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放棄底線,真的就前途光明……

文/清歌向暖

人一旦放棄底線,真的就前途光明……

01

自從上了那份迎合嘉靖G點的分祀奏疏之後,夏言就如同坐上了火箭。

升官速度,比一般人快的多。

一路鬥倒前內閣首輔張璁、前禮部尚書霍韜、前勳臣之首郭勳。

從七品兵科給事中(1530年),到了六卿之一的尚書(1531年),用了不到一年。

這是史無前例的。

再七年,取代李時成為首輔(1538年)。

可謂志得意滿,睥睨群僚。

可惜,通往最高臣權的路上,從來不缺敵人。

最重要的是,嘉靖是絕不允許夏言永遠高光的佔住天下第二的位置的。

於是,一個新的政敵,在夏言身邊崛起。

——嚴嵩。

明史奸臣傳排第三。

人一旦放棄底線,真的就前途光明……

02

弘治十八年(1505年),嚴嵩考中乙丑科進士,為二甲第二名(全國第五)。

比夏言早12年上崗就業,但發達要比夏言晚了很多。

嘉靖十五年(1536年)的夏天,嘉靖提出重修《宋史》。

當時的首輔李時推薦嚴嵩,嘉靖即詔命嚴嵩調任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

這時夏言已經入閣,但仍掛禮部尚書銜。

但夏言這顆政壇新星,已然掩飾不住紅的發紫。

嚴嵩極力追隨討好,出謀劃策。

甚至對夏言執屬下禮,獲其歡心。

嚴嵩得以主持禮部日常事務。

嚴嵩和夏言又是江西同鄉。

夏言大為信任嚴嵩,當成了私黨。

嘉靖崇尚道教。

儀式需要一種專門奉獻給上天的四六體駢文,即青詞。

夏言就把嚴嵩引薦給了嘉靖,讓他入值西苑無逸殿,專司撰寫青詞。

而就是這不經意的籠絡之舉,成了兩人命運轉變的節點。

03

某天,嘉靖想將自己親爹配祀明堂,稱睿宗,入太廟。

嚴嵩與群臣計議,提了一些不同意見。

嘉靖立馬就不開心了,自撰《明堂或問》,令廷臣拜讀反思。

嚴嵩頓時惶恐不安,盡改前說,又賣力制訂了禮儀細則。。。

博得了嘉靖大大的一個贊。

人一旦放棄底線,真的就前途光明……

從此之後,嚴嵩完全摒棄了自尊自愛,一切順從皇帝,討好皇帝。

嚴嵩文筆古奧,又善於逢迎,漸漸獲得嘉靖的寵信。

嘉靖十六年春,嘉靖陪親媽蔣太后拜謁山陵。

偏偏嚴嵩想到一招,請求內閣及九卿大臣到蔣太后跟前行五拜三叩頭禮。

隨行科道官見沒有參與的份兒,也集體奏請。

太后老孃風光無限,皇上兒子也覺得美滋滋的。

作為倡議人,嚴嵩得了頭彩。

嚴嵩外貌儒雅謙和,也以這種姿態,獲得老闆、上司的信任。

夏言一開始也對老嚴深信不疑。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嚴嵩的本性遲早是要冒出來的。

04

嘉靖十八年,自從跟嘉靖南巡迴京之後,嚴嵩倚仗帝眷,貪贓枉事之事漸多。

這還要承蒙他那個天才兒子嚴世蕃。

嚴嵩年紀漸漸大了,禮部有些事都經嚴世蕃的手辦理。

人一旦放棄底線,真的就前途光明……

見其中有很多路子可以下黑手進行暗箱操作,嚴世蕃便乘機大索賄賂。

鬧得父子倆穢名遠揚。

南北京科道官紛紛上章彈劾。

嚴嵩以守為攻,裝模作樣地要辭官,辭呈上有這麼一句:

“為人臣於今時,必使主孤立自勞,率皆觀望禍福。”

可憐巴巴的說,我所辦之事,都是皇上您決定的啊。言官表面上攻擊的是我,實際上是在攻擊皇上您。

(眼熟嗎?當初李福達案張璁給郭勳開脫也用這一招)

他們就是要把您“孤立”起來啊。

“必使人主孤立於上,在位皆無出力任事之人而後為快。。。”

就這麼詭譎的一句,讓嘉靖大為感嘆,曰:

“此言已盡矣”。

嘉靖,因為不是名正言順的走常規路線即位,從登上帝位開始,內心就把自己和朝臣劃了一條對立線。

05

再說夏言。

當上首輔之後,自覺已達人臣的頂點,就有點懈怠。

之前一直在打拼,如今60多歲了也沒個兒子。

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夏言就新娶了一房新妾,準備老樹開新花。

花些時間鼓搗鼓搗,看能不能生個兒子出來。

這一鼓搗,朝政上的事,就難免跟不上嘉靖的思路,出了些錯。

先是嘉靖的親媽和孝宗的張皇后接連崩駕,剛建成不久的慈寧宮和慈慶宮空了下來。

郭勳建議嘉靖隨便挑一個,讓皇太子居住。

當時宮內宮外工程連連,經費匱乏,這顯然是個合理安排。

但夏言猜測嘉靖可能不太願意這樣做,再加上是郭勳的提議,便強烈反對。

因為兩宮是嘉靖修給親媽住的,沒住多久他媽就死了,郭勳讓嘉靖他兒子住進去,嘉靖不開心。

於是對夏言的好感倍增。

但別高興太早。

06

後來,郭勳倒了。

有一天沒事,嘉靖又問:太子應居何處?

夏言可能是前一晚上和老婆加班到很晚,趕著上班沒吃早飯,有點低血糖,迷迷糊糊的。

忘了自己以前說過的話,奏稱重建新宮花費太多,應讓太子住進慈慶宮。

你丫耍我玩兒很開心?

