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是否稱過王?為何史書裡相關的記載都這麼模糊?

關於周公旦是否攝政,歷史上全無異議,但他攝政的同時是否稱王,則是聚訟數千年的歷史疑案。

例如《荀子·儒效》中說:“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斷,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稱貪焉。”(大意:周武王去世之後,周成王年紀尚小,周公因擔憂天下背叛周人於是先藏匿了成王而繼承了武王的王位。周公履行天子的事務,處理決斷天下大事,心安理得像本就該如此一樣,而天下人並不認為他貪圖王位)。

《韓非子》也說:“周公旦假為天子七年。”

可見在戰國百家爭鳴的時代,周公旦攝政並稱王的說法就頗得人心。

周公旦是否稱過王?為何史書裡相關的記載都這麼模糊?

周公旦像,現代,李雲中,國畫線描

但是,當儒家學說佔據統治地位之後,“周公旦是否稱王”這個問題就上升到了意識形態領域,圍繞這個問題產生的各種爭論因此變得異常混亂。支援“周公稱王說”者認為,此事於史有證,且周公在武王死後成王幼弱的危急關頭稱王也符合歷史邏輯;反對者則認為文獻中那些有關周公稱王的說法模糊不清,完全可以另作解釋,周公本性謙恭守禮,斷不會做出自立為王的非禮之事。

例如周公旦在平定了“三監之亂”後,將殷商故地分封給康叔封時釋出了一篇政治文告《康誥》,《康誥》的開頭是這麼說的:

“周公鹹勤,乃洪大誥治。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支援“稱王說”者認為,在《康誥》的例子裡,記錄此事的史官特別使用了“王若曰”,表明釋出文告的人身份為“王”,而此人毫無疑問就是周公旦,於是周公旦曾經稱王一事就有了直接的依據。

“稱王說”的反對者則認為,在《康誥》中,周公旦是代成王冊封康叔封,因此,所謂的“王若曰”實際上是成王的口吻,周公旦只是轉達王命的人,因此周公旦不必稱王。

但是“稱王說”反對者們此說漏洞頗大,因為在周公宣佈的文告中特別提到了“朕其弟,小子封”,《史記》《左傳》等文獻均記述康叔封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弟弟,而周成王則是周武王之子,康叔封是他的叔輩,假如周公旦是代成王冊命,成王絕不會稱康叔封為“朕其弟”和“小子”,而周公旦這麼說則不會有絲毫問題。因此,所謂的“周公代成王冊命”一說根本站不住腳。

周公旦是否稱過王?為何史書裡相關的記載都這麼模糊?

禽簋,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器內鑄銘文4行23字

所以,綜合《康誥》的文辭來看,“王若曰”的“王”只能是周公旦,而不會是周成王。

無獨有偶,在《尚書》《逸周書》等周初文書中,反映周公旦曾經稱王的記錄並不罕見。

如在《尚書》的《金縢》篇中記載:“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闢,我無以告我先王。’”意思是說:周武王死後,管叔鮮等王弟到處散佈流言說:“周公旦將對年幼的成王不利。”周公旦告訴召公奭和姜太公:“假如我不稱王,將無法回答我的先王。”支援“稱王說”者認為“闢”在先秦典籍、金文銘文中多是“君主”的意思,而以經學家為代表的“稱王說”反對者們則為了迴避周公稱王問題,將“闢”解作“法”,句義因此變為“我如果不以法懲治管叔等人,我將無以回答我的先王”。

而《洛誥》篇中則說,周公完成興建新都成周的工作之後,對周成王說:“朕復子明辟……”

“稱王說”的支持者認為,此處的“闢”和《金縢》中一樣,指“君主”,周公旦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將恢復你君主的身份”,既然如此,則周公必定有代成王稱王的行為;而“稱王說”反對者則將此句解釋為“我今復你明君之政”,從而回避“復辟”之說。

而在《逸周書》的《度邑》篇中,周武王臨終前將自己眷戀無比的天下託付給周公旦時說:“我兄弟相後。”(我們兄弟接連為王)則被“稱王說”支持者們最為看重,依照此記錄,則周公旦在武王身後稱王正是武王的遺願,此舉並無不妥,此後周公旦再歸政於成王,則更不是“非禮”之舉,完全能夠說明周公旦品行之高潔。

假如只在《尚書》這樣的上古文獻中尋章捉句,似乎支援“稱王說”的人略佔上風,但是針鋒相對的兩派之間也無法找出一個真正能夠“一擊斃命”的關鍵證據。

本文來源:國家人文歷史