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中善與惡的分野與發展

修道中善與惡的分野與發展

道之謂教,意思是說,

人類根據自己的主觀慾望對天道法則做適當的調整修理,這就是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目的因人類個體的慾望分為

善、愚、惡

何為善,

就是人類在慾望指導下做出的行為產生的後果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有利,就是利己利他,或者叫做自利利他

。這是智慧和品德優良的結合。

修道中善與惡的分野與發展

何為愚,是人類個體在慾望指導下做出的行為產生的後果或

對己不利,或對人不利

,或對社會不利。不能做到利己利他,自利利他。

修道中善與惡的分野與發展

何為惡,是人類個體在慾望指導下做出的行為產生的後果

對己有利,對他人不利,對社會不利

。不能做到利己利他,自利利他。反而是損人利己,損社會而利己。這是智慧和品德低劣的結合。

修道中善與惡的分野與發展

人類受生存環境和自身智慧和品德的約束,產生了善惡的選擇,善惡的起點為愚

。愚是針對智慧而言。

一個人沒有智慧,但是可以利人,這叫損己利人,為善,但是低階的善,他的

智慧不足以利己利人,但是他品德上堅守不損害別人,此種人被稱為善人中的愚人

還有一種人,同樣沒有智慧,但是他不會損害自己,他透過損害別人來使自己暫時獲利,為惡,屬於低階的惡,他知道自己無法自利利人,於是

放棄人道的品德迴歸野獸的叢林競爭法則,弱肉強食,但是由於缺乏智慧,所以危害被人僅限於利己。此種人被稱為惡人中的愚人

下面我們拿人類的生存方式的分工來做一個分析,來說明人道的善惡的分野和發展。

請讀者們思考以下問題:人類勞動生產方式分為

農業生產,畜牧業生產,狩獵生產

。這三種生產方式何種為善,何種善惡參半,何種為惡。

修道中善與惡的分野與發展

我們認為農業生產為人類生產方式中至善的生存資源的謀求方式,為什麼呢?因為農業生產方式為自利利他的生產方式,我們看農民春天把種子種到土地裡面,這個種植要比農作物自己生存要來的快樂,因為農民會把它們種在最肥沃的土地。長草了,農民給除草。缺肥料了,農民給施肥。就這樣,農作物長得非常茁壯,結果比自然環境下更多,這個種植的行為是對農作物有利的。

到了秋天,農作物成熟了,生命走到了盡頭,我們把它們的果實和種子收集起來,用來維持我們的生命

,使我們的生命得以維持和延續。

這種生產方式是利己利他的生產方式。所以是代表人道中的善良的發展模式。

我們認為畜牧業生產是人類生產方式中善惡參半的生存資源謀求方式,為什麼呢?因為畜牧業的生產方式既有利他同時也存在這損他的生產方式。我們看牧民養牛和養羊或者養魚養蝦,他們也把小羊,小牛,小魚,小蝦從小養大,加以精心照料,但是他們不會等到羊、牛、魚、蝦生命行將結束的時候才去收取它們的生命肉體來給自己吃和用。相反,他們是在羊、牛、魚、蝦等在最肥壯的時候收割它們的生命,掠奪它們的肉體,用來維持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前面養育羊、牛、魚、蝦的行為是利他的行為,後面在羊、牛、魚、蝦生命力最強的時候殺害它們是損他行為。這樣看來畜牧業是一種善惡參半的生產方式。

我們認為狩獵生產是人類生產方式中惡的生存資源謀求方式,為什麼呢?因為人類狩獵的是自然野生的動物,

人類對野生動物的生存方式沒有任何貢獻,除非野生動物攻擊了人類或者人類馴養的動物,否則人類沒有任何的傷害和殺戮野生動物的合法性

。當然,假如人類沒有進入人道的文明世界,仍然是野生動物的一種,跟猴子、獅子、老虎、狼一樣,那麼,只要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道叢林法則即可,就是餓了才去獵殺別的生命,否則就在野地裡玩樂遊蕩,受天道的約束,生存在作為自然人的小範圍之內。

修道中善與惡的分野與發展

修道中善與惡的分野與發展

但是,人類進入了人道的文明,不再是野生動物,所以人類應該可以用更為先進的科技來透過如同農業生產那樣利己利他的善良的行為方式來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最低限度應該達到向畜牧業那樣利他損他的生產方式,需要堅決拋棄狩獵和殺了的生產方式。這樣人類才能達到更高的精神層面。

假如人類消除了一切損害別的生命的生存發展的生產方式,那麼,人類將進入到神的時代,也就是隻對生命和世界有利,不會產生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