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936年,石敬瑭為了稱帝,把河北道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這裡先後成為遼金統治的地區,因此,展覽中的宋代文物只有寥寥幾件徵集品。

宋代官印的印文一般為嚴整規範的九疊篆,印背有時刻款識。九疊,形容其摺疊之多,用九疊篆形式刻制官印,以朱文的凸出九疊筆劃特徵,是宋代『國朝官印』的流行字型。這枚『歸化左曹第一軍使記』銅印,『化』左旁疊筆,『第』下疊筆、『記』左側的疊筆、『曹』字下『日』字變成空框內『吉』字,相反上部筆畫簡化了。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這是一件天津市徵集的宋代海棠花式瑪瑙碗。西漢時,我國文獻中出現『瑪瑙』一詞,魏文帝曹丕《瑪瑙勒賦》:『瑪瑙,玉屬也。出自西域,紋理交錯,有似馬腦,故其方人因以名之』,由此可知,『瑪瑙』是因其文理近似馬腦而得名。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從三國到唐宋的歷史文獻記載,帝王、權貴所用的高檔瑪瑙製品每每來自域外,不僅稀有,而且帶有強烈的異國色彩,因而倍受青睞。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宋代定窯白釉蓮瓣紋碗,胎白質細,釉色潔白瑩潤,敞口斜壁,外飾蓮瓣紋,矮圈足外撇,設計頗具匠心。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宋代磁州窯黑釉刻花梅瓶,造型渾厚,圖案層次分明,器身裝飾技法採用剔釉劃花工藝,即先在器表施一層黑釉,再將花紋部分的釉層剔除,露出胎體,形成花紋,再入窯一次燒成。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公元1115年,女真人建立金國;1125年,金滅遼;1127年,滅北宋,統一了中國北方。1149年,時任丞相的完顏亮發動政變,殺死了金熙宗,即位為皇帝(後金世宗貶其為海陵王)。1153年,海陵王從黑龍江阿城遷都燕京,拉開了京津冀一體化的序幕。金中都『宮闕壯麗』,『工巧無遺力,所謂窮奢極侈者』,從這些描述中不難想見殿堂館閣、亭樓宮觀的氣象萬千。

