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亂時派出的王公眾多,他們在軍中擔任大小不一的職位,有大將軍、將軍、都統、參領甚至是普通兵士。雖然他們在前線擔任的職務不同,但是他們有著共同的信念,為國盡忠,

不辜負“宗室”這一稱號。

他們之中有軍功最高的大將軍安親王嶽樂,他在官山之戰中成功阻止了吳三桂勢力的擴張,將吳三桂困在湖南,扭轉了戰爭大局。寧海將軍固山貝子傅喇塔是清朝皇族傳統形象的延續者,

身先士卒,勝於謀略,

同時又注重安撫百姓,在民間聲望很高。

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閱歷尚淺的簡親王喇布在戰爭中的經歷,給人們展現了皇族將領坎坷的成長史,他短暫的人生中的黃金時間都是留給戰場。還有一群底層皇族,他們中有人是因戰敗而革職,還有一些任職基層的皇族,他們默默書寫了一份底層皇族的奮鬥史。

一、安王運籌帷幄:官山之戰

安親王嶽樂於康熙十三年被任命為定遠平寇大將軍率師由湖南進廣西,嶽樂於當年十二月抵達江西南昌。他是一位久歷戰陣的老將,在帶兵抵達江西時就曾對當時前線情勢作過分析,上書康熙皇帝請求停止進軍廣東,先定江西以穩定局勢。

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嶽樂的分析基於當時清軍前兵力不足,無法在各線同時發動進攻,如果全力進軍,則已經恢復的城池有再次被賊所佔有的可能,

則前功盡棄後方不穩定。

而福建耿精忠和湖南的吳三桂同時發兵進攻江西,當地的土寇世族也藉機發難佔據城池,整個江西動盪不安,清朝進粵軍隊的後方供給則無法保證。

於是在接下來的兩個月,

他迅速派兵收復上高、新昌、撫州,並親自率軍攻打建昌,與偽將軍郝連登戰於長興鄉,恢復建昌、廣信、饒州、景德鎮。

安親王嶽樂在長沙與敵人對峙期間,

雙方數次交鋒,勝負互見。

而吳三桂親赴長沙坐鎮指揮,他想要先打敗安親王再派軍援助被清朝軍隊圍困的安韓大任部隊,於(1677年)三月初一日合圍對安親王的軍隊發動攻擊。

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官山之戰後,安親王嶽樂的軍隊與吳三桂主力在長沙前線相持不下。康熙十七年吳三桂死於衡州,安親王嶽樂已經攻取了長沙的門戶湘潭,原嶽州水師將領林興珠投網安親王軍前,獻計攻克嶽州。林興珠因此被封為建義侯,隸屬漢軍正黃旗,其後的雅克薩之戰,林興珠等藤甲軍成功抵擋了西方的火炮,取得雅克薩之戰的勝利。

二、老驥伏櫪:固山貝子傅喇塔

貝子傅喇塔年少時就跟隨父親貝子屯齊在軍中,參加過順治五年征剿闖王李自成餘孽的戰役而後又率領軍隊到福建剿海寇鄭成功,

“智深勇奮,寇披靡遁散”。

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他在康熙十三年九月作為康親王傑書的參贊被派往浙江軍前,他率領的軍隊是清軍平浙入閩的主力。在他們抵達浙江吋,耿精忠勾結臺灣鄭錦為禍閩浙。耿精忠派遣軍隊由建寧出仙霞關攻下衢州,耿精忠標下都督曾養性陷溫州,浙江的總兵祖弘勳、阿爾泰兵敗降賊,浙東都被耿精忠所佔據,

整個江南一片危急。

康熙皇帝在任命簡親王喇布為揚威大將軍率軍前往江寧外,同時派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到浙江收復失地,伺機平定福建。在浙江軍前的總指揮官傑書首次上戰場,皇帝便任命傅喇塔這一宗室老將魏寧海將軍參贊軍務,共同商討保固浙江之策略。

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當王師到浙江時,溫州、處州已為敵佔據。傅塔認為“扼賊之要,實在溫臺,當使在困窘不前,則仙霞不難破,天下不難平也。”仙霞關是浙江通往福建的重要通道之一,

易守難攻

。但當務之急是先攻下溫州、台州,再圖謀仙霞等處。

貝子傅喇塔認為耿精忠想要攻下浙江作為藩臣,如果清軍佔領浙江,耿精忠不可輕易出福建,吳三桂也不敢擅取下江南。所以想要平定福建,

必先平定浙江

,而台州是平定浙江的關鍵,由台州到溫州,然後由仙霞關入閩,清軍將勢如破竹。

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在率軍作戰之時,嚴格要求自己,在對士兵封賞時毫不吝嗇。以至於“薨之蕭然,至不能備禮”。他的善舉贏得了百姓的尊重,浙閩的百姓皆感恩其作為,紛紛建祠歌頌他的功德。文人名士爭相為他立碑立傳,福建、

