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選拔人才制度是科舉制,和之前的制度相比有什麼優勢?

隋朝滅亡如此迅速,是因為橫徵暴斂,不得民心,已經到了夕日黃昏。在這種情況下,唐朝為什麼還要完善科舉制?為什麼還要用這種制度去選拔人才,不怕步隋朝的後塵嗎?

為什麼唐朝選拔人才制度是科舉制,和之前的制度相比有什麼優勢?

讀書的情景

唐朝剛剛建立,需要人才來治理國家,透過一系列制度來選拔人才。隋朝因為違背民心,這才招致滅頂之災,但是隋王朝創立的科舉制還是值得推崇的。隋朝的滅亡和科舉制沒有多大關聯,制度的好壞不僅取決於自身,關鍵在於如何去實行。

唐朝從高祖以來,都是大力發展科舉制,為國家廣招人才,李世民麾下就有不少大將,他們並不是出身貴族。但是,憑藉著他們出眾的才能,跟隨太宗建功立業。

為什麼唐朝選拔人才制度是科舉制,和之前的制度相比有什麼優勢?

參加考試

科舉制,也稱為科舉,是古代封建社會底層人士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當然,科舉是中國古代經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方法。在唐朝,為什麼不推行其它制度,而要大力發展科舉制?

其實,科舉制有許多優勢,比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為什麼唐朝選拔人才制度是科舉制,和之前的制度相比有什麼優勢?

發榜時相互

漢代的察舉制

漢代有察舉制和徵辟制,主要是察舉制在發揮作用,給國家輸送人才。察舉制就是依靠地方長官根據一定的制度在自己的管轄區域內考察和選拔人才,經過考核之後,就能被任命了。孝廉就是其中的科目之一,古代的制度就是如此,同時,還有文化因素的影響,百善孝為先,甚至在古代,一個家庭貧窮的男子將自己的孩子活埋,給老母親留下了口糧,竟然也被薦舉為孝廉,這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可是,這種制度雖然可以選拔人才,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點。

首先,地方行政長官選擇自己的地區,難免有時候會存在私心!況且,舉薦的人不一定有相當的才能去勝任官位。

為什麼唐朝選拔人才制度是科舉制,和之前的制度相比有什麼優勢?

選拔人才的標準

魏晉的九品中正制

這種制度就是考核官員按照出身、品德的標準,分為九品錄用人才。這種制度弊端太多,最重要一點就是,選拔的標準注重門第,也就是說選官選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平民百姓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接觸到官職,更別提官位的選拔了。

魏晉時代,世家大族掌握著權力,他們勢力異常強大,平民根本沒有說話的權利,常常影響選拔官員,甚至後來直接以家世背景為標準。這就等於說,即使你是一個不學無術、才能平庸之徒,也可以得到官位,甚至可以坐上高官,拿得厚祿。同樣,底層的百姓即便通過後天奮鬥,滿腹經綸,也得不到朝廷的任用。

為什麼唐朝選拔人才制度是科舉制,和之前的制度相比有什麼優勢?

九品中正制的框架

隋唐的科舉制

相對而言,科舉制就是比較客觀公正,選擇人才也更加合理。科舉制就是透過考試選拔棟樑之才,效力於國家。當然,透過科舉制可以輕鬆的選拔人才,大大擴充套件了選拔人才的渠道。現在的考試就是這樣來的,透過考試排出名次,選拔人才。

科舉制改善了從以前到唐朝以來的用人制度,同時,也大大促進了當時教育的發展,給了底層人民“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機會。

同時,這種制度激勵讀書人更加用功,有利於唐朝文化的繁榮。

唐朝最著名就是詩歌,詩歌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當時的社會環境。

為什麼唐朝選拔人才制度是科舉制,和之前的制度相比有什麼優勢?

上交試卷

從秦漢開始,直到唐朝,選拔人才從少數人擴大到整個社會階級,大大緩解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同時,這種科舉制度也彌補了其它制度上的缺陷。

從古開始,權利掌握在貴族手中,而貴族大多任人唯親,有才能的底層人士往往不能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而科舉制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一切以考試成績為主,成績優者可以得到官職,平步青雲。

當然,科舉制也有一定的缺點,它的選拔方式成為束縛讀書人的枷鎖,同時,還會導致官場的腐敗。最重要的是,這種制度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也能讓各個階層的矛盾得到緩解。

為什麼唐朝選拔人才制度是科舉制,和之前的制度相比有什麼優勢?

參加殿試

現代社會的各種考試製度就受到了科舉制的影響,也為許多平民百姓有了改變自身窘境的機會,透過讀書可以獲取知識,提高自身修養,更重要的是有了知識意味著有了許多機會。科舉制,改變了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的命運,你看呢?

為什麼唐朝選拔人才制度是科舉制,和之前的制度相比有什麼優勢?

得到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