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打工的人會有這種心態,你是其中一個嗎

打工得有創業的心態,不然浪費的是自己。

很多年前,這種話我覺得就是狗屁。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我信奉的是 “給多少錢,幹多少活”,不知道:

其實每個人的處境,並不受制於錢,而是受制於觀念。

好在我慢慢醒悟過來,才讓自己沒有繼續走彎路,變得一無是處。

職場人士分成兩類:有創業心態的,沒有創業心態的。

真的,一個人有沒有出息,跟他是創業還是打工沒啥關係,但跟他有沒有創業心態,很有關係。

很多打工的人會有這種心態,你是其中一個嗎

1

創業心態是 “解決問題”

而不是 “解釋原因”

一句話說打工心態,就是 “我盡力了”,然後開始 “解釋原因”,而一句話說創業心態,就是無論如何,我一定要 “解決問題”。

有一次,公司網站需要做點改動以配合網站可以更好地最佳化,技術員走了,任務就分給了文案,她不懂技術這一塊,說做不了。我說,你可以網上查,你可以向別人請教。最後還是愁眉苦臉的回去找方法了,最後她透過網上找資料和網站後臺摸索解決的了這個問題。她笑著跟我說其實也挺容易的,找對後臺資料夾就可以搞定了。

我很高興,不光是問題解決了,還因為同事開始有了創業心態:解決問題,而不是解釋原因。

很多打工的人會有這種心態,你是其中一個嗎

什麼是創業?

劉強東在哈佛中國論壇的演講上說:

“人類快速增加的需求為創業者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而創業成功的關鍵在於解決問題。”

創業心態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問題。

為了解決問題,你會發動每一個腦細胞,試過每一種方法,用盡每一個人脈,然後在事情搞砸之前成功搞定。

解決不了問題,解釋原因?不存在的。

如果解決不了問題,你的主管不會在乎原因,主管的主管也不會在乎原因,最大的 boss 更不會在乎原因。

他們只在乎結果。

他們口頭上可能不會說什麼,說不定還會安慰你兩句,但是心裡會 “哐” 的一聲給你蓋上一個章:這人不行。

為什麼?

因為市場不關心誰為什麼會失敗,它只關心是誰最後贏了。

只有倖存者,才有資格謙遜地把成果歸功於運氣,死人沒有機會解釋原因。

很多打工的人會有這種心態,你是其中一個嗎

2

創業心態是聚焦長遠目標

看淡眼前利益

擁有創業心態的打工狗,和其他人的目標感也不一樣。

打工時間長了,大多數人會有一種虛幻的安全感,覺得領導分配任務,自己把手頭這點事做好,每個月領薪水,回頭互相攀比一下年終獎,就已經很好了。

他們心裡排前面的是工資、福利、職稱,是上班遠不遠,公司大不大。

他們懶得考慮長遠,不關心自己是不是正在被趨勢淘汰,被時代拋棄。

所以才有前段時間的唐山收費站大姐,“我已經 36 歲了,什麼都學不會”,還有更早前的中興工程師跳樓,和華為員工 30 幾歲被裁員後想不通,“這麼多年來,我那麼努力,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沒有創業心態,再努力的打工,也只是延緩被淘汰的結局而已。

“矽谷人脈之王”,LinkedIn 聯合創始人雷德。 霍夫曼說過,創業好比是從懸崖一躍而下,在落地前裝好一架飛機。

每個創業者每天睜開眼睛,房租要交,工資要發,訂單要搶,回款要收,分分秒秒都在感覺和時間賽跑。

但是打工狗沒有這些緊迫的壓力,於是通常在溫水裡成為那隻被活活煮熟的青蛙,死到臨頭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有創業心態的打工狗,不是這樣。

現任滴滴高階副總裁俞軍,之前是百度的產品副總裁,他是百度搜索引擎產品的真正靈魂,人稱 “百度貼吧之父”。

很多打工的人會有這種心態,你是其中一個嗎

林玉瓊

林玉瓊是福建人,微商的領頭人,從一開始的貧苦農村女孩孤身一人去到一線城市打工,到最後自己創業,現在成為5個公司的CEO。

他們雖然是打工,但是他清楚明瞭地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俞軍他只看重百度提供給他的平臺,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其他一切,都可以讓步。林玉瓊以創業心態打工,就是要聚焦長遠目標,看淡眼前利益

跟俞軍相比,同樣是打工卻毫無長遠目標的人,就多少是渾渾噩噩了。

3

創業心態就是

經營你自己這家 “公司”

寫到這裡,我不妨問一個問題:你身邊有沒有很多人一邊厭惡著自己的工作,一邊嚮往著別人的工作?

如果有,很好,那你自己多半也是。

就像在大學裡曠課打架談戀愛混日子,都是一幫人扎堆一樣,如果你周圍的人都是每週有七天想辭職,那麼作為其中一員,你很難不去這麼想。

人是很容易被環境塑造的,尤其是沒有創業心態的年輕人。

因為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少機會,更不缺少好的平臺,缺的只是為了目標不惜代價去拼命解決問題、證明自己的有心人。

很多打工的人會有這種心態,你是其中一個嗎

什麼叫有心人?

前微軟中國公司總裁,“打工皇帝” 唐駿這樣回憶他的微軟生涯:

當年,我進入微軟時,只是一個寫原始碼編軟體的普通工程師。我只能認為自己在公司排名倒數第一,事實上我也就是倒數第一。

但我工作時的心態,就彷彿我是公司董事會成員一般:我不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能提出問題,並給出解決方案。

最重要的是,我還論證出方案的可行性。

這就叫有心人。

如果你還以為給多少錢,幹多少活,差不多就行了,那麼你在本質上跟那些已經被淘汰的人沒有區別。

你需要明白的是,無論身在哪個平臺,你永遠在經營一個以你的名字命名的 “公司”。

公司的消亡從來都是因為停止成長,你這家 “公司” 也不例外,你的專業技能、行業經驗、視野和格局,乃至同行的口碑和人脈,就是公司的無形資產。

財務上,要產生正現金流才能叫資產。

職場上,要產生正向價值才能叫資產。

只有當你擁有創業心態,去面對你打工的職業生涯時,才能不停地成長,不停地增加你的無形資產。

你這家 “公司” 才不會破產,才會持續擴大經營。

你才會慢慢變得不可替代,變得富有競爭力和高價值,到那個時候,是自己創業還是繼續打工,只是一個形式問題。

因為,你從來就只是在為自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