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的誕生

很多人痛恨明代開創的八股文,

說禁錮人們的思想。

認為八股文考試是中國歷史上最毀滅人才的制度。

當然,這個紛爭或者說定論由來已久,

我們這裡不做評判,

只是說說該如何看統治者選用了八股文。

八股文的誕生

任何統治者都是想讓自己治下的社會是盛世的,

不會從他們主觀上選個破壞、淪喪人才的制度。

之所以選用八股文,

反倒是因為明代中國能讀書的人太多了。

經歷了唐宋對門閥大族的打擊,

印刷術的進步,

到了明代,

可以說教育非常普及。

村村有私塾,

良民幾乎多少都可以讀書。

那麼,這也會帶來一個問題:

怎麼從這麼多的人裡面選出合適的人才。

又如何快速的審閱這麼多考生的試卷。

唐代的考試,

一定考律詩,

就因為古詩不容易定標準,

所以從那時開始,

律詩就限定字句平仄,

要對仗工整,

要字字都合乎法度。

這個標準就比較具體而且客觀。

當然,這是針對唐朝時書籍還不是那麼普及,

能讀得起書的莫不是與世家大族有關。

宋朝不考詩賦考經義,

考仁義道德,

儒家的經典要義這很看師承,

沒有好老師想在科場取得功名幾乎不可能,

所以宋朝時書院體制很盛行。

到了明朝,

又在經義上漸漸演變出一個一定的格式。

違背這個格式直接不中。

可以說八股文的格式相當於唐朝變相的律詩,

只不過內容是宋朝的儒家經典。

這個格式和內容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而是逐漸日積月累形成的,

是隨著時代的要求使然的。

或許多少年後,

後人看我們當今的選才,

也會發出眾多的評判。

但起碼在今天,

仍然是看重公平,

為底層的孩子留一條上升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