郭勳之前提議的時候你丫怎麼說的?

嘉靖親書諭旨下發到都察院,直斥夏言之非:

1、著重提到郭勳案,認為是夏言背後操縱其事,在郭勳入獄後仍羅織罪名,置其於死地;

昨夏言測知東宮遷移,無故力稱改慈慶為東宮府。夫廢母后備制以縱奉子,朕必不為。言前稱朕意為正,駁郭勳之非,今何一用勳言?若今謂為忠正,前亦忠正?前謂為非,則今亦非也。蓋嫉人賢己,欲美必皆己出,亦無歸美君上之意,是其縱肆已成性,必不遷於忠謹敬畏之地。夫何謂?郭勳以不領敕下獄矣,猶千羅百織;如何自擬君旨,謂不必用敕。。。

2、我當皇帝的不上早朝,你當首輔的就不在內閣值班?!就知道整天窩在家裡造人,軍國大事都在你家裡裁定。這是把祖宗的江山社稷視作兒戲!不把我放在眼裡啊!

朕不早朝,彼亦不入內閣,軍國重事徑自私家而專裁之,王言要密,豈宜人臣視如戲具!

3、還有你們科道官,瞎了還是聾了。這麼大的事,就沒一個人知道?為什麼早不彈劾夏言?

如此大事,言官豈無一人知見,不聞一言片疏糾發,徒知欺謗君上,弄法舞文,排擠忠直。。。

嘉靖很是惱怒。

夏言,危險了。

07

話說,嘉靖入居西苑後,對齋祀更為痴迷。

皇帝的烏紗翼善冠他不戴,別出心裁地製作了一頂高一尺五寸的香葉冠。

實則是一種變形的道冠。

人一旦放棄底線,真的就前途光明……

嘉靖經常戴著香葉冠參加道教儀典,還特命有關部門仿照形制,用沉香木雕成五頂香葉冠。

第一批製成之後,賜給了首輔夏言、大學士翟鑾、禮部尚書嚴嵩、成國公朱希忠及駙馬都尉京山侯崔元。

在嘉靖看來,這是對臣下的非常之禮遇,是君臣魚水之歡的最佳佐證。

夏言卻不給面子,上了道密疏:香葉冠不是大臣應該戴的東西,我不敢接受,你怎麼送來的,我怎麼給你還回去。

嘉靖原地就炸了。

人一旦放棄底線,真的就前途光明……

好死不死,又一天,嘉靖在西苑接受召見這五位大臣。

嚴嵩故意戴上了香葉冠,並籠以輕紗,以示珍重。

嘉靖果然大為高興,把他單獨留下敘話。

見左右無人,嚴嵩撲通跪在地上,淚如雨下,哭訴夏言對他的排擠和欺凌。

正好兩泡尿,一個壺。

“老嚴吶,你過來。夏言有什麼罪過(你對他有什麼怨言)都說出來,朕為你做主。”

嚴嵩便乘機揭發夏言種種縱恣不敬之事。

嘉靖聽得怒火中燒。

人一旦放棄底線,真的就前途光明……

還有添油加醋的。

夏言性格高傲,皇帝身邊的小太監有事來傳達,夏言對待他們像奴婢一樣。

而嚴嵩,則每次都拉著他們的手,讓座,噓寒問暖,不忘悄悄塞點金啊銀啊什麼的。

因而,這些近侍都爭著說嚴嵩的好話,搶著揭露夏言的短處。

08

夏言不可能感覺不到嘉靖的不滿。

他開始滿懷惶懼,處處小心謹畏。

然越是如此,嘉靖就越懷疑他幹了什麼見不得光的事。

上有對他日漸厭煩的皇帝,下有謀劃取而代之的嚴嵩。

夏言只有上疏求退:

臣積罪稔戾,上幹宸怒,無地自容,旬日閉門席藁待罪。。。

臣輔導無狀,久玷揆席,加以衰年無子,憂患傷心,百病交侵,四肢骨立。伏望皇上憫臣衰殘,哀臣孤苦,放歸田裡,苟延餘齡,則生當殞首,死當結草。

情辭甚哀,嘉靖也就沒那麼生氣了。

只是老話說得好,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

八天後,出現了嚴重日食。

嘉靖認為這是“正坐臣子欺逼君父、外陰侵犯內陽之咎”。

批令夏言革職閒住,並令禮部將敕旨曉諭天下。

列舉了朝政“三失”,向夏言開炮:

1、“太子為臣,怎麼可以住進太后寢宮,以與君父並列?”

2、夏言以首輔之重,“欺凌君上,作威作福不下郭勳之罪”。

3、蒙古各部屢屢犯邊,如履平地,搶劫如同家常便飯,而“內外臣工通不愛民如身,視國如家”。

嘉靖認為朝政的“三失”,已演為天變的“三咎”,宣佈自己要修省三日,內外臣工當日也要深刻反省。

至於夏言,革職反省。

09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八月,也就是夏言被革職的第二個月,嚴嵩以禮部尚書本官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仍兼掌禮部事。

兩年後,嚴嵩將翟鑾排擠出閣,繼任首輔。

累加至少傅、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後來入閣的吏部尚書許讚、禮部尚書張璧,就是充數而已,都不能進西苑上班,大權掌於嚴嵩一人之手。

這時的嚴嵩雖然年過六旬,然,精神健旺,體力充沛。

從早至晚在西苑直房值班,絕不偷懶躲避。

和夏言之前的消極怠工相比,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嘉靖對他更加誇獎。

人一旦放棄底線,真的就前途光明……

而,夏言的外(飯)賣(盒)越來越近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