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

19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歐美國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展開,自由資本主義開始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西方列強對殖民地的追逐更加瘋狂,現代殖民帝國隨之形成。憑藉經濟軍事優勢,西方列強主要是英、法、俄等國家,日益加緊對東亞的殖民侵略,除了日本以外,東亞絕大多數國家都開始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清朝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

各國列強在東亞爭奪的重要目標是擴大在華特權,從而進一步控制中國。這一時期,英國仍然是殖民掠奪的急先鋒。隨著列強爭奪中國的重點轉向中國西南地區,英國率先侵入中國的雲南。1874年,英國派出以柏郎上校為首的所謂探路隊,探查緬滇陸路交通,英國駐華公使派出翻譯馬嘉理南下迎接。1875年1月,馬嘉理到緬甸八莫與柏郎會合後,向雲南邊境進發。

清朝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

1875年2月21日,在雲南騰越地區的蠻允附近,馬嘉理與數名隨行人員被打死,這一事件被稱為“馬嘉理事件”或者“滇案”。英國乘機把這一事件擴大。1876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煙臺條約》,也稱《滇案條約》,這是又一個強加給中國的喪權辱國條約。依據該條約,清政府被迫增設湖北宜昌、安徽蕪湖、浙江溫州、廣東北海四處為通商口岸,並作為領事館駐紮處所;安徽大通、安慶,江西湖口,湖廣武穴、陸溪口、沙市等處,原為內地處所並非通商口岸,不允許洋商起下貨物,該條約則准許其輪船暫時停泊,上下客商貨物使用民船,然後按照內地定章辦理。

清朝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

這也就等同於將這些沿江城市向列強開放了。由此可見,列強的侵略已經從沿海、沿江的大型城市向沿江、內地的中小城市推進。中國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