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的自然環境,為何正是種茶的好地方,且深山總是出好茶?

本文系作者依然會回到彼此的身邊的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印度釋迦牟尼所創。西漢末年,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東漢初在統治階層中流傳。佛教有嚴格的法規和儀式,主要宣揚“人死精神不滅”、因果報應等教義,要求信徒們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言、行善修道、慈愛為懷等。因其教義和主旨比儒家理論和道家道教思想更容易被社會各階層所接受、所認同,因而在社會各階層中很快就流行起來。佛教傳入中國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了中國化的過程,即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結合,出現了天台宗、華嚴宗等與中國思想文化相接近的宗教,但中國化最徹底的是禪宗。

深山中的自然環境,為何正是種茶的好地方,且深山總是出好茶?

釋迦牟尼

“禪,梵語作“禪那”,意為坐禪、靜慮”。其主張是透過坐禪修行的辦法達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達到心理清靜、沒有煩惱、此心即佛。這種修煉方法實際上與道家的打坐煉丹相接近,又與儒家注重內心修養的追求相接近,所以這種方法易為中國國民所接受。佛教僧人的生活來源最早靠的是乞討和施主佈施,因為在印度,佛教的戒律是不允許佛徒們從事農業生產和貿易的,而是透過“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食以養成性命”。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動盪,大量的遊民、僧人流入寺院,無寺可居的流民則變為遊僧。

深山中的自然環境,為何正是種茶的好地方,且深山總是出好茶?

佛教僧人

於是禪宗四祖道信,進行了中國佛教史上的第一次大變革,即實行“作”“坐”並重,即號召僧徒們生產勞動和坐禪並重。道信就在黃梅雙峰山聚結了500多名僧眾定居,墾荒耕種,正式把透過自己的勞動作為解決禪門吃飯問題,而坐禪則要求達到“明淨”狀態,以期大徹大悟。至禪宗五祖弘忍時,“作”“坐”已成為禪宗修行的基本模式,弘忍進一步把勞動生產也提高到參禪的層次,把禪貫穿於日常勞動之中。於是從達摩提出眾生即是“佛性”的思想,經道信、弘忍的變革之後,正式形成了中國的禪宗,以自主自信、自求解脫為中心教義,並透過自己的生產勞動,成為有保障的社會群體。

深山中的自然環境,為何正是種茶的好地方,且深山總是出好茶?

黃梅雙峰的繪圖

至禪宗第六代傳人慧能又將禪宗進一步中國化,主張“頓悟”,即心中清靜空無即是佛,即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種修行方法得到常人廣泛接受,因為沒有清規戒律,貼近常人生活,故而在慧能時,禪宗迅速發展,特別是中唐後,士大夫們在禪宗中找到了精神的歸宿,形成了佛教徒們與文人士大夫交往密切的局面。禪宗的坐禪,要求獨自一人跏趺而坐,頭正背直,不動不搖,更不能臥床睡眠,90天為一期,還規定過午不食、不飲酒和食葷。在坐禪過程中,僧人們發現飲茶可提神醒腦、驅除疲勞,於是僧人以飲茶助修行,並且在僧人中傳開。

深山中的自然環境,為何正是種茶的好地方,且深山總是出好茶?

飲茶

由飲茶到種茶,這是自然而然的過程。中國的僧侶們大多都在群山環抱的幽谷深處修煉,所謂“天下名山僧佔盡”。深山中的自然環境正是種茶的好地方,無論土壤、雨水、溫度、日照等總是深山出好茶。據史料記載,早在魏晉時代,僧人們就在廬山種茶。而到唐代,飲茶已風靡整個佛門,僧人們在寺院前後和寺院中種茶,已是佛門的習慣。唐代詩人劉禹錫在《西山蘭若試茶歌》描寫了唐代僧人種茶、製茶、沏茶的情景:“山僧後簷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深山中的自然環境,為何正是種茶的好地方,且深山總是出好茶?

種茶

中國的許多名茶正是出自佛門,如九華山的“金地茶”(又名“拜佛茶”)和“崇聖茶”,就是由唐代時九華山的僧人栽培和加工出來的。再如杭州靈隱寺的佛茶,是馳名江南的佛門名茶,由靈隱寺的僧人們栽種、採摘、炒制;福建的武夷巖茶,相傳也是唐宋時武夷山的僧人採製而成的;江蘇的碧螺春,據說最早在北宋時由洞庭山水月僧人採製的“水月茶”演變而來;同樣,浙江普陀山的佛茶、景寧惠明寺的惠明茶,臨安天目山禪源寺的天目山青頂,餘杭徑山寺的香林茶,雲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君山白鶴寺的君山銀針,吉祥寺的貢茶紫筍茶,都是由佛門僧人栽種和焙製出來的。

深山中的自然環境,為何正是種茶的好地方,且深山總是出好茶?

武夷巖茶

由佛門的栽茶、製茶、飲茶,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史料記載,唐宋寺院裡都設有“茶堂”“茶寮”,僧人們在茶堂、茶寮裡討論佛理、禪道,切磋讀經體會,招待施主賓客法堂中左上角懸掛著“茶鼓”,擊鼓招集眾僧飲茶。這些詩句描寫的就是擊鼓招僧人飲茶。寺院中還設有“茶頭”,專事燒水煮茶、獻茶待客;還設有“施茶僧”,專為遊人惠施茶水;寺院中還有一些特定的茶名,如“奠茶”,是供奉佛祖、菩薩、祖師的茶,還有按照受戒年限先後啜飲的“戒臘茶”,全寺上下眾僧共飲的“普茶”等。

參考資料

·《西山蘭若試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