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姓制度——紮根千年的順民鐐銬,何以將古印度文明送入“窄門”?

前言

種姓制度自從被提出、推行之後,在之後的時間裡成為了一個貫穿印度文明(現已廢除)的重要制度。

事實上,不僅古印度存在種姓制度,在世界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種姓制度也曾經存在過,但是相比較而言,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則是儲存的最為完整,嚴格的等級制度也遠超其他國家和地區,並且它存在於世的時間也是最為久遠的。

種姓制度不僅是推動古印度社會發展的產物,種姓制度是古印度劃分階級、維持社會秩序,有力地防止社會暴亂的統治工具,同樣也是一種文化符號。

種姓制度——紮根千年的順民鐐銬,何以將古印度文明送入“窄門”?

印度建築

近現代時期,

印度獨立之後廢止了種姓制度,明令禁止不許階級歧視,但是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已經深深的紮根人們心中,種姓制度的餘溫依然存在於印度,對印度社會的影響之深是不可估量的。

想要瞬間消除這個流傳了數千年之久的種姓制度所帶來的影響,基本上是很難完成的。

據不完全統計,直到現在,婆羅門的人數很少,僅有總人口4%,但是國會的半數席位以及近七成的司法權都是由他們擔任的,以此推算,偏遠的農村地區的的“種姓制度”只會保留的更加完整。

種姓制度的由來

種姓制度大概是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葉時期形成的

,當時入侵古印度的白種人號稱是雅利安人(意為高貴者),他們逐漸湧入印度河中游一帶,憑藉著強大的武力打敗了當地的居民達羅毗荼人,建立政權。

之前的古印度處於氏族部落社會,部落中的各個階層例如頭領、武夫以及掌管祭祀的僧侶和放牧的牧人們各司其職,相處的十分融洽,並且各個職業在最開始是沒有界限劃分的,不存在職業世襲和職業歧視,他們互相通婚,共同生活。

等到雅利安人進入到古印度之後,古印度原先的氏族部落社會的制度和生活開始土崩瓦解,

處於征服者地位的雅利安人為了加大對被征服者的控制,等級劃分越來越嚴格。

種姓制度——紮根千年的順民鐐銬,何以將古印度文明送入“窄門”?

雅利安人

瓦爾納(顏色)制度,亦被稱作種姓制度,當時的

古印度社會階級發展的並不完善,正處於初級形態,社會分工也不明確,所以處於萌芽階段瓦爾納制度也就相應建設的不健全

,只是

粗暴的以民眾的膚色和文化差異來劃分為"雅利安瓦爾納"和"達薩瓦爾納"兩類

,“達薩”意為“敵人”的意思,被用到膚色較深、鼻子扁平的當地人中。

種姓制度在社會中的體現

種姓制度的嚴格劃分

雅利安人是遊牧民族,十分崇拜神格化了的自然神和祖靈,在建立種姓制度的同時,還創立了婆羅門教。婆羅門的一位梵天大神生出了4種種姓,分別為

婆羅門、剎帝利、費舍和首陀羅

種姓制度——紮根千年的順民鐐銬,何以將古印度文明送入“窄門”?

梵天神衍生出的種姓劃分

古印度的宗教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很高,於是宗教典籍也被人民奉若瑰寶

。雅利安人以神權為便籠絡了大量的人口和資源,一躍成了貴族階級,為了維持自身的地位,同時也將這種特權保留,自此誕生了,將人群進行了等級劃分,涵蓋了古印度的大部分群體,並且大範圍的實行、推廣。

宗教的推廣進一步加強了對人民思想的控制,反過來鞏固了種姓制度在古印度的地位。印度將社會體系、宗教與人密切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維護統治者地位的重要社會制度。

婆羅門還形成了專門的階層,同時還可以參與政治活動。剎帝利手握軍政大權,費舍主要是由從事手工業者、商人和農民組成的,首陀羅是那些被武力征服的土著居民,人數眾多,主要從事工匠和傭人的工作。

不僅如此,還有大量的“第五姓”,是“為不可接觸階層”,根本不配被列入到種姓裡面,視為賤民,賤民在那個時期不算人民,不僅長期遭受到歧視、奴役和壓迫,並且,從事的都是最繁重的勞動工作。

種姓制度——紮根千年的順民鐐銬,何以將古印度文明送入“窄門”?

高種姓階層

前兩個種姓

身份尊貴,

不會從事任何的生產勞動,是生來處於社會頂級的剝削者

,而

後三種

生來就是供養他們維持奢靡生活

龐大的奴役者和被剝削的群體,基本上無法翻身

種姓制度在生活中的層層限制

受種姓制度的影響,各種姓之間有著嚴格的規定,交往、同桌吃飯、並坐等都是不被允許的。

種姓中地位最卑下的首陀羅是沒有資格具有財產所有權的!前三種姓氏在享有私人財產所有權的同時,並且在債務等方面,根據種姓等級的不同,所借貸的利率和還貸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婚姻方面的種姓劃分的限制就更加嚴格了,

為了保持血統的純粹,他們嚴禁不同的種姓通婚

,一般採用的是種族內部進行婚配,一旦有人想要越過這條線,

連帶他們的父母都會被剝奪身份,貶為賤民

不僅如此,在犯罪和量刑處罰方面也是按照種制度劃分的,一般情況下,低種姓承擔的犯罪處罰要遠遠高於高種姓。

與此同時,

古印度的法律並沒有關於提升家族地位的相關制定,這基本上是徹底斬斷當時的人們想要透過達成某種條件,來提升自己和後輩社會地位的念頭

也就是說,

從一開始,當人們出生的時所在的家庭就代表著他以後在社會中的地位,如果沒有極特殊的情況下的話,基本上一生都是這個社會地位,不會做出改變。

種姓制度——紮根千年的順民鐐銬,何以將古印度文明送入“窄門”?

