過渡的,似乎機槍逼迫難民南下,下令掃射難民的事,都是別人做的一樣。

在後來的戰爭程序中,不得不說的是,李奇微這種冷血的對待韓國人民的方式,雖然沒有得到朝鮮人民內心的支援,卻得到了大量的兵源和勞動力,這讓美軍在一些關鍵時刻突破戰爭底線,卻獲得了戰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