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奔‖武則天為什麼要改變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道教國策

原創文/董元奔(江蘇宿遷)

董元奔‖武則天為什麼要改變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道教國策

產生於東漢成熟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是中國古代的本土宗教,固然它受到過外來宗教的一定影響。或許你會說,道教信奉的李耳也就是老子不是春秋時期的人物嗎?為什麼說道教產生於東漢時期呢?說李耳是道教始祖,這是唐初的事,是唐初皇帝們政治操弄的結果。李耳創立的是道家學派,其實,道教不同於道家。道家追求小國寡民的社會形態,無為而治的社會治理模式,尊道重德的自我修身法則;但是道教卻大大拔高了道家的效法自然的“道”,它注重透過說教引領人們修煉形體,以求成仙,達到人與自然的一體化永生。道教借了道家的殼,填入新的玄之又玄的內容,道教的思想並不是李耳的思想。

道教借了道家的殼,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很多,彭祖比李耳還要神秘,莊子的思想比李耳更有系統性,鄒衍的陰陽五行思想更有利於道教直接拿來使用,為什麼李耳會被唐初皇帝選為道教始祖呢?後來,武則天改制後極力壓制道教發展。這都是為什麼?元奔這裡就簡要分析這兩個問題。

董元奔‖武則天為什麼要改變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道教國策

首先,唐初皇帝為什麼推崇以李耳為始祖的道教。

漢末以來,從黃巾軍大起義、群雄割據,到三國紛爭,西晉的統一短促而又不完全,再經過東晉十六國的紛爭、南北朝的對峙,可以說,中國古代社會從漢末開始經過了超過四百年的分裂,才經由隋唐重新實現統一,當然,隋的統一倉促而不完全,唐初也就是唐高祖、唐太宗和唐高宗才實現了中國完全並走向相對穩定的統一。

天下一統,統治者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有效治理天下了,特別是要防範天下的再度分裂,而利用宗教迷信思想歷來是統治者麻痺人民群眾的好辦法。夏商統治者利用“君權天授”思想為自己的特權保駕護航;周朝統治者利用“敬德保民”、“替天行道”的思想為自己的特權保駕護航;漢代統治者把陰陽學說附會到儒學中,使儒學化身為帶有鬼神色彩的儒教來為自己的特權保駕護航。漢末至南北朝四百多年的分裂時期,皇帝多如牛毛,“君權天授”不好使了;割據軍閥們瘋狂哄搶勞動人民的財產以應付戰爭,“敬德保民”不好使了;分裂時期最重要的社會生活就是戰爭和殺戮,以教化為手段的儒家或儒教思想也不好使了。隋唐統一天下後,必須確立新的主流統治思想。

漢末至南北朝的分裂為新的思想的萌芽、發展和外來思想的滲透提供了可趁之機。戰亂使許多儒者不僅喪失了實現個人抱負的機遇,還要經常面臨被屠殺的危險,基於“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儒家先師的教條,他們遁入山林,一方面聚眾空談玄理形成所謂玄學派,一方面實踐老莊所謂的清靜無為思想,壽終正寢成為他們的追求。而東漢末期興起的追求長生不老的方術思想正合這些隱居文人的心思,於是邊讀書邊煉丹就成為他們的生活模式,這種生活模式的代表人物先後有葛洪(283-363)、寇謙之(365-448)、陸修靜(406-477)和陶弘景(456-536)(這方面的話題值得專題探討)。道教就這樣緩慢發展起來了。

這段分裂時期,許多外來宗教還不斷衝擊中國的即有社會思想。佛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等都在中國流行,佛教的影響力非常大,而後三種教因其部分教義頗似道教或頗不似道教都會而影響道教教義的完善。

