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到朱由檢這一代,明朝滅亡已成定局?看國家的現狀就知道

其實,崇禎帝是明朝自太祖以來罕見的勤政之君。

據有關史料記載:崇禎帝勤政到為處理公文徹夜不眠,一次,他去慈寧宮拜見宮中最有威望的劉太妃時,竟然坐著睡著了,劉太妃命人拿來錦被給崇禎蓋上。崇禎醒來後苦澀地說,為處理公文,召見群臣他很少能休息,已經兩夜未眠,說罷與劉太妃相對落淚。

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揮師百萬東進京師,將京城團團圍困。為了化解危機,朱由檢召集了京內三大營,打算靠著九門堅不可摧的城防與賊軍周旋,等待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救駕。然而,吳三桂卻遲遲未到,三大營的十萬精兵自行瓦解,京城九門守軍紛紛開門投降。

為什麼說到朱由檢這一代,明朝滅亡已成定局?看國家的現狀就知道

朱由檢做夢都想不到失敗來得如此突然。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說,大明王朝已衰落,但是,也不至於敗得如此突然。那麼,為何明朝正規軍在面對農民軍時如此不堪一擊呢?

正如朱由檢臨終前的遺言所說,臣子誤國,崇禎朝的大臣們多為牆頭草,他們的態度緊隨軍事發生變化。在大臣們的態度變化中,1643年是一個關鍵節點。就在這一年,手握重兵的陝西總督孫傳庭被李自成擊敗,明軍主力全軍覆沒,朝官們的政治立場發生極大的轉變。

在此之前,極少有明朝大臣投降闖軍,但是,在此之後,明朝大臣一聽說闖軍來襲,紛紛拱手而降。尤其是在農民軍攻破京城時,朝官們幾乎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農民軍佔領京城後,當時京中尚有大臣兩千餘人,但只有二十一名大臣選擇追隨皇帝殉國。

為什麼說到朱由檢這一代,明朝滅亡已成定局?看國家的現狀就知道

身處南京的史可法如此評價道:“在北諸臣死節者寥寥,在南諸臣討賊者寥寥,此千古以來所未有之恥也!”明朝的大臣們大多“識時務”,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斷定明朝滅亡已成定局。

朝廷民心盡失,大明百姓喪失了對朝廷的信心。明朝末年,為了解決內憂外患,朝廷不得不向民間徵收繁重的稅目,並將這筆稅收用於“三餉”,極大地加重了各地農民的負擔。除此之外,崇禎即位後天災頻發,老百姓收穫的糧食連溫飽都難以解決,又如何能繳納繁重的賦稅呢?為了逃避苛稅,農民們不得不加入到起義熱潮中。

李自成為何能夠一呼百應?就是因為他打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得到勞苦大眾的積極響應。從當時流傳的一句順口溜中我們就能看出老百姓對闖軍的期盼:“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京城的百姓雖處天子腳下,但是,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聽說農民軍即將打入京城,許多京城百姓甚至對李自成懷有期待。

為什麼說到朱由檢這一代,明朝滅亡已成定局?看國家的現狀就知道

當時的京城,甚至,流傳著這樣的傳言:李公子一旦遇到貧苦人家,必會賞銀五兩。闖王有這種傳言造勢,京城的老百姓自然盼著闖王早日攻破城門。

其結果就是:在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開啟正陽門,迎劉宗敏所部軍,中午,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步入內殿。此時崇禎帶著太監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宮,大臣皆己逃散,最後,崇禎前往景山自縊,史稱甲申之變。李自成下令將崇禎“禮葬”,在東華門外設廠公祭,後移入佛寺。

從軍事角度來看,1643年孫傳庭的軍隊被全殲,此時明朝仍有戰鬥力的軍隊只剩吳三桂一支。然而,此時的吳三桂需時刻提防盤踞在遼東的後金,分兵乏術。崇禎能夠依靠的,只剩老牌勁旅三大營。何曾幾時,三大營是明朝最精銳的軍隊,但是,經土木堡一役,三大營的折損過半,只剩一群老弱病殘,徒有正規軍的架勢,根本沒有戰鬥力。

為什麼說到朱由檢這一代,明朝滅亡已成定局?看國家的現狀就知道

史學界還有一種說法是:當時京城黑死病蔓延,三大營計程車兵飽受其害,失去了戰鬥力,事實上即便沒有鼠疫作祟,十萬名明軍對於百萬農民軍來說仍是杯水車薪。更何況,朝廷已經幾年未給三大營發糧餉,士兵們又怎會為朝廷賣命呢?

還有就是,明朝陷入極為嚴峻的財政危機,國家機構一度陷入癱瘓。前文中我們已提到,朝廷根本無法從民間徵收足夠的賦稅。此時關外的後金、關內的農民軍、各地頻發的天災,以及冷眼旁觀的各地藩王,他們都成了影響朝廷收入的重要因素。因為朝廷沒有足夠的資金解決問題,所以這些問題愈發嚴峻,進而導致朝廷更難從民間徵集糧餉,陷入惡性迴圈。

根據史料記載,在1644年初朝廷對外負債已多達白銀百萬兩,同年從南方收取的稅銀僅有幾萬兩。國庫中的錢究竟流向何方了呢?絕大多數都鑽進了大臣們的口袋裡。國家面臨危亡之際,崇禎曾號召文武百官進行募捐,為國家解決燃眉之急。然而,朝臣呼聲雖大,但真正肯慷慨解囊的大臣卻寥寥無幾,大臣們或拿著幾百兩銀子應付皇帝,或乾脆對崇禎哭窮。

為什麼說到朱由檢這一代,明朝滅亡已成定局?看國家的現狀就知道

更可笑的是,當李自成的軍隊進入京城後,曾嚮明朝遺老們徵收“拷餉”,在大棒的震懾下,大臣們像竹筒倒豆子般交出了自己的私產。據統計,當時最窮的官員都能拿出白銀數萬兩,還有不少官員“慷慨”贈予農民軍白銀十萬兩。

參考資料:

【《明史》、《崇禎長編》、《崇禎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