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熟知的中秋詩詞都充滿離愁別意

又到中秋之際,又到月圓之時,詩詞與節日曆來有著難以分割的關係。酌酒賞月賞詩詞亦乃人生一大快活事。但當你翻閱腦海中那些關於中秋的著名詩詞時,卻明顯能感覺到滿滿都是離愁別意。

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既是酒後吐真言式的個人情感抒發,又具懷念弟弟蘇轍之情。宋人胡仔在《苕溪漁隱業話後集》中高度評價此詞是“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整首詞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穿行,“我欲乘風歸去”“但願人長久”,“欲”“但願”兩個詞寫盡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因為現實總是“人有悲歡離合”,所以只能祈禱“千里共嬋娟”。

為什麼你熟知的中秋詩詞都充滿離愁別意

唐代詩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無聲”“望”“秋思”三個詞滿滿的是惆悵之意。

另一句大家熟知的詩句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如果只是這一句,似乎沒有那麼濃的愁緒,但這只是唐代詩人張九齡《望月懷遠》這首詩的第一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為什麼你熟知的中秋詩詞都充滿離愁別意

讀完全詩這愁緒立刻就是滿月了。當然關於這首詩有幾個地方需要說明下。這首詩未必是作者中秋賞月寫的,因為在唐代人們雖然有了八月十五日望月相思的寄託,但尚無明確的中秋節日概念。此外該詩是張九齡被降職到荊州時所寫,而荊州是沒有海的。有人對這個“海”字有看法,其實將湖視作海是存在的,古代的交通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不是人人都能見著大海的。在我國西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都會將湖稱作海或海子,比如著名的洱海。

還有很多關於中秋的詩詞,就不列舉了。那麼為什麼關於中秋的詩詞都這麼多的離愁別緒呢?其實是時代背景決定了的。

第一個原因在於詩詞的作者。古代詩詞儲存至今的極少有膾炙人口的民間詩詞,大部分是詩人詞人的作品,而詩人詞人是士大夫群體,相當於是高階知識分子,文化水平自然要高一些,作品嘛自然要好一些。並且也有資金刊印有士大夫群體這一傳播平臺,所以這些人物的詩詞就留存較多。詩人詞人可不是這些人的正經職業,他們的主要職業的為官,為官就意味著升遷貶謫,很多時候都要遠離家鄉遠離親人,所以一到這中秋團圓之日就離愁別意來襲。

第二個原因在於古代的通訊落後。那是沒有電話沒有網路的時代,一旦人與人在空間上分離開來你就聽不到也看不到對方,只有依靠書信的往來,何況書信還要漫長的傳遞時間,可不是現在的電郵分秒就到達。所以古人的離愁別意是比我們濃重很多的。書信又等不及,那麼就只能寄託給月亮了,寄望這個不言不語但又人人都能看見的月亮把時空分割的人聯絡起來。

第三個原因我認為和人的心理有些關係。通常悲傷比喜悅更能引起人的共鳴,也就是說人對悲情的印象更深刻。為什麼現在很多電視節目裡都會出現煽情的情節,大致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很多選秀節目就出現了選手打悲情牌,即使是造假的悲情牌,但觀眾還是會被感染。而詩詞也是這個道理,但凡是離愁別意的詩詞就更能引起共鳴,因而更容易流傳儲存。比如那宋詞,我們大致分了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詞就比較少有愁緒,而婉約派則多“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慼戚”的成分。所以我們熟知的豪放派此人人數就不多,大多數都是婉約派詞人。

為什麼你熟知的中秋詩詞都充滿離愁別意

現代的通訊手段已經非常發達了,有語音通話,有影片通話,相比古代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感不再那麼遙遠。那麼為什麼到了現代社會我們在這中秋節還是會想起這些詩詞呢?虛擬的和現實的畢竟還是有差異,帶來的心理感覺是不一樣的。即使你可以看見影片,但你的心理感知仍然知道那是在遙遠的地方,看得見但摸不著的。其實還有另一層的原因,我們不僅是通訊技術發達了,交通也更發達了,所以人的整體流動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就是整個社會中親人朋友天各一方的情況比古代多了無數倍,所以這種離愁別緒更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現在我們一起溫習一下蘇軾的《水調歌頭》,共迎中秋佳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