道教反對人們關注和干預現實政治,主張人們透過人與自然合一的修煉,追求“玄之又玄”的神仙之旨——“道”,以所謂的得道成仙的方式來擺脫現實社會的各種束縛。道教的這種思想非常符合新生的大一統的隋唐統治者治理天下的需要。隋文帝楊堅指使已經“成仙得道”了的道士張賓謊稱道教大神元始天尊的“旨意”,要求北周皇帝把皇位禪讓給楊堅。楊堅即位建立隋朝後,遂以“開皇”作為年號,所謂開皇就是請元始天尊開劫度人。

隋末,李淵起兵反隋之際,社會上流傳著李淵集團豢養的道士們包括張賓所散佈的流言:“天道將改,當有老君子孫治世。”老君即道教大神太上老君,也就是李耳。道教的大神很多,除了隋文帝楊堅吹捧的元始天尊,還有靈寶天尊、玉皇大帝、十殿閻王、西王母、太白金星等等,李淵緣何選中了在道教大神中的地位低於元始天尊等神的太上老君?原因就在於太上老君姓李。

李淵在羊角山為老君李耳修建道觀和老君廟,自己以老君後裔的身份皈依道教,並指使大批道士在天下各處廣泛製造道教大神欲以老君後裔取代楊氏統治天下的輿論,這些活動為李淵建立唐朝起了重要作用。唐朝建立後,李淵宣佈道教為國教,老君所著的《老子》一書成為道教的第一經典,他大封道士為官,在天下廣建道觀,鼓勵各階層人們入道修行。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不僅依靠道士王遠知散佈老君李耳關於李世民取代李建成的“天意”(“道意”)之說,還胡說什麼李淵禪位給李世民也是老君的意願。李世民繼位後,於貞觀十一年(637)追尊老君李耳為唐聖祖,自己儼然是李耳“皇位”的繼承人。唐高宗繼位後,繼續崇揚道教,他加封老君李耳為“太上玄元皇帝”,規定《老子》這本書為科舉考試的內容之一。

董元奔‖武則天為什麼要改變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道教國策

其次,武則天為什麼要壓制李耳及道教。

武則天在代唐高宗、唐中宗執掌朝政的過程中,改制思想漸漸產生了。改制也就是改朝換代,武則天欲以武氏的周朝取代李氏的唐朝。李氏做皇帝是“繼承”道教大神老君李耳的,但是道教大小神靈中卻沒有一個姓武的。武周要獲得合法性,老君李耳就得受到打擊,於是武則天統治時期就大力壓抑李耳的地位和道教的傳播與發展。

武則天重新定位儒佛道三教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她規定,恢復儒教為國教,佛教的地位也要高於道教。武則天廢黜唐太宗、唐高宗給太上老君李耳加尊的皇帝尊號,把《老子》一書從科舉考試中抽出,宣揚孔孟經典作品在科舉考試中的至高地位,並大大增加進士錄取人數,試圖透過鞏固儒家學說以抵消道教思想的影響力。武則天還在全國推廣佛教和廣建寺廟,試圖以佛教教義中的玄學思想沖淡道教教義中的玄學思想。

由於道教思想經歷了魏晉南北朝及隋時期三四百年的發育和發展,唐初作為國教又被大力提倡了半個多世紀,武則天無力在短期內極大削弱道教的影響力,於是她改變策略,一方面對推動道教進一步發展的來自波斯的宗教進行有選擇性的打壓,另一方面對一些名氣很大的道學大師進行打壓和拉攏。

祆教以天、日、月為大神,主張人們透過修行實現棄惡從善,從而昇天成神,這種思想有點類似道教的部分教義,武則天下詔禁止祆教在中國傳播,祆教在武則天統治時期被迫只能在長城以北的突厥人那裡傳播。

景教起源於君士坦丁堡,唐太宗、唐高宗都曾下詔推行景教。景教反對基督教,認為主宰人的命運的大神是虛無縹緲的,這就有點像道教所宣揚的“玄之又玄”的“道”,唐太宗下詔讚揚景教說:“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眾生。”為避免景教對道教傳播的推動,武則天禁止景教的進一步傳播。