北京市金中都宮殿遺址中,出土了一件金代銅坐龍。該龍呈弓身踞坐之勢,龍首豬嘴,眉宇清晰,泰然若定,龍體各部位相互呼應映襯,渾然一體,構思巧妙。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金代皇帝多傾慕中原文化,作為中華文化象徵的龍也多出現在此時的器物中,海陵王完顏亮曾寫詩詠龍:『蛟龍潛匿隱蒼波,且與蝦蟆作混合。等待一朝頭角就,搖撼霹靂震山河』,帝王的氣勢可見一斑,然終究是志大才疏,下場悲慘。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金絲冠、玉鳳鳥飾,出土於北京市房山區九龍山主峰大寶頂前豎穴壙墓,初步判定此墓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睿陵。此陵是海陵王遷都燕京後,於貞元三年(公元1155年)十一月,將金太祖改葬於此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金絲冠質地純正,編制技藝精湛,展現出金代的帝王風範和金質藝術品高超的製作技藝。但說實話,我就沒覺得有啥美感,而且,與唐宋帝王的冠冕相比,簡直可以用粗陋形容,活生生一個倒扣著的笊籬。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同墓所出的鳳鳥紋玉飾件就在金絲冠旁,玉飾成鳳鳥展翅迴旋之狀。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玉製細膩,雕工精美,充盈著尊貴、高雅的藝術氣息。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從考古發現和著錄情況來看,軍事官印在金代官印中佔相當大的比重,這與金代戰事多、命將任帥多的歷史實際相符合。如河北省隆化縣西山村出土的金代『元帥府左參謀之印』。金印把九疊篆體推向高峰,印文中字的筆劃遷回曲折次數比唐、宋印九疊篆要多得多。金印刻款最普遍的情況時印背左側刻製造機構,印背右側刻製造時間,印紐上刻『上』字以指示用印方向,印紐上方邊款刻楷書印文。另外,金印將千字文編號納入印文,也是官印製度中的首創。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金代金銀器,從工藝和文化上來看,是在大唐餘韻和宋遼的直接影響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金銀器風格,並處於北方草原金銀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後為元代所繼承和模仿。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這件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出土的金代金鏨花高足,形態修長,口沿下端和圈足上端分別鏨刻一週卷草紋相互呼應,杯腹三個開光內各鏨一朵海石榴花,並鏨出地紋以增強主體紋飾的立體感和真實性。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金質器皿大約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開始受到王公貴族的重事和喜愛,但是直到隋末唐初,金質器皿大多是從中亞、西亞一帶地區輸入中國的外來產品。隨著社會對金質器皿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工匠在借鑑的基礎上,逐漸創作出具有濃郁本土傳統和特色的精美產品。這件和上面金盃一同出土的鏨花葵瓣形金盤,線條勻稱而富有變化和動感,加之從盤口至內底鏨刻的卷草、忍冬和牡丹等圖案,生動逼真,使該器給人以豐潤華美、富麗高貴之感。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紅綠彩是磁州窯繼剔花、白地黑花等裝飾技法之後創新的一種釉上彩裝飾藝術。金代彩瓷觀音造像還帶有明顯的男性特徵,是入宋以後比較少見的觀音塑像造型。考古發掘表明,今武清區齊莊在金元以前為墓地,金元時期變為規模較大的生活區,應該與天津河的開鑿、維護有關。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這是一件薊縣鼓樓南大街出土的金代白釉瓷碗,薊縣在金代名漁陽縣,是中都路薊州州治所在地,也是拱衛中都的戰略要地。金代皇帝曾來此打獵,遊覽盤山。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這是天津市海河建閘工地出土金代青釉盤,1125年,金滅遼;1127年,金又滅北宋,天津地區全部納入金朝版圖。海河以北屬中都路大興府的寶坻、武清縣和薊州的漁陽縣;以南屬河北東路的靖海(今靜海)、會川和清池縣。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金代定窯刻花葵瓣碗出土於北京市通州區石宗璧墓,呈葵瓣形,碗心刻荷葉蓮花紋,胎薄質細,釉色瑩潤,呈乳白色,在金帶屬上品,但還是不如宋代精細。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此墓葬於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因有確鑿的年代證據,故而此碗是鑑別金代定窯瓷器的標準器之一。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北京市豐臺區王佐鄉烏古論窩論墓出土的金代雞腿瓶,上有小口,器身好像雞腿,外有凹凸的弦紋,是遼金時期遊牧民族發明的一種儲酒器。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井陘窯是歷經隋、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一處大型瓷窯址叢集,遺址位於河北省井陘縣中北部和井陘礦區,此窯址出土的荔枝紋碟模等12件精美、完整的印花模子,生動地展現出金代井陘窯的刻模工藝曾達到的高超境界,不僅為井陘窯金代印花瓷器的斷代提供了確鑿依據, 也有力地反映出它的制瓷生產水平。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金代透雕雙鶴銜草紋玉飾出土於北京市房山區長溝峪鄉金墓,正面以透雕加陰線刻出以對比翼雙飛的仙鶴。仙鶴口銜靈芝。嘴尖相對,兩腿合併且交叉在一起,左右對稱。飾件正中頂部有鏤空的穿孔。背面光素留有琢磨痕跡。金代玉雕,多以花草為背景,構圖講究左右或上下對稱,雕琢技法多樣,具有很強的立體透視感。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同墓所出金代鏤空玉飾件,透雕花草紋,花心與花瓣、花與葉之間採用了鏤雕工藝,並以陰線在葉片上刻出葉脈的紋路,兩條花枝在下部相互盤曲纏繞。雕工細膩,構圖左右對稱,頗見巧思。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龜與蓮是北方女真族極為喜愛的裝飾圖案,北京市豐臺區王佐鄉烏古論窩論墓出土的金代白玉荷葉雙龜佩,以浮雕、透雕技法琢出荷葉、茨菰及水草紋,荷葉中心各凸琢一隻伸頭相向爬行小龜,稱為『龜遊』紋飾,寓祥瑞之意。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雙龜佩構思嚴謹,造型生動,鏤刻精細,是研究金代歷史和玉器發展史極難得的實物資料。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女真族喜愛的花鳥紋飾題材在金帶玉雕作品中非常普遍,如北京市豐臺區王佐鄉烏古論窩論墓出土的這件金代花鳥紋玉飾,圖案生動,寓意吉祥,採用多種玉雕技法,展現了高超的工藝水平。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

注1:文中照片皆為作者四庫全叔拍攝。

注2:文字參考展覽說明等。

請在頁尾點選好看,謝謝!

你見過像笊籬一樣寒酸的「太祖皇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