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顓頊身為黃帝曾孫,為何幼年會被當做質子送於少昊之墟?

關於帝顓頊,在神話傳說中的地位獨特,不僅在於其”絕地天通“的非凡舉動,以及”死而化魚婦“的神奇事蹟,顓頊的族屬問題始終像是一層迷霧籠罩在古史傳說中,仔細考察就會發現,顓頊竟然與當時三大集團

華夏、東夷與南蠻

均有極深的淵源,那麼,他為何會這麼秀?

山海經:顓頊身為黃帝曾孫,為何幼年會被當做質子送於少昊之墟?

我是陽Sir,深耕考古,也曾流觀山海圖

一、顓頊為黃帝曾孫

實際上,在正史《國語·魯語》上有記載,顓頊與黃帝同樣享受祭祀,所以算是黃帝一脈。

“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夏后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

而在《山海經·海內經》中,顓頊則是黃帝的三世孫,也即是曾孫,算得上是根正苗紅的華夏族後裔了,而且是華夏族群繼黃帝之後的又一傑出部落首領。

山海經:顓頊身為黃帝曾孫,為何幼年會被當做質子送於少昊之墟?

顓頊

“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生韓流。(韓流)生帝顓頊“

總體而言,這兩則記載與《史記》所記載的五帝世系基本一致,也是比較主流的觀點。

二、顓頊為東夷少帝

《左傳》中這樣記載說:

“顓臾,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

有學者據此認為,這裡的“顓臾”即是顓頊,為風姓。而風姓正是東夷族群的代表姓氏,因為我們都知道,東夷族崇拜鳳鳥圖騰,由此演化而來成為風姓,比如“伏羲”可能最早應該是“鳳犧”,而這支風姓主要掌管太皞與濟水的祭祀活動。

山海經:顓頊身為黃帝曾孫,為何幼年會被當做質子送於少昊之墟?

伏羲氏

當然最直接的記載,還是出自於《山海經》之中,正是我們前文提到的經典片段:

“東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

那麼,少昊之國在哪裡呢?《左傳》裡面說過:

“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皞之虛。”

,就是說,魯國初代的國君伯禽最初的封地就是在“少皞之虛”,所以,少昊之國應該在魯國附近,那麼作為”少昊孺帝“的顓頊,自然也應該是東夷族。

山海經:顓頊身為黃帝曾孫,為何幼年會被當做質子送於少昊之墟?

當然,另外一個是關於“甘淵”的記載,它在《山海經》中屢次出現,不僅在少昊之國有甘淵,在《山海經·大荒南經》中同樣有:

“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羲和生十日,方浴日於甘淵”

甘淵,通俗來說就是太陽的澡盆子,這是遠古先民對於“日出於海”的生動聯想,也是東夷族群太陽崇拜的源頭所在。所以據此兩點,活動於少昊之墟、甘水之畔的顓頊,可能正屬於東夷族群。

三、顓頊為苗人之祖

同樣的,在《山海經·大荒北經》還有另一段記載,說顓頊後人驩頭是苗蠻的祖先。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

這與《史記·五帝本紀》中所說:

“放驩兜於崇山”

可以印證,也就是說,驩頭就是驩兜,是顓頊的後人,因為被放逐於南方而成為了苗民的之祖。雖然,顓頊是苗蠻祖先,但是顓頊本人未必就屬於苗蠻集團。

山海經:顓頊身為黃帝曾孫,為何幼年會被當做質子送於少昊之墟?

驩頭族?

實際上,還有一段記載也與顓頊有關,說明其當時主要活動於西南地區。記載於《水經注·若水》中:

"黃帝長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顓頊於若水之野“

,有學者考證,這裡的若水就是雅礱江,如果若水和蜀山就在西南地區,那麼顓頊的確與之有關係。

山海經:顓頊身為黃帝曾孫,為何幼年會被當做質子送於少昊之墟?

祝融楚人之祖

當然,把顓頊拉到西南地區的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的,是因為蜀地之人把楚人的始祖”顓頊“拉到了他們地區,楚國熊姓,為祝融後裔,而祝融又是顓頊後裔,所以顓頊也算得上是楚國先祖。

四、少昊孺帝顓頊之謎

介紹了這麼多觀點之後,陽Sir還是認為顓頊應該屬於華夏黃帝后裔,原因還是需要回到那段經典的記載上——“少昊孺帝顓頊”!

關於這個“孺”字的解釋堪稱問題的關鍵,也是區分其為華夏還是東夷的核心詞。

“孺”通常被翻譯為“幼”

,所謂“孺帝顓頊”也就成了“幼帝顓頊”,但是照此翻譯有個問題,就是缺少了謂語動詞,語法不通。所以,這裡的“孺”字應做動詞講,可以翻譯為

“孺養、養育”

之義。

山海經:顓頊身為黃帝曾孫,為何幼年會被當做質子送於少昊之墟?

少昊之國

少昊是東夷族的部落首領,而顓頊只是在幼年時期,曾經被少昊孺養長大過,那麼問題就來了:身為黃帝的曾孫,華夏族的繼承人,為何會在其年少之時,在其他族群中長大?

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一下:當時華夏與東夷皆在擴張之時,難免有摩擦乃至流血戰爭,而當時華夏部落可能弱於東夷氏族(參考黃帝與蚩尤實力對比),所以華夏部族便將未來的繼承人——黃帝曾孫顓頊,作為質子送到東夷部族以示交好之意,而少昊也盡力撫養之。

山海經:顓頊身為黃帝曾孫,為何幼年會被當做質子送於少昊之墟?

少昊之國

顓頊十歲之時,於東夷部落學習如何處理部落大小事宜的本領,漸露崢嶸。在二十歲的時候,黃帝崩殂,他也終於迴歸華夏氏族,成為黃帝的繼任者,都於帝丘。

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描述”

靜淵有謀,疏通知事

“,因為他擁有在東夷部族的獨特經歷以及自身優越的身世,華夏部族發展得很快,其當時所管轄範圍,也較之黃帝而言有所擴大:

“北至於幽靈,南至於交趾,西至於流沙北至於幽靈,南至於交趾,西至於流沙, 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木砥屬。”

按照實際地域來看,已經基本將華夏、東夷與苗蠻等三大部落範圍囊括在內了,所以“棄其琴瑟”可能正是在說當戰爭發生之時,華夏與東夷部族之間的再一次決裂!

山海經:顓頊身為黃帝曾孫,為何幼年會被當做質子送於少昊之墟?

考古山海經系列

今天就簡單聊到這,

考古山海經系列

持續更新,感興趣小夥伴點個關注、不迷路。

看靠譜神話,漲正經知識,

盡在陽Sir的考古學之眼。點贊、轉發、評論支援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