摩尼教提倡二宗三際說。二宗即光明與黑暗,三際即過去、現在和未來,摩尼教認為,人生的過去是黑暗的,現實是黑暗和光明交織著的,未來是光明的,光明必將取代黑暗,但是光明取代黑暗需要經過人在現實生活中的自我修行,修行包括肉體的,比如勞累,包括精神的,比如自我道德完善。摩尼教的部分教義頗似佛教,於是武則天提倡摩尼教,希望透過摩尼教推動佛教傳播,從而抵消道教的部分社會影響力。

道士在唐初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武則天不可能對全部道士進行打壓,她所打壓的是那些有巨大影響力的道教大師。

潘師正(585-682)被唐人尊奉為茅山宗的第十一代宗師。其弟子遍佈天下,他去世前武則天尚未改制。武則天改制後於聖歷二年(699)詔潘師正的第一掌門弟子、隱居天台山的司馬承禎(639-735)入朝為官,希望他用道教解釋武周取代李唐的合理性,以及佛教取代道教成為國教的合理性,司馬承禎遂以道佛相輔相成的解說敷衍武則天,武則天很不高興,遂賜金放還了司馬承禎。當然這個人後來還能深度影響了唐玄宗和李白,那是後話。

尹文操(?-683)是隴西天水(今甘肅天水)人,著名道教大師,他曾著有一部歌頌老君李耳的《玄元皇帝聖紀》,該書深得高宗賞識。尹文操在唐高宗中期也就是顯慶至咸亨年間(656-674)一直是高宗的座上賓,其出入供奉皆由朝廷供給,高宗與他“有感必通,凡事效驗,君臣同悉”(《全唐文﹒尹尊師碑》)。高宗每年都會安排尹文操在老子廟設醮,但是,上元元年(674)武則天開始代高宗理政,廢止了這一行為,只有儀鳳四年(679)因為高宗的強行安排,尹文操才又設了一次醮。

王玄覽(626-697)長期在四川傳道,信眾甚多。王玄覽的早期思想是純粹的道教範疇,他堅持以《老子》一書為思想旨歸,武則天代唐高宗執政期間曾禁止王玄覽入京傳道。後來,隨著武則天改制後推崇佛教,為了擴大信眾規模,王玄覽的道教思想中遂引入了佛教的一些教義,為此,神功元年(697),武則天下詔要王玄覽入朝為官,並在京傳播他的佛教化了的道教,不料王玄覽卒於入京途中。

董元奔‖武則天為什麼要改變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道教國策

從代唐高宗理政,到改制稱帝和退位,武則天前後執掌政權三十餘年,其中她能夠說一不二的時期只有二十年,而她稱帝后期還對是否還政給李氏糾結不已,因此,武則天為維護自己的地位而抑道揚佛的時期並不長。而道教成為唐代國教是歷史思潮自然演化的結果,武則天抑制道教的效果不太明顯。但不管怎麼說,

武則天透過大力提倡佛教,有限限制道教,打擊和拉攏外來宗教,打擊和拉攏道教大師等“點穴式”行動,還是為她的執政特別是稱帝奠定了一定的社會思想基礎。

當然,武則天死後,李唐復辟,道教重新成為國教,後來唐玄宗不僅恢復了老君李耳的“唐朝開國皇帝”的崇高地位,還先後加尊老君為“大聖祖玄元皇帝”、“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等。不僅《老子》一書重新被唐玄宗定為科舉考試內容,連道家其他著作比如《莊子》、《文中子》、《庚桑子》等也成為科舉考試內容。唐玄宗恢復道教為國教的政策直到唐代滅亡都再也沒有被削弱,更不用說被像武則天這樣試圖顛覆了。

董元奔‖武則天為什麼要改變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道教國策

(作者董元奔2021年初秋在江蘇宿遷)

編輯

:董堯)

編輯

:董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