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朝野二十載的霍光是忠臣還是權臣?讀懂了“兩立一廢”就懂了

都說霍光是漢朝歷史上的大功臣,今天我卻要給他潑一盆冷水,看看他到底是個忠臣,還是個權臣。

當時漢武帝託孤時的重臣,大漢江山多虧了有霍光這樣的人鎮守,才能保大漢一時平安,但是到漢昭帝駕崩之後,權臣霍光做起了真正的權臣,讓劉賀來做皇帝成為了霍光做真正的權臣的一個不可抹掉的證據。

傾朝野二十載的霍光是忠臣還是權臣?讀懂了“兩立一廢”就懂了

霍光的權臣之路是怎麼起來的

為何說漢昭帝之後,霍光做起了真正的權臣?其實在霍光受命輔政的時候,他是忠於大漢,忠於皇帝的,就算是他作為權臣的時候,也是忠於大漢的,只是他想做一個凌駕於皇帝之上的權臣,漢朝所有的政令都是出自他手,直到他去世。

傾朝野二十載的霍光是忠臣還是權臣?讀懂了“兩立一廢”就懂了

漢武帝末年,在他臨終之際,漢武帝精心的選擇了四位輔政大臣: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輔佐時年八歲的漢昭帝。霍光作為首輔大臣,可以說是此時大漢的實際掌權者,但是在權力面前不是沒有人動心的,漢武帝選擇的這四個人就不是一條心的,其中上官桀就是那個異心者,他也想做大將軍,大司馬,於是他和燕王劉旦積極謀劃,瞅準時機在漢昭帝面前說點壞話,讓他除掉霍光,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動動手翻雲覆雨了。可惜這件事情被14歲的漢昭帝給察覺了,兩人一合計,將計就計把上官桀給除掉了。

此時作為大漢實際的掌權人,霍光對於這個14歲的孩子是十分佩服的,只要有他在,霍光是不會擅權的,而漢昭帝也清楚,只要自己和霍光配合好一點,自己就可以穩穩的做皇位,而不用有任何的擔心。

傾朝野二十載的霍光是忠臣還是權臣?讀懂了“兩立一廢”就懂了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漢昭帝在22歲的時候駕崩了,此時霍光效忠的皇帝不在了,再也沒有哪一個人能夠控制和讓他佩服了,忠於大漢是必須的,後世的名聲還是很重要的,但是攏住手中的權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不僅可以讓自己過一把權臣的癮,做好了,還能讓自己的家族長盛不衰,青史留名。看著霍光的這些想法,真的是讓人有點側目,雖然當了幾年的權臣,但結局也正像我們所想的那樣,不得善終。

霍光當權臣使用的手段

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了,霍光就開始一步步實現他權臣的目標了。選立新君正是一個時機。劉賀本來就不是順位繼承人,而霍光選擇劉賀來繼承皇位,其實就是自己想做一個控制大漢權力的權臣,而做的一個最仔細的選擇。

傾朝野二十載的霍光是忠臣還是權臣?讀懂了“兩立一廢”就懂了

第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劉賀的背景相對簡單。

其實剛剛成年的劉賀,除了心智不全以外,就是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而且背後也沒有什麼大的靠山,控制起來才最容易。

在古代王朝中,一個皇帝想坐穩皇位,沒點實力是不行的,有的還要藉助外戚的權力,才能登上皇位,就是登上皇位之後,也要有外戚這個堅強的後盾才能夠長久,而劉賀就是一個和這些都沒有關係的一個小王爺。

其實這個劉賀也是一個後臺很硬的人,他的祖母是漢武帝的非常寵愛的李夫人,只可惜這個李家的一號人物李夫人沒有享受的命,過早的離世了。而李夫人的哥哥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李廣利,在漢朝的歷史上這也是一員猛將了,但是作為這個家族的二號人物,竟然投降了匈奴,這可是犯了漢武帝的大忌的,讓李家的實力被洗劫了一邊,從此時開始家道就中落了。

傾朝野二十載的霍光是忠臣還是權臣?讀懂了“兩立一廢”就懂了

劉賀這一代的時候,已經在朝中沒有什麼人了,就是自己的岳父也只是一名小小的御史,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成為霍光的絆腳石呢?因此霍光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劉賀作為漢昭帝的繼位者。

第二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作為實力最大的掌權者,霍光是無法撼動的。

作為實力最大的掌權者,霍光真的是實現了他凌駕於皇權之上的目的,皇帝都是他選的,還有誰有這個本領呢?自己選的這個劉賀,可是一個沒有什麼後臺的人,這樣一來所有的人就要對他刮目相看,所有的人都要對他敬畏有加,所有的人都要讓他三分,就連皇帝也是如此。

傾朝野二十載的霍光是忠臣還是權臣?讀懂了“兩立一廢”就懂了

此時的劉賀似乎不懂得這樣的事情,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是每一個大臣都懂得,但是有一點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霍光不想皇帝這麼快就劍指自己,把自己的權力擼的光光的,還要自己性命。劉賀剛登基,還沒有祭祀宗廟就已經這樣了,霍光又豈是一個任人宰割的人呢?

後記

不管霍光是一個權臣還是一個忠臣,在後世的證明中都不能證明霍光要取而代之,但是從選擇劉賀,到廢除劉賀,再到到選擇劉洵,我認為霍光是一個只想穩穩的在他有生之年做一個權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