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選取後宮宮女的方式,除了民間採選,還有皇室僱買宮女?

在古代皇帝的後宮中,除了有少量的妃嬪和一位皇后外,更多的是底層的宮女,她們數量龐大,來源也很複雜。宮女入宮的方式,歷代都有共通之處,如採選、特召、戰俘、罪籍、進獻、請託等。五代入宋後,採選、進獻、請託等保留下來,戰俘、罪籍等衰落消失。

因此宋代宮女的入宮的主要途徑採選、進獻與請託、後宮私置及特召等。

一、採選

採選是歷朝歷代宮廷獲取宮女的主要方式

,由官方透過一定手續,在特定區域擇選適齡適當女子入宮。北宋時期,採選仍然是重要的宮人入宮方式。北宋採選宮女的具體條件與程式沒有留傳下來,但我們可以從一些記錄看出大體情況。

北宋選取後宮宮女的方式,除了民間採選,還有皇室僱買宮女?

宮女採選標準,首先,容貌品性要合格

。仁宗妃俞氏“年八歲,以選合法相,入充掖庭。”“法相”不知是什麼相貌,但無疑是端正之貌。神宗妃錢氏“蚤以柔順,應於選求”性格也成為評判標準;其次,家世清白。無論是官宦貴戚之後,還是平民小家之女,入選即意味著家庭因素合格,稱“良家子”,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北宋中前期,皇室還非常注重后妃的家世,而採選之女由於家世良好,前途更加光明,便成為后妃養女的重要來源之一

。以宋神宗林貴妃為例,林氏為“三司使特之孫,司農卿洙之女。幼選入宮,既長,遂得幸。”作為高官女孫,林氏絕不會成為毫無名位的宮女,林氏被選入宮後,由仁宗後宮馮氏收為養女,長大後得幸神宗。

北宋選取後宮宮女的方式,除了民間採選,還有皇室僱買宮女?

透過採選入宮的宮人,

比起一般宮女的優勢是,她們有清白的身份,有正式的入宮手續,出身更加光彩

。北宋中後期,越過採選進入宮廷的女子己佔多數,採選宮女的地位就更顯突出。宋徽宗晉升一名宮女時,就提到“蚤膺選擇之榮,入預邃嚴之列”,可見採選出身對於宮女來說己經是一種榮耀了。

二、進獻與請託

進獻指臣下向宋宮輸送宮女

。宋初偶有屬國進獻女子,太宗宮人邵氏,籍貫廣陵,南唐被滅前就進入太宗府邸,她大概就是南唐進獻之女。太宗以後不再有屬國進獻女子入宮,進獻者多是臣僚與宦官。宋仁宗早年,“母后垂簾,廣示慈愛,遂有臣僚戚屬進獻女口入宮,留處掖庭。”

北宋選取後宮宮女的方式,除了民間採選,還有皇室僱買宮女?

仁宗為革新女後政治,將她們放還宮外,然而進獻之風並未熄滅

,相反,仁宗時代,進獻之風,上至宰相,下至平民,皆不能免。天聖末,宰相張士遜“納女口於宮中,為御史楊偕所彈”;仁宗親政初期寵愛美人尚氏,宗室趙從演“以婢遺尚美人”寶元二年(1039),“有人邀車駕,進雙生二子,言年可十五己來,各有姿色。”這表明平民也有進獻。

這些進獻行為遍佈仁宗朝各時期,進獻者有宰相、宗室、平民、官僚、宦官及禁軍,有此等風氣,無怪乎仁宗時宮廷規模暴增。

請託是指宮外人員憑藉與宮廷的良好關係送女子入宮

。天聖九年(1031),外戚吳氏“離其夫李鹹熙而挈其女侄歸”,之後吳氏為謀利而將李氏女送入宮中,這就是典型的請託行為。仁宗溫成張皇后在父親張堯封死後,姊妹三人一同入宮,雖有采選之名,但實際是託祖母吳越錢氏一族的關係入選。

北宋選取後宮宮女的方式,除了民間採選,還有皇室僱買宮女?

有趣的是,相同的經歷也發生在張妃的兩位姑母身上,張妃祖父死時,“子堯封尚幼,二女入宮事真宗”,她們入宮大概也是得益於母族錢氏請託。對於沒落家庭來說,

將幼女送入宮中,既可以減輕教養的負擔,女子若有遭遇,還可以回饋家庭

,這對富足的家庭也有很大吸引力,因此不乏有人託私情將家族女子送入宮廷。

進獻與請託的女子,大部分不經過有司擇選,沒有對身份背景進行嚴格考察,有違採選祖制

。臣僚貴戚進獻與請託的動機大多不純,段少連就曾擔心“內外之臣,以至戚里,皆萌覬覦之心,或進女口以希選納,或巧事寵愛以結內援,則使陛下惑女色而亂紀綱,紀綱之亂,變故以生,社稷可得安乎”。

北宋選取後宮宮女的方式,除了民間採選,還有皇室僱買宮女?