種姓小團體劃分

在嚴格的種姓制度之下職業都是被劃分好了的,

在工作上並沒有過多的選擇餘地,都是按照祖祖輩輩的既定職業來生存。

種姓制度對古印度的影響

嚴重阻礙人民的團結

種姓制度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古印度的民主化的程序,將人民劃分等級,十分不利於社會的團結與統一

,並且種姓制度對人們有著極為嚴格的限制,

嚴重的影響了人與人之間正常的溝通和交流,使得他們不僅團結意識薄弱,還令社會四分五裂。

縱觀印度的歷史,就是一部

不斷地被外族侵略的苦難史,而造成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就是種姓制度

,使他們一旦遭受外來入侵時不能迅速地組成強大的武裝聯盟,團結在一起進行有力的反擊,因為他們的內部本身就是割裂的,一盤散沙,何以禦敵。

造成經濟極度不平衡,以及人才的浪費

種姓制度將社會劃分等級,同時也是將社會經濟劃分等級,

導致社會財富分配嚴重不均,窮的越窮,富的越富,使得社會經濟經濟向著一體化的方向發展。

種姓制度——紮根千年的順民鐐銬,何以將古印度文明送入“窄門”?

車戰軍事貴族

在種族制度的限制下,人們對於自己的工作沒有選擇權,對於所從事的工作,人們不看興趣、愛好、能力,只看出身,在某種程度上說

一些優秀人才的社會價值沒有辦法體現出來,因為種姓制度而造成白白的浪費。

高種姓的懶惰,低種姓的懈怠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對於高種姓的人來說,自從出生就躺在蜜罐中,

出生的起點比大部分勞作一生的終點還高,根本不需要努力和奮鬥就能獲得優越的生活,又何必費盡心思的努力呢?

並且與之相對的成為低種姓的人民,由於長期受到歧視和壓迫,

在種姓制度的限制下,就算自己再努力的工作也是無法改變現狀,會導致在工作中愈發的敷衍

二者的懶惰和懈怠心理嚴重的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阻礙文化交融,不利於文化的新生

由於種姓制度的存在使得社會割裂,在漫長的社會發展中印度並沒有一個符合各個民族都共同認可的社會文化價值觀。

並且

在長期的分裂狀態下,人與人之間的排斥性愈發的明顯,使得人們固步自封、停滯不前,根本不願意接受外來的先進文化,

極大的阻礙了與其他文化交融和文化新生的可能。

造成人體的畸形和智力低下

種姓制度對於人們的飲食也有著限制,那些魚、肉、蛋等食物低種姓人是不配食用的,

從事體力勞動的低種姓人長期營養不良,就會出現嚴重的畸形。

種姓制度——紮根千年的順民鐐銬,何以將古印度文明送入“窄門”?

富含營養的食物

並且由於種姓內部通婚的原因使得族內血統相近的人非常多,

這種近親結婚導致智力缺陷情況發生,十分不利於後代的健康成長。

種姓制度也帶了一份積極影響

雖然種姓制度在古印度帶來了眾多的負面影響,但是

從某一方面來說,也為古印度的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種性對於低種性的壓迫是法律允許和保護的,再加上宗教的推波助瀾,使得低種姓心甘情願的服從神的安排,不會想著用反抗來為自己博得更多的權利,換句話說,

種姓制度也是古印度統治人民的一種思想工具。

在種姓制度下職業代代傳承不允許改變,使得社會有了固定的職業劃分,人們會本本分分的按照既定的道路向前,不會產生改變現狀的思想,更加有利於統治與被統治關係的穩定,所以說

種姓制度才能在古印度很完整的儲存下來,成為核心制度。

結語

由於古印度的種姓制度是竭力維護統治者利益的不平等的社會制度,曾經遭受過很多人的批評,但是,在這一觀念下,很大程度上是站在今天的平等、自由、人權現有價值觀下的,但是對待這個種姓制度,不單單要帶入現代視角還要回歸到古印度時期的視角,客觀全面的看待這項制度。

種姓制度將人們畫到一個固定的框裡面,對於管理者來說是一套非常好用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會穩定的作用。

並且,在種姓制度的作用下,古印度教徒們站在一起,

為了儲存獨有的印度文化而對抗外來的入侵者,這也是穆斯林和英國沒有將他們同化、改變的原因了。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忽略種姓制度帶來的危害,它長期紮根於印度社會,雖然能夠穩定政權,但是社會的民主化程序,經濟建設,思想文化乃至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後代的智力,都有著較大的阻礙作用,

是現在的社會中所不需要的糟粕,註定會被拋棄。

參考文獻:《印度文化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