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詩詠古北口

康熙皇帝詩詠古北口

斷山踰古北,石壁開峻遠。

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

——康熙《古北口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經過八年較量,康熙皇帝終於平定了三藩之亂,但他並沒有陶醉在勝利之中,而是馬不停蹄,又忙於巡視京畿,出古北口,渡灤河,經熱河,直抵塞北。他仍在為國家統一、疆域鞏固而奔走不息。此詩,即是此次巡行途中登臨古北口時所作。

康熙皇帝詩詠古北口

康熙皇帝畫像

古北口,在密雲縣東北部,長城要塞之一。關口兩旁山勢陡峭,極為險要。自古以來,即為長城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衝。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就在燕山之北始築長城。唐代在此設防戍邊。宋代這裡是使臣出使遼國必經之地。金代在此建鐵門關。元代為大都至上都的交通樞紐。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在此建古北口城,城周長四里餘,設東、北、南三門。古北口一帶的長城,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橫跨潮河之上,是長城建築中的勝景之一。因此,古北口不僅是古通道、古要衝,而且是古戰場、古名勝。作為清朝的第二代皇帝,中國歷史上頗有作為的一代君主,康熙帝到此,面對如此關山,撫今追昔,怎能沒有一番感慨呢?

康熙皇帝詩詠古北口

古北口長城

“斷山踰古北,石壁開峻遠。”這是借形勝之景,寫行蹤之跡。康熙帝跨越重重關山來到要塞古北口,只見昔日修築的“石壁”營壘十分險峻。所謂“石壁”,據《長安客話》載:“古北口西南有石匣營……洪武中建土城。嘉靖庚戌,虜大舉南侵,自古北口入;癸亥,又自牆子嶺入,皆道經石匣。越明年,增築石城,屹然遂為一巨鎮矣。”由此可見,詩中的“石壁”,當即指明代在“石匣營”增築的“石城”,因其“屹然遂為一巨鎮矣”,巍然屹立,雄視邊遠,所以康熙帝贊其為“石壁開峻遠”。

康熙皇帝詩詠古北口

古鎮石匣

然而,無情的事實是:銅牆鐵壁的“石城”、“巨鎮”,並未能阻擋住清兵的鐵騎入關,更沒有給明王朝奠定萬世基業。須臾之間,明王朝就土崩瓦解了。這是令人深思的。康熙皇帝面對眼前的“形勝”,面對剛剛贏得的力盡二十年的征伐所取得的國內統一的勝利,並未忘乎所以。他做出了正確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難道不是如此嗎?險關要隘,固然易守難攻,但也並非固若金湯。在古北口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戰爭,歷史上一代代王朝更迭,無不印證了這個道理。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永固江山的根基所在呢?“在德不在險”。是的,要想江山永固,長治久安,主要靠政治修明,居安思危,澄清吏治,輕徭薄賦,澤被百姓,普施德政。 “山河之固”,是不足憑恃的。康熙帝明察乎此,足見其雄才大略。

康熙皇帝詩詠古北口

古北口全景圖

對於治國平天下,歷代統治者、歷代詩人都曾作過無數次探討。要言之,不外乎重“在德”抑或重“在險”兩種看法。杜甫詩云:“西蜀地形天下險,安危須仗出群材。”劉禹錫詩曰:“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李商隱詩道:“歷覽前賢家與國,成由勤儉敗由奢。”康熙此詩“在德不在險”的思想,與上述詩句的觀點一脈相承。全詩寥寥二十字,言簡意賅,樸素無華,沒有勝利者常常流露出的矯飾矜誇,但它所包涵的治國之道與歷史經驗卻是題旨深厚、詩意雋永的。認真品味這首小詩的意境,其鮮明的現實與借鑑意義仍躍然紙上,呼之欲出。(李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