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有多耗糧草?史料:3個人運糧只夠1個人吃

我們看歷史電視劇的時候,裡面將軍動不動就說後勤不足,沒有糧草了。運糧官遲到了幾天,立刻就被拖出去斬了。那麼,在古代戰爭中,糧草有多麼重要呢?

古代打仗有多耗糧草?史料:3個人運糧只夠1個人吃

宋朝的《夢溪筆談》裡面就有記錄,原文就不給大家說了,說一下大致意思,一個士兵在前線打仗,需要後方三個民夫提供糧草!消耗的是4個人的量!當然,實際上沒有這麼高,因為這是按照純人力來計算的,實際上可能低一點,但是低不了太多。

古代打仗有多耗糧草?史料:3個人運糧只夠1個人吃

我這麼給大家說大家就明白了,你去一些偏遠地區,比如沙漠,無人區,雨林這些地方。你都得開個車,帶足乾糧。指望自己人帶,那隻能帶幾天的份量。士兵也是同樣的道理,最多隨身攜帶部分乾糧,不可能帶多少。

古代打仗有多耗糧草?史料:3個人運糧只夠1個人吃

古代打仗,幾千人算少得了,多的數萬人,數十萬人。這麼多的人,每天需要吃喝,平時你可能只需要吃一碗飯就夠了,現在打仗,你得吃三碗飯!且部隊有馬,戰馬的消耗糧食量,更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古代打仗,最看重的就是糧草,但是糧草的徵集,也沒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有人可能會好奇了,徵調糧草怎麼會有如此多的損耗呢?

古代打仗有多耗糧草?史料:3個人運糧只夠1個人吃

首先就是運輸緩慢,糧食是很容易腐壞的,尤其是長時間的運輸。其次古代的糧食包裝方式落後,你看我們今天東西都搞真空包裝,那時候沒有這種技術,容易變質!你運輸,運輸部隊也得需要吃飯啊。不像今天,一個卡車裝個幾噸糧食。那時候就靠牛馬和人力。裝的糧食少不說,用這些牛馬,它們吃的可比人要多得多,這又是一筆損耗。戰爭時期,部隊今天在這,明天在那,糧食需要頻繁的運輸,損耗大。所以你看古代有的軍隊,沒有軍糧,搶老百姓的糧食那都算仁慈的了。有些部隊甚至直接把老百姓做成肉乾!

古代打仗有多耗糧草?史料:3個人運糧只夠1個人吃

孫子兵法裡面這麼記載: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什麼意思呢?國家之所以因作戰而貧困,是由於軍隊遠征,不得不進行長途運輸。長途運輸必然導致百姓貧窮。駐軍附近處物價必然飛漲,物價飛漲,必然導致物資枯竭,物財枯竭,賦稅和勞役必然加重。所以古代打仗,將軍都想各種辦法,去搞對方的糧草來吃。說白了,吃對方的糧草,那是上上之策,其次就是讓對方沒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