浙江之士人紛紛為其立傳。

康熙帝為他輟朝,賜祭諡號惠獻。他的子孫破格襲封貝子兩次作為獎賞。乾隆年間他的孫子德沛任閩浙總督,

上書奏請皇帝請求供奉其祖父於浙江賢良祠

,乾隆皇帝於乾隆六年下詔供奉於浙江賢良祠,乾隆朝時他的孫子德沛承襲簡親王,追封傅嘞塔為親王。

三、底層皇族的奮鬥史

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在從徵三藩的皇族宗室之中,不光有領有帥印坐鎮一方的親王貝勒,還有編入八旗擔任底層軍官的人。他們雖然沒有資格獨自統領一軍,但是他們仍以一己之力,詮釋著什麼是忠誠,他們或因失誤所受貶謫,但是以一普通士兵之身懷有濃烈的忠君報國之心。

覺羅努黑勒是遠支皇親,滿洲鑲黃旗人。康熙十四年從徵逆藩吳三桂至湖廣,四川偽將軍杜輝、

巴養元等率兵兩萬乘船來犯柳林嘴,

怒黑勒隨都統鄂內率舟師擊敗杜輝。十九年隨貝子彰泰進軍進至貴州,在與偽將軍高起龍等交戰中,重傷陣亡。

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覺羅剛阿圖,滿洲正藍旗人,景祖翼皇帝兄長的後代。康熙十三年,以參領之職從徵福建,曾敗賊六千人於盤龍山。康熙十九年從徵雲南,參與了石門坎等處戰役,清軍三路官兵平定雲南的戰鬥,覺羅剛阿圖都在其中親身參與,在雲南時又隨都統希福敗偽將軍馬賽、巴養元於烏木山。三藩事平後,他以陣前軍功被授予

“拜他喇布勒哈番”

世職。

巴爾堪是開國鄭親王濟爾哈朗庶子,順治十一年封三等輔國將軍。康熙十三年隨簡親王喇布駐防江寧。賊兵犯徽州,

他隨江寧將軍額楚率軍前往,

擊敗賊眾有功,皇帝賞賜他佩刀一口。又從簡親王喇布往吉安與偽將軍韓大任戰於螺子山,敵人衝入中營,清軍大亂。康熙皇帝從重處置了軍中官員,罷黜了他副都統和輔國將軍”職位,他以閒散發往將軍穆佔軍前效力。

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奮力戰鬥,與敵交戰之時率先衝入敵陣,奮力搏擊,即使是手被弓箭所傷、戰馬被創仍然衝在前面。他因此拔得頭籌。他在廣東韶州蓮花山與敵交戰之時負傷,包紮後仍然力戰大破敵軍。他的堂兄敬謹親王尼堪曾說過:“我軍擊賊無退者。我為宗室,退,何面目歸乎?”巴爾堪的傷重的時候也這樣說過:

“吾身為宗室,不得身死陣前,不幸臥床而死,此創發耳。豈敢以陣亡冒功,勿令我家人混行於部。”

他們身為宗室的責任感,使得他們萬事以國家為重,宗室這一身份,不單單是皇親國戚,更是深重的責任。

他們以身為宗室自豪,

更以宗室在戰爭中之精神領袖之職責要求自己。清朝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家族的力量在其創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巴爾堪的陣亡證明了一個普通宗室的價值,仍然是在平定三藩之亂中犧牲的芸芸眾生的一員,康熙皇帝並沒有給予他優待,只是按照規定辦理其喪事。

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及至雍正年間巴爾堪的兒子巴塞在蒙古軍前陣亡,雍正皇帝才將其追封為輔國公,並立碑稱其為:“屢著忠勤,為軍士前驅,置身鋒鏑,奮行間之壯氣,效力疆場,既勇敢之可風,復效成勞之未。”這些人是底層宗室成員,

他們身在軍中披荊斬棘,艱難踐涉,

最終完成了平定三藩之亂的征程,並沒有身為皇室成員而獲得優待,他們用履歷上的累累戰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贏得了榮耀。

總結

清代皇族雖然在前線的總體表現值得稱讚,

但仍有少部分中層皇族將領在陣前表現不佳。議政王大臣會議和皇帝對前線皇族將領的表現不滿,給予他們的評價是以處罰為主。給予在前線立下大功的大將軍安親王嶽樂、康親王傑書、貝勒察尼、貝子準達並沒有給予賞賜,而是糾結在戰時犯下的失誤,將其功績削去。

皇族的奮鬥史:談清朝皇族宗室的戰場前線表現

皇帝和議政王大臣會議對出征皇族將領的評價除了要根據戰時表現還要考慮平衡宗室在朝中的勢力,

減少他們對皇權的威脅。

因而造成了有功不賞現象的出現。清朝皇族在康熙年間戰場上仍然發揮著其領袖作用,是皇帝任命出征大將軍的不二人選。比較其他高階武職官員,皇帝更加信任自己的親族。

宗室之中無論老幼都是打仗的好手,每次戰役都有宗室從徵,經過戰爭的洗禮,他們更加成熟,他們以戰場上不光以贏得的軍功獲取爵位的上升,

更是將八旗騎勇善戰的名聲傳播的更加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