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的明朝,華商憑藉商業智慧,讓中國製造席捲東南亞

明代,尤其是16世紀歐洲人東來以後,隨著國內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和貿易規模的擴大,中國人開始大規模地往東南亞地區經商和移民。中國商人和平與友善,以互利為目的進行平等貿易,並且頗有商業經營策略。

針對東南亞市場,中國商人在選擇商品時,不僅考慮了東南亞人民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還注意到殖民者入侵後,殖民者迫切需要生活用品這一市場情況,供應各種物品。

16世紀的明朝,華商憑藉商業智慧,讓中國製造席捲東南亞

油畫 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到達中國海

史載,1571年馬尼拉為西班牙人佔領後,殖民政府非常希望招納華商,華商很快前去進行試探性貿易。據1574年的文獻,“華商運來的貨物,有些是雜碎的零星日用品,其中有菲律賓摩爾人(Moors)常用的中國大陶甕,此外尚有粗瓷、銅鐵雜器。另有精細瓷器以及絲織品,乃以供應官員者”,“他們將再會運來各種精美的東西,那是西班牙人所愛慕的。”(參見[美]菲律喬治《西班牙與漳州初期通商》,載《南洋問題資料譯叢》,1957年第4期)。

華商不只滿足於將中國所產物品攜至,亦會仔細觀察“西班牙人樂用器物,比歸告其國人,令之依式製作,藉此轉販”(參見張維華《<明史>歐洲四國傳註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這無不反映出華商經營的高明之處:他們非常重視市場資訊、能夠靈活決策,注意區別不同消費需求,善於搶佔先機經營他國商人不曾涉足的商品,更能照顧到歐洲人信仰與生活習慣的特別需要。

華商也注意挑選販賣適合歐洲人口味的各種食品。1596年至1598年任馬尼拉總督的莫牙(Dr。 Antonis Morga)則列過一張中國商船輸入馬尼拉的部分食品清單,稱“他們供給西班牙人小麥粉、橘子醬、桃子、梨子、肉豆蔻、生薑和其他中國水果,醃豬肉和其他醃肉,飼養得很好的活鴨和閹雞”。

16世紀的明朝,華商憑藉商業智慧,讓中國製造席捲東南亞

網路圖片

更有華商甚至拿殖民當局的軍事需求做文章,如1575年菲律賓總督在致西班牙國王的信中說,每年都有20至25艘華人商船來到,有“表”,更有“許多極其精緻的青銅炮,以及各種軍事用品。”

因熟悉市場這一優長,華商往往處於主動,善於把握商機。

16世紀的明朝,華商憑藉商業智慧,讓中國製造席捲東南亞

瓷器 網路圖片

隨著定居東南亞的華人越來越多,他們逐漸形成潛力很大的消費市場,一些華商便及時做出反映,特意販賣適合國人愛好和需要的商品。華商具有著敏銳的商業眼光和靈活頭腦,能夠注意和照顧到任何消費群體的需要,只要存在商機,其觸角就可以延伸到。

16世紀的明朝,華商憑藉商業智慧,讓中國製造席捲東南亞

網路圖片

華商的商業敏銳不僅體現在選擇商品上,還體現在擅長估測販運商品數量上。西班牙商船隊長卡里略(Don Hieronino de Carrillo)在致西班牙國王的信中寫道:“中國商人在商業上是如此精明,如此敏銳,以致於他們知道英國人需要多少商品,荷蘭人需要多少,在日本可以賣多少貨物。……他們就是如此對付我們,當知道每年只有兩艘船到新埃斯帕納(Nueva Espana)時,他們一般在其居留地‘八連’(Parian,菲律賓語意為“市場”,華僑俗稱“澗內”)就會有足夠的貨物裝運這兩艘船。”(參見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The Philippine Islands 14391898》,Cleveland,1903年版)。

16世紀的明朝,華商憑藉商業智慧,讓中國製造席捲東南亞

網路圖片

又如在對日貿易中,由於有時交易價格要由日本方面規定,為獲取較高利潤,華商還能善用時間差。為了確保其生絲能以高價在日本市場上出售,在四、五月駛往長崎的春船上裝上少量絲貨,待生絲價格以較高價格議定後,再在以後夏船和秋船中,裝載大量的生絲進入長崎港,便得以高價出售。

由於華商對市場的準確把握,中國商品以前所未有之規模和速度佔據了東南亞市場,無論種類、數量還是重要性,都超越了歷史上的任何時期。

內容整編自:曹琳《溫和的拓殖者——明代華商在東南亞的商業經營活動》《紫禁城》2010年8月刊,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