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揚州十日:滿清屠城就是為了消遣,當時揚州抵抗並不激烈

“憶惜荒城破,白刃散如雨。殺人十晝夜,屍積不可數。”——吳嘉紀《挽饒母》

“5·20”是現代情侶非常喜歡的一個日子,不過對於1645年的揚州百姓而言,這一天無疑是災難,因為當時滿清軍隊已經入關。

他們進到揚州之後大肆燒殺搶掠,將屠城作為消遣,那麼這裡我們不妨來簡單介紹一下此次史稱“揚州十日”的屠城事件,看看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1645年揚州十日:滿清屠城就是為了消遣,當時揚州抵抗並不激烈

揚州十日

揚州十日

爆發於1645年5月20日,當時史可法率領揚州人民阻擋清軍南侵守衛戰失敗,清軍強橫進駐揚州,然後在揚州城內進行了為期10日的屠城。

幾世繁華的揚州城因此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僅有少數破城前逃出和個別在清軍入城後隱蔽較深的百姓倖存了下來,

其餘人幾乎比屠殺殆盡。

1645年揚州十日:滿清屠城就是為了消遣,當時揚州抵抗並不激烈

據悉屠城結束之後,

光是被和尚收殮的揚州人屍體就超過了80萬具。

雖說後來因為文字獄的關係,

“揚州十日”的有關記載被大量銷燬。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

我們還是尋得了一些關於當時清軍屠城的史籍,比方說《揚州十日記》等,

而這些資料也使得人們意識到

,當初滿清屠城也不過是想消遣罷了。

1645年揚州十日:滿清屠城就是為了消遣,當時揚州抵抗並不激烈

消遣

之所以說滿清屠城只為消遣,是由於

當時率領部隊抗清的史可法麾下僅有一二千人,他們根本無法抵擋兵強馬壯的滿清軍隊。

即是說,

揚州的抵抗其實很微弱,並不像清朝史籍中記載的那樣“猛烈”

。後來揚州城破,史可法欲割頸自殺,但因為多鐸人馬來得非常快。

1645年揚州十日:滿清屠城就是為了消遣,當時揚州抵抗並不激烈

史可法並沒有自殺成功,當時多鐸非常希望勸服史可法

,但因為史可法數次拒絕多鐸,他最終還是殺掉了史可法。

史可法死後,

多鐸便迅速下令,稱士兵們可以開始屠城了

。在多鐸看來

,士兵們入關南下後,一直處於連續作戰的狀態中。

1645年揚州十日:滿清屠城就是為了消遣,當時揚州抵抗並不激烈

再加上

水土不服等問題導致很多清軍萎靡不振

,如果不給清軍尋找一個發洩口,軍心勢必會出現動搖。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不妨尋找一座繁榮的城市,讓士兵們去屠城,這樣能夠發揮士兵們胸中的鬱氣,同時還能儘量撈點好處,

就這樣,長達10天的揚州屠城開始了。

1645年揚州十日:滿清屠城就是為了消遣,當時揚州抵抗並不激烈

補充

雖說當時清朝對這段屠城歷史捂得極嚴,但古代屠殺不同於現代,總有見證者能夠倖存下來。

他們成功逃出那個人間煉獄一般的揚州城之後,將清軍的所作所為全部傳揚出去。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從清朝的部分史籍中看到那一段殘忍血腥的屠城歷史。

1645年揚州十日:滿清屠城就是為了消遣,當時揚州抵抗並不激烈

而對比其他的史料而言,

《揚州十日記》無疑是對那段歷史描述最為詳盡的書記

。據悉

它由當時屠城的倖存者王秀楚所著,此記篇幅不長,僅僅有七八千字。

由於全文結構緊湊,將當時清軍屠城的場景描摹地非常細緻

,因此這部書記一度成為清王朝毀損的目標書籍之一。

1645年揚州十日:滿清屠城就是為了消遣,當時揚州抵抗並不激烈

後來

辛亥革命結束,《揚州十日記》才終於出現在大眾眼前,

很多人這才知道曾經的揚州究竟經歷了什麼。

1645年揚州十日:滿清屠城就是為了消遣,當時揚州抵抗並不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