不過毫無疑問,這些女子背景深厚,大部分出身良家甚至戚宦,有資格競爭高位,因此很受內廷青睞

。溫成張皇后,官宦出身,入宮後被宮人賈氏收為養女,長大後被安排侍奉皇帝,“上以其良家子,待遇異諸嬪使。”以張氏的經歷來看,其他進獻或請託入宮的女子被貴幸者收養及被皇帝寵幸的機率想必高於一般宮人。

三、僱買

後宮僱買宮女分兩種情形,一是宮廷主動僱傭,一是後宮私置。

宮廷主動僱傭的主要是皇室乳母一類的技術型女子。元祐四年(1089年),“劉安世呼牙媼為其兄嫂求乳母,踰月無所得,安世怒詰之,姥曰:‘非敢慢也,累日在府司,緣內東門要乳母十人,今日方入了。”

北宋選取後宮宮女的方式,除了民間採選,還有皇室僱買宮女?

此事說明宮廷求取乳母,也和民間一樣,要透過牙媼僱傭。

乳母入宮即視為宮女

,皇子乳母通常有數人,她們中有人會留在禁中,也有人中途出宮,如哲宗乳母安平縣君王氏乳母若乳養的是普通皇子皇女,則皇子皇女成人出宮時會隨從,若乳養的是皇帝,則會留在宮中,成為宮廷貴婦。

後宮私置的宮女通常被稱為私身。

私身主要透過僱買獲得,入宮服侍宮女,可以認為是宮女的婢女。宋代僱買奴婢通常會設定年限,但宮廷私身是終身制的,她們在宮中與僱買者結成了養母女的關係,除非朝廷放遣,否則不得出宮。宮廷對私身的需求主要是使役,因此牙人在僱買時並不在意私身的出身,以致有軍營、井市、下俚婦女混入宮廷。

北宋選取後宮宮女的方式,除了民間採選,還有皇室僱買宮女?

其實私身之中偶爾也有家世良好的女子

,如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殿直張榮垂拱殿起居唐突自陳,先因罪勒停,有女賣入禁中,詔貸其罪,令內東門還其女。”張榮之女畢竟只是特例,大部分私身出身底層,這決定了她們前途渺茫,很難成為妃嬪養女,被宮女收養就已經是最好的出路。後宮私置宮女並不符合祖宗法度,不過為了維持宮廷運轉,統治者也就有心放任,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國破前夕。

四、其它入宮途徑

北宋宮廷養女出現的年代,前代常見的戰俘與罪籍宮人己不存在,採選、進獻、請託及後宮私置是宮女的主要來源,但宮人尚有其它方式入宮。

藩邸與隨嫁是部分上層宮人的來源

。北宋九帝,太宗、真宗、英宗、神宗及徽宗五位都是從藩邸入繼大位,他們即位後都會帶潛邸姬妾侍女入宮。

北宋選取後宮宮女的方式,除了民間採選,還有皇室僱買宮女?

太宗宮人邵氏,“懿藩初建,金房入侍,實首於庶姬。”哲宗即位,典寶李氏特授司記,“李氏嘗在藩邸日侍從太皇太后故也。”徽宗即位,以侍女任氏等人“實自潛邸,侍朕纘圖”,將她們封為女官。

隨嫁則是皇后、太子妃、親王妃等嫁入皇室前本家的婢女

,哲宗親政,章惇、蔡卞已去世的宣仁太后高氏,“尚有隨嫁潛邸老宮人亦編管宿州。”

藩邸與隨嫁宮女入宮後會成為妃嬪或女官,她們的起始地位較高

,前途明朗,更有可能成為收養者。特召指宮廷不經採擇,直接從宮外召入宮女。特召女子有的起點較高,如尼道、外戚等,她們有時會長期留在宮廷侍奉,所以也有機會成為或收養養女,仁宗張貴妃之妹,“通籍掖庭,預長安之外戚”,就是以外戚身份入宮覲見後,獲得青睞,被宮廷特召為妃。

北宋選取後宮宮女的方式,除了民間採選,還有皇室僱買宮女?

有的女子起點低

,如慶曆二年(1042年)“詔陣亡將校妻女無依者養之禁中。”這些陣亡將校應該大多出身草莽,沒有家族可以依靠,所得的功勞又不足以使妻女得到封號祿養,其妻女入宮後,沒有家世,沒有采選女子的優良條件,即便不被視為私身,也不會有太高地位。又有人直接被召為養女。

如英宗皇后高氏幼年就曾被姨母仁宗曹皇后召入後宮收養。

曹皇后有記錄的養女還有三名,其一範觀音,得幸仁宗,後因後宮鬥爭被遣出;其二秀容縣君李氏,仁宗表妹,“幼聰惠,今慈壽太皇太后養於閤中”,後出宮嫁宗室趙仲炎;其三曹氏,曹皇后族侄之女,後來神宗以曹氏女“先育於慶壽宮”,封其為同安郡夫人。三人入宮方式不明,李氏與曹氏都是外戚,有可能是被無子的曹皇后召入收養

北宋選取後宮宮女的方式,除了民間採選,還有皇室僱買宮女?

五、總結

宋朝宮廷制度嚴格,前代的戰俘、罪籍後代和家眷被基本排除在宮女範圍之外。

宮女的入宮方式主要有采選、進獻、請託、僱買。

其中採選是最重要,也是北宋皇室官方選取宮女的方式,採選進宮的宮女相較於其她宮女有著更高的出身,是對其資質的肯定。北宋中後期,隨著後宮規模的擴大,採選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在外僱傭和購買宮女成了重要的非官方方式。此外隨嫁、特招入宮是特殊方式,基本取決於皇帝的個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