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帕帕,逐漸消失的一種關中民俗

“丟,丟,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捉住他,快點快點捉住他。”這首《丟手絹》的經典兒歌,陪伴了無數人的童年時光。

搶帕帕,逐漸消失的一種關中民俗

手絹,也叫手帕,陝西關中一般叫“帕帕”。過去,關中的人一般都會在口袋裡都裝一個手帕,主要用來擦汗或者擦嘴。有的關中農村婦女則把手帕頂在頭上,在腦後將手帕的兩個角一系,當做頭巾用於遮陽。這一做法就是陝西八大怪中的“帕帕頭上戴”。

搶帕帕,逐漸消失的一種關中民俗

過去物質匱乏,冬季農閒時,關中人在自家炕上紡線,然後在自家織布機上織上一些手帕。

織布機織出的手帕質感差,很少有人用來擦汗。多數用來納鞋底或者做衣服口袋裡面的襯布。如果誰家有閨女將來要出嫁,那就要多織一些手帕,作為嫁妝備用。因為在關中西府一帶就有孃家人給帕帕的講究,而婆家人會“要”或者“搶”。如果孃家人準備的帕帕不多,則會顯得失禮,被婆家人背後數落是“嗇皮”(方言:摳門的意思)。

記憶中,小時候村裡有人結婚,大家都會去幫忙抬箱子、被子等嫁妝,然後向孃家人要帕帕。一般孃家主事的人會給幫忙的人手一個帕帕,作為感謝和回報。要帕帕是以前婚禮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有的人會問,要哪個幹啥?結婚是人生當中喜慶的事,要帕帕一是為了沾沾主家的喜氣,二來拿了帕帕回家另作他用。所以沒人嫌要的多。

搶帕帕,逐漸消失的一種關中民俗

作為孃家人,一部分帕帕要散給一起吃酒席的人,好讓他們吃完喜宴擦嘴;另一部分就是用來答謝幫忙的人。所以,孃家管事的人散帕帕就不會很大方,經常會顯得很嗇皮。有時為了很快結束這一環節,孃家管事的人會拿出幾個帕帕撒向人群,讓人們去哄搶,這就是搶帕帕。搶到的人興高采烈,沒有搶到的人自然很沮喪,就對那些搶到帕帕炫耀的人報以羨慕嫉妒恨的神情。

第三批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就有“結婚搶手帕”,這一民俗被稱為“蘇蕙織錦回文與武功民間送手絹風俗”。很多資料中也記載了這種風俗背後,還有一段“原配智鬥小三”的傳奇故事,而主人公就是古代才女蘇蕙。

搶帕帕,逐漸消失的一種關中民俗

史料記載,蘇蕙,字若蘭,十六國時期東扶風人(現在的陝西武功縣人),生於公元357年。傳說蘇蕙容貌秀麗,舉止嫻雅。她自小聰穎過人,三歲學畫,四歲作詩,五歲撫琴,九歲便學會了織錦。十歲剛過,即可描龍繡鳳,琴棋書畫的神韻,全被她運用到了織錦之中。有一次,蘇蕙和父親去法門寺逛廟會,巧遇一射飛雁、穿池魚的英武少年,其為右將軍竇真之孫,名叫竇滔,自幼習文練武,相貌不凡,若蘭頓生愛慕之情。經人提親,結成百年之好。然而好景不長,竇滔因厭戰不從軍令,被革職發配到流沙(今甘肅敦煌)。後來竇滔遇到了歌妓趙陽臺,娶作了偏房。趙陽臺不但能歌善舞,且嬌媚可人,引得竇滔對她寵愛不已。後來,竇滔奉命出鎮襄陽,本欲攜妻妾同往,可蘇蕙為趙妾之事賭氣不從,竇滔只帶著趙陽臺赴任。

蘇蕙獨留關中,日子一長便感覺空虛寂寞,於是吟詩作文消遣時光,並將所寫詩詞編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裡。然後懷著滿腔幽思、廢寢忘食地把詩詞織在八寸錦緞上,詩文共841字,不論左右、上下、巡迴誦讀,皆成詩篇。蘇蕙還把這副錦緞命名為“璇璣圖”。璇璣,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璣是指這副圖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樣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識,不知者望之茫然。其中更暗寓她對丈夫的戀情,就象星星一樣深邃而不變。後來竇滔感於蘇蕙深情,便將寵妾趙陽臺送回扶風家中,派出精心修飾的禮車將蘇蕙接回襄陽,兩人恩愛如初。後來有一個典故叫“陽臺之事”,就是男人娶妾一種比較隱晦的說法。

搶帕帕,逐漸消失的一種關中民俗

蘇蕙憑藉自己的才智擊敗了小三,其所做織錦回文詩對後世影響極大,由織錦回文璇璣圖起源的小手絹也成為一種愛情的象徵,所以扶風、武功乃至關中至今保留著結婚當日搶手絹的民間風俗。

隨著世事變遷,手絹慢慢的被紙巾替代。除了農村的老年婦女,很少再有年輕婦女將手絹戴在頭上了,“帕帕頭上戴”這一風俗也正慢慢的消失於人們的視線中。而至於“搶帕帕”這一非遺,更是逐漸退出關中農村的婚俗當中。婚禮上幫忙的婆家人沒有人再會“要帕帕”、“搶帕帕”了,取而代之的是改要紅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