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

文/楊躋

到了岐山,不吃岐山臊子面,就像外國人到了西安,不吃羊肉泡就沒有真正到西安是一個道理。

相傳周文王時期,在岐山塬下渭河畔,常有一條大蛟龍出沒,傷害百姓。文王得知後,便下令除掉了禍害百姓的蛟龍。蛟龍的肉味道鮮美,吃了可以驅惡除邪,延年益壽。於是,文王叫人將蛟龍剁成小塊,給眾人食之。吃了蛟龍肉,部落從此繁衍生息旺盛,人們體格健壯,部落逐漸壯大了起來。從此,人們沿用這一生活習慣,將肉食剁成小塊,燒炒而令,以求得四季平安,興旺發達。

後來人們透過長期的烹調實踐總結,將這種肉丁做成的食口稱作臊子。它不僅味道鮮美獨特,不腥不膩,既可以單獨食用,還可以同其它食品拌餐,且可以長期儲存,逐漸成了地方風味食品。岐山人將臊子和本地面食加以結合,創新出了風味獨特的岐山臊子面,一舉傳遍方圓,香飄千里。

岐山臊子面在陝西以其經濟可口而深受顧客青睞,在關中農村為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待客主食。製作時用大肉臊子加豆腐、黃花菜、木耳、海帶、雞蛋餅、紅蘿蔔及鮮美的底菜,漂菜,烹燙澆面而成,它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從湯的味道上來講是酸、辣、香;二是從加工麵條的特點上講是薄、勁、光;三是食用的整體上講是煎、稀、旺。所謂的煎、稀、旺,是指麵條要煎得燙嘴,面裡湯要多一些,湯裡的油要多,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岐山臊子面的特點。

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最為關鍵的三個環節是臊子、面和湯。

臊子選大肉,臊子肉的選擇,是有講究的。肉不能太肥,太肥,臊子太油膩;肉也不能太瘦,太瘦,臊子因少油便有些柴。一般選用五花肉,肥瘦比例合適。將肉切成丁。鍋裡倒油加熱,加入肉丁,加入薑片,花椒,八角,桂皮等調味品不斷翻炒。火候也是有講究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大小適中,全憑經驗掌控。中火翻炒三十分鐘,加入鹽,翻炒十分鐘。再加入岐山農家醋,繼續翻炒十分鐘後,加入辣椒麵。將辣椒麵倒在肉表面,火關小,油把辣椒麵全部浸透後,關火攪拌均勻出鍋。

麵條有傳統的手擀麵和機壓面。手擀麵,要做到韌、勁道,沸水出鍋有光澤。通常和麵揉團,蒙上溼布醒一個小時後再擀,這樣面有韌勁,易於擀薄切細,沸水出鍋有光澤,面勁道滑潤。機壓面多為結婚喪葬等人多時用,節省人力和時間。

配湯做法。選用鐵鍋熗湯。鍋內放少許油,加入生薑末,小火加熱,有姜香味散出,加入適量鹽醋,一次到入足量開火,大火燒至沸騰。後將準備好的大肉臊子、豆腐、黃花菜、木耳、海帶、雞蛋餅、紅蘿蔔丁及漂菜入鍋,旺火滾沸後文火熱之。湯要注意色正,臊子面即紅、鮮、亮。湯鼓掌可根據口味調劑,但要保持酸、辣、鮮基本口味,至此,湯成。臊子面味道好不好,全在於熗湯,湯是臊子面的靈魂。雖然方法大致一樣,但因每個人的經驗不一樣,所以調出的湯味就不一樣,湯是檢驗一個廚子手藝高低的唯一標準。

岐山臊子面

將熱湯澆到剛出鍋的面上即成一碗湯骨味鮮、香美可口的臊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