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祭祀山區時竟然就已經使用了這一類的祭品

春秋戰國的時期的生產力逐步提高,井田制崩潰,奴隸制瓦解,封建化改革和各種變法運動興盛。人逐漸受到重視,地位不斷提高,統治者漸漸重視人的作用,神的地位每況愈下。於此同時出現了以人為祭祀物件的祠店:介子推祠、孔子廟、子夏廟、二子廟、代夫人祠等。

在秦朝祭祀山區時竟然就已經使用了這一類的祭品

自然人的地位提高對正統的天命鬼神觀造成很大威脅,使得人們從神的絕對崇拜和依賴中逐漸解脫,深刻影響了人們的信仰觀念,各種神靈逐漸開始人格化,世俗化,神開始出現與人同形同性的特徵,遵循塵世風俗,更加關注人的願望。如戰國時楚人稱日神為“東君”,《山海經》中日神成為帝俊與載和的兒子秦並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秦朝人對於山川動物的祭祀很流行。在《山海經》裡“中國山地被劃分為26個山區:南方3個山區41座山,西方四個山區78座山,北方三個山區88座山,東方4個山區46座山,中央12個山區198座山,共451座山”,在祭祀這二十六個山區時都使用了玉石類祭品,說明秦以來山的神靈化發展非常快。

在秦朝祭祀山區時竟然就已經使用了這一類的祭品

除了山川類神靈外,秦都雍城有許多祭祀上帝天神、日月星辰、風伯雨師的祠廟以及祭祀祖先的祠廟。秦朝的祭祀祠廟主要有:第一,雍四峙。秦始皇時期繼承春秋戰國時秦國建立的四峙進行祭祀。第二,雍地的其他神祠。《史記·封禪書》載:

在秦朝祭祀山區時竟然就已經使用了這一類的祭品

而雍有日、月、參、辰、南北斗、熒惑、太白、歲星、填星、辰豆、二十八宿、風伯、雨師、四海、九臣、十四臣、諸布、諸嚴、諸述之屬,百有餘廟。西亦有數十祠。於湖有周天子祠。於下卻有天神。;豐、漓有昭明、天子闢地。於杜、毫有三社主之祠、壽星祠:而雍營廟亦有杜主。杜主,故周之右將軍,其在秦中,最小鬼之神者。各以歲時奉祠。

在秦朝祭祀山區時竟然就已經使用了這一類的祭品

由上述材料我們知道當時雍地的其他祠廟有:日祠、月祠、參祠、辰祠、南北斗祠、熒惑祠、太白祠、歲星祠、填星祠、辰星祠、二十八宿祠、風伯祠、雨師祠、四海祠、九臣祠、十四臣祠、諸布祠、諸嚴祠、諸速祠、周天子祠、昭明祠、闢池祠、杜主祠等。

陳寶雞鳴祠、怒特祠。《史記·封禪書》:文公獲若石雲,於陳倉北阪城祠之。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來,來也常以夜,光輝若流星,從東南來集於祠城,則若雄雞,其聲殷雲,野雞夜句住。以一牢祠,命曰陳寶。

在秦朝祭祀山區時竟然就已經使用了這一類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