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言事分記到言事相兼,題目這個意思,講的是什麼呢?

“從言事分記到言事相兼”,實際上講的就是古代記史的習慣、它的發展和它的變化。中國史學的發軔期,根據現存的文獻,當產生於西周、春秋時期。傳說中的古代典籍,是所謂的《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但這僅是傳說,它到底是不是史籍呢?因為沒有傳下來,所以真偽難辨,很難說清楚。只是到了西周、春秋時代,才有不少完整的史書出現。

從言事分記到言事相兼,題目這個意思,講的是什麼呢?

這裡請大家注意:指完整的史書,如周王朝有《周書》《周志》,各國都有《春秋》,也就是說“春秋”這個名稱,實際上是當時各國史書的通稱,只是這些史書絕大部分都已亡,我們看不到了。那麼它的體制到底如何,現在當然也就無從知道了。流傳至今的,我們說“完整的”“最早的”,首推是《尚書》《春秋》等少數幾部。古代史官的分工,是非常細的。我這裡舉兩條文獻的根據:一是《禮記》的《玉藻》篇。請大家看看,這《禮記·玉藻》篇裡面說:天子……玄端而居。

從言事分記到言事相兼,題目這個意思,講的是什麼呢?

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就是說:凡是天子的舉動,都要把它記下來——做什麼事情,左史把它記載下來;說的話,右史把它記載下來。言跟行都記載下來,使君王能夠謹言慎行,而且給旁人,給後人也留下榜樣。《漢書·藝文志》裡面說是“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跟《玉藻》篇有點不一樣。

從言事分記到言事相兼,題目這個意思,講的是什麼呢?

《玉藻》篇裡說的是“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其實這個問題不大,古代史官分工很細,有左史、右史之分。不管是左史記言、右史記事,還是右史記言、左史記事,總之就是:中國史學發軔之初始著作,它是言跟事分記——言跟事是分開來記載的。根據我剛才給大家列出來的這兩條文獻可以說明這個問題。這一點,中國史學史的起源之作與古希臘的情況完全不同。公元前484年到公元前425年,也就是中國春秋時代的末期。他的著作叫《歷史》,也有的翻譯作《希波戰爭史》,他這部書,被稱為古希臘第一部史學著作。這部著作,前半部分敘述埃及、希臘、波斯等國的歷史,後半部分是對希波戰爭具體過程的描述,書中非常重視情節的生動描寫,還摻進了許多神話故事。而荷馬的《史詩》,寫的是古希臘歷史,當然它嚴格說是文學作品。

從言事分記到言事相兼,題目這個意思,講的是什麼呢?

因此,在古希臘的史學歷史上,像希羅多德的《希波戰爭史》,它們並沒有言事分書的習慣。這一點跟我們中國古代的史書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說,在最早發軔期的中國史學著作,它是言事分紀的。按照《漢書·藝文志》的說法,記言之書謂之《尚書》,記事之書謂之《春秋》,所以我們這裡把《尚書》跟《春秋》這兩部著作給簡單介紹一下——雖然大家已經有所瞭解。記言之書《尚書》,是我國現存最古的史書。其實它並非一部史家刻意而為的歷史專著,也就是說不是一開始就由史家帶有目的性的著作,它只是雜輯而成的一部書。清代,清代學者閻若璩經過二十多年的考證,寫成《古文尚書疏證》這麼一部書,論證了古文《尚書》的不可靠。

從言事分記到言事相兼,題目這個意思,講的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不細說。《尚書》的文章彙集起來,我們把它稱為典、謨、訓、誥、誓、命等,因為裡面有堯典、舜典、皋陶謨、伊訓、大誥、康誥、泰誓、牧誓、顧命等這些篇章,這些基本上都是統治者的講話記錄或文告。如《商書》中的《盤庚》——這是很著名、很重要的一篇——說的就是殷王盤庚為了動員遷都對臣民做的演說,換句話說就是商王盤庚為了動員遷都做的一個動員報告。

從言事分記到言事相兼,題目這個意思,講的是什麼呢?

盤庚是商的第二十位君王,他為了避免水患,復興殷商,要把都城從奄遷到殷,大概原來在奄地的時候,洪水經常氾濫,所以他決定要遷都,以此來振興商朝。他要遷到殷去,也就是河南的安陽,但遭到各方面的反對。所以他反覆向臣民傳達遷都的原因和目的,而且譴責那些守舊制不想改變狀況,又貪圖安逸,甚至散佈謠言惑眾的官員,希望臣民能與自己同心同德,敬天得民,以繼先王之業。這就是《盤庚》的內容。文中雖有簡單的記事,但主要在於記言。

從言事分記到言事相兼,題目這個意思,講的是什麼呢?

大家如果去讀讀《盤庚》就知道。作者採用反覆說理、鋪陳申述的手法來表達盤庚訓誥的內容。而且還用了很多的比喻,我這裡舉了幾條,像“若顛木之有由櫱”“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予告汝於難,若射之有志”,等等,用了這些比喻,來增強說服力。像《無逸》這篇裡面,也是比較鮮明的一—周公在告誡成王的時候,用了一個方法,就是“以史為鑑”的方法,察往知來,放眼歷史,放眼未來,借鑑歷史經驗以告誡成王,要吸取教訓,表現出深沉的歷史意識和宏遠